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个案研究
沛县龙固中心小学 韩晶
一、问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减轻学习负担的有效手段。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他们会把阅读看作是莫大的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他们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起喜爱阅读、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从而形成语文学习的良性循环。由于兴趣所在,爱因斯坦把“阅读”当成了“悦读”。阅读的习惯、阅读的兴趣需要从小培养。在世界发达国家,父母会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特别是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强烈的阅读兴趣更能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 “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有效的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学生能选读自己喜欢的书;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
容介绍给别人;养成每天看书或读报的习惯,阅读时间每天不少于20分钟,阅读总量达到10万字左右。”
然而,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即使有了空闲时间也仅是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虽然多数的学生会在老师的要求下利用双休日进行课外阅读,但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不到三分之一;家长们一致觉得课外阅读对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有很大的好处,支持孩子阅读课外书,但他们普遍觉得缺乏有效的方法,孩子的课外阅读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是“蜻蜓点水”三五下就翻完一本书。
儿童早期阅读如果发展不充分,后天就难以弥补。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要让他们喜欢课外阅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使他们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素质教育理论。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主体性、发展性的教育,即促进人的素质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促进社会现代化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素
质教育总的要求:让学生做到:学会做人、求善,学会学习、创造、求真,学会生活、健体,学会审美、求美,学会劳动、生存、敬业,使学生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高度适应能力,具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而且有能力克服自身的局限。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以德育为导向,以心育为基础,以智育为主干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2.叶圣陶教育理论。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教学首先要抓住习惯的培养。他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认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又说:“所谓阅读书籍的习惯,并不是什么难能的事,只是能够按照读物的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与的,能够参与;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纵观大意的,能够纵观大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一个人有这样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
叶老在许多论著中也谈到要让学生形成阅读的能力和方法,但他认为衡量能力和方法最终形成的标准是习惯的养成。他说:“要知道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够从无到有的,看看小孩子养成走路跟说话的能力多麻烦,阅读跟写作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