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武进牛塘中心小学 黄文红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小学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一个样,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根本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作业的积极性。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从时空来看,分层设计的作业将构成学生课外、校外(家庭、社会)生活的重要生活时空。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可见,作业将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作业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这样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
我们学校属于城乡结合学校,生源来得较广,学生水平层次相差较大,家庭教育的差异也较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正视学生差异,特别是依据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原则,进行分层次布置作业,从作业形式、内容和评价等方面着手,在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在评价上倡导参与、激励,全面地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两难状况,客观有效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要求,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最优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步骤
研究的对象: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
研究的步骤:
1、理论研究阶段:(2010、2――2010、3)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的相关理论学习、文献查阅、讨论交流。
2、现状调查阶段:(2010、3―2010、6)
1 / 6
1)调查本校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业量、作业形式和评价形式的现状:
2)调查本校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作业设计的现状:
3)调查本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语文作业和心理负担的现状。
3、方案研究阶段:(2010、7――2010、12)
1)方案制订阶段
采用行动研究法,制订“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的方案。
2)方案实施阶段
立足本校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对方案部断反思,加以完善。
3)方案验证阶段
提请有关专家鉴定,在修订后继续实施,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推广性。
4、提炼总结阶段:(2010、12――2011、1)
整理提炼实践、研究资料,撰写“小学中年级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分层作业设计,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同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方式,提供适合于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寻找适合语文作业分层的教学策略,进行科学地布置作业,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作业量、作业形式和教师作业设计的现状研究;
2、小学中年级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3、优化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策略研究;
2 / 6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计算机网络、图书资料的查阅,了解国内相关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状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行动研究法:从实际情况出发,与研究人员合作,共同解决教育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贯穿于整个课题研究的始终。在明确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研究方案,通过实践研究与专家咨询等方法,不断完善研究方案,从而形成优化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3、综合调查法:深入实际,调查了解小学中、高年纪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实施依据。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案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进一步调整研究方案。
5、比较法和观察法:通过对传统作业形式与新的具有个性化的作业形式对学生的影响及完成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对学生作业设计方案不断调整,以最优化的作业形式呈现给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本学期我们全组教师继续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主要以《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一书为主,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们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作业设计中,作业设计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
(二)改革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们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实施了分层作业和创新了语文作业的评价方法后,出现了惊奇的现象,学生不再对作业有恐惧感,不再是学生被带进教师办公室补未完成的作业;老师也不再为了作业而一筹莫展,而是从学生的作业中得到一份好的心情。学生也能从作业中得到社会能力的锻炼,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从而不再对语文课的厌倦,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老师布置的作业。
(三)设计分层作业,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语文老师也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了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
3 / 6
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也应该针对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语文老师也更应在以前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放飞困顿的心,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有效的教学设计上去,更好引导学生全面地发展。下面我就在层次性作业设计的点滴做法进行汇总:
1. 作业量分层。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不同层次的发展,教师布置作业的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是必要的。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如背诵练习,一般学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2.作业难度分层。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例如,学习《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后,布置了以下作业:l、写一篇歌颂母爱的短文或者诗歌,也可以自制卡片写祝福的话送给母亲。2、回家帮母亲做家务。3、摘抄有关母爱的句子、文章。请学生自由选择,并根据他们的自身水平,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创造目标。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3. 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在课堂上就要求背诵的段落,允许课堂上背不熟的同学回家继续背到熟练为止;要求优等生隔天就得交的作业,后进生可以宽限1至2天。这样,保证了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四)讲究评价艺术,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作业评价应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作业的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另外,在评价方式上,应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平时,我是这样做的:
(1)分层评价,鼓励为主。
对于分层布置的作业,采用分层评价。只要学生完成了其相应层次的作业,便可以得到肯定。例如:做全对的,即可得一面小红旗;书写工整的,在小红旗后面再加一颗五角星;有进步的,再画上一个笑脸或写一两句评语。这一面面红旗、一颗颗五角星、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励的话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让他们更加喜欢做作业。
(2)多向评价,共同参与。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思维处于“僵化”状态,不利于学
4 / 6
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我改变过去这种单一的评价形式为多向评价,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去。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元多向评价,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可让家长也参与到评价系统中,请家长对孩子在家中、社会上的表现做正确客观的评价。通过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有机结合,实现评价多元化、民主化、多层次化,从而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生长环境中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实践证明,开放式、个性化、多元化的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语文的空间,更好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真正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这三方面入手,设计符合不同学生的课堂或课后作业。这些作业的设计,主要遵循的是1.主体性原则(即要激发学生作业的动机;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2.开放性原则(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特别是要向学生的生活延伸;课内外阅读一以贯之)3.创新性原则。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但不感到耗时费力,反而热情高涨,乐此不疲。我们深切地感到,语文作业跟课堂教学一样,只有教师心中有学生,才能被学生认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一年的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
(一)切实减轻了师生由作业带来的过重的负担。
过重的课业负担确实减轻了。学生因作业带来的心理负担得到了缓解,以往,许多学生厌作业、烦作业,心理上早形成了一种恐慌,而今,生动活泼的作业已成为学生的期待,作业不再扮演工具的角色,学生把完成作业、设计作业看作一种乐趣,完全没有负重感。
(二)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
由于分层作业的份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这样的语文作业,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了作业的真正主人,他们的每一份作业都显示着不同的个性,每一次作业都能让他们个性飞扬。
(三)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1.教师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每一课,我都设计了创新不同类型的作业。这些设计,虽然水平有限,但都是我们创造性劳动的结果。
2.教师加强了对业务知识的钻研。
我深知要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发展学习之路,教师自己先要开展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方面的学习,以学导学。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因此,我尽量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报刊、
5 / 6
杂志。如:《人民教育》、《江苏教育》、《中国教育报》等。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研究,我们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语文天地》、《教学与研究》等杂志,从中吸取营养,并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均收集起来,整理成册。
3.我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研论文,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撰写的论文分别获得师陶杯、全国论文大赛二等奖、三等奖等不同名次。
总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把机械重复的变为灵活多样化的,把单一的知识复习变为知识技能、创新技能的综合训练,把被动完成任务的苦涩变为在学习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从而让学生认真投入于新颖多样的分层作业之中。
七、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我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1、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都个别对待,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每一天都能拿到适合自己的作业。
2. 如何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发挥学生作业的能动性。
3. 学无止境,关于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方面的理论,本人还需进一步加强。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