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电气安装标准
1. 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为汽车电器设备安装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本标准较为具体的规定了汽车电缆敷设、电器设备安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安装引用标准
汽车电缆敷线图、电气元件安装图、电气线束图。
3. 安装要求
汽车电缆敷设、电器设备安装时要保证装配的完整性、完好性、紧固性、牢靠性、统一性、安全性。
装配的完整性包括:线束、零件、部件和总成全部安装到规定的车身结构位置上,不得缺装、漏装。
装配的完好性包括:线束、零件、部件和总成在安装过程中不得有损坏和变形现象。
装配的紧固性包括:螺丝、螺母和螺钉必须达到规定的固定要求,不得有过松或过紧现象。
装配的统一性包括:同一车型应保证所有线束、零件、部件和总成装配位置的统一,各车型按生产计划统一生产,不得有误装,错装现象。
装配的牢靠性包括:保证所有线束、零件、部件和总成在正常工作状态时,不会因安装质量问题引起故障现象。
装配的安全性包括:保证所有线束、零件、部件和总成在安装完成后,正常工作状态下,不会因安装方法或安装位置的不合理,产生有关车辆安全的问题。
4. 安装标准
4.1. 电缆和线束敷设 4.1.1. 敷设前的准备工作
4.1.1.1. 电缆和线束敷设前应先进行外观检查,导线绝缘应无损伤,包扎应紧密
无松散现象。
4.1.1.2. 电缆和线束导线端部的接片压接或焊接应牢固,插头护套无松脱。 4.1.1.3. 电缆和线束敷设前应将车上所有穿线孔装上橡皮护套圈。电缆经过的锐
角、快口要用二合一龙骨加以保护。
4.1.2. 电缆和线束敷设
4.1.2.1. 电缆和线束的敷设应严格按照(导线走向图)所规定的走向及位置进行。 4.1.2.2. 电缆和线束经过高温件附近时,应至少保持50mm以上距离。并在两端将
线束固定牢固。
4.1.2.3. 电缆和线束经过活动件附近时,应与活动件最大行程范围至少保持50mm
以上距离。并确保线束固定牢固无松动和晃动现象。
4.1.2.4. 电缆和线束敷设时,还有穿过孔、地板或走线槽时,用力不能过大,以
免损伤导线绝缘。
4.1.2.5. 插头护套不能穿过孔时,应将插头座分解,并包扎好,穿过孔后再装配
好插头护套。
4.1.2.6. 电缆和线束穿过pvc管后两端应涂硅胶密封。 4.1.3. 电缆和线束的固定
4.1.3..1必须使用扎带枪收紧扎带和剪断扎带。扎带断口处不得有尖角裸露。 4.1.3.2电缆、线束敷设时,必须使用D型卡箍或扎带座支架和尼龙扎带将电缆、线束固定在车体上,不得随意捆扎和固定。在使用扎带座时,必须将扎带穿过扎带座的两个固定槽后再固定线束(见下图)。导线的固定间隔距离为200~250mm,以不产生下悬和晃动为准。在无法安装D型卡箍或扎带座支架的情况下,必须将线束和电缆用扎带牢靠固定在车身结构件框架上,扎带的固定间隔距离为200~250mm,以电缆和线束不产生下悬和晃动为准。
.
4.1.3.3顶盖线束中的天线敷设好后,必须将顶盖蒙皮上的穿线孔用西太胶完全密封,以防止漏水现象。
4.1.3.4储物箱内线束必须先整理用扎带固定后置于储物箱内
4.1.3.5所有侧翻门上的示廓灯线束必须在侧翻门上固定并留有翻门活动的余量长度。
4.1.3.6空调线束、电缆在固定时严禁固定在空调高压管上 4.1.3.7电缆、线束敷设固定时应保证整齐和美观。
4.1.3.8过长或多余的线束呈S型折叠,整根线束上的多余线束只能折叠1次。
接头 扎带
4.2. 电缆、线束的连接
4.2.1电缆和接线柱联接时,要求螺母紧固后弹簧垫片必须压平压紧于平垫片上,线缆接头与接线柱紧密联接,无晃动现象,正极线缆接头必须与车身金属框架或其它非绝缘体保持一定距离,无碰擦现象.。
螺栓 要求螺母 螺母 紧固后弹 弹簧垫片 簧垫片必 平垫片 须压平压 线缆接头 紧于平垫 平垫片 片上
4.2.2当使用螺栓、螺母对接固定电缆时,在紧固螺母时必须使用两件相应规格的扳手,一件固定于螺栓六角头处,一件用于紧固螺母,以确保螺栓、螺母连接的紧固性。
4.2.3线束接插件在联接时必须插紧并保证铜接片的可靠接触,同时必须注意上下插件线号的准确性,不得错插、漏插。
4.2.4线束接插件在联接好后,必须保证接插片无松动、脱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4.2.5搭铁线的安装
注:搭铁线在汽车电路中至关重要,安装时应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4.2.5.1搭铁线安装前应将车体搭铁接触面用砂纸打磨到显露出金属光泽。
4.2.5.2打磨面积,打磨直径应是搭铁线孔径的2倍。 4.2.5.3安装搭铁线严禁使用自攻螺钉,必须使用螺栓并将螺母拧紧使弹簧垫片压平压紧于平垫片上,确保搭铁线无松动现象。
4.3. 电器设备的安装
4.3.1. 车身外部灯具的安装
4.3.1.1. 在安装车身外部灯具应全部使用不锈钢螺栓或螺钉
4.3.1.2. 灯具安装前先放置灯具,调整间隙,并标示固定孔的位置。
4.3.1.3. 灯具安装时,灯摆放要与车体轮廓线平行,位置不得歪斜,灯间间隙要
均匀,前大灯及雾灯周围间隙要均匀。前大灯的灯光调节螺钉应能方便调整。线束要向下扎成半环。
4.3.1.4. 先用充电螺丝刀安装灯具底座并锁紧螺丝,使灯具底座与侧蒙皮完全贴
合,再用十字螺丝刀安装灯具的灯罩并锁紧螺拴,在拧紧固定螺栓时应用力适中,螺栓固定后弹簧垫片应被压平于平垫片上,橡胶垫片应压紧后应略有压扁变形,灯具固定后塑料灯罩应紧固无松动,螺栓固定处无破裂。
4.3.1.5. 顶部示廓灯安装时必须要在灯具背面均匀涂密封胶。 4.3.1.6. 灯具安装完成后必须将表面塑料膜撕去。 4.3.2. 车辆顶部电器设备的安装。
4.3.2.1日光灯的安装应在一直线上,用目测不得有明显歪斜。安装日光灯时,注
意电线正负不能接错,以免烧坏逆变器
4.3.2.2换气扇安装后,用手转动扇叶不应听到摩擦声。 4.3.3. 配电箱和配电板的安装
4.3.3.1.配电板安装前,应先检查配电板接插件、继电器座、熔丝座、印板等是否
完好,相应的继电器和熔丝是否已插好。 4.3.3.2.配电箱和配电板安装前,应先整理与配电板连接的线束,要求线束走向清
楚、美观。
4.3.3.3. 线束接插件与配电板接插件连接后,应确保连接牢靠、无松动;线缆接
头与接线柱应紧密联接,无晃动现象,正极线缆接头必须与车身金属框架或其它非绝缘体保持一定距离,无碰擦现象,线束必须使用扎带座支架和扎带固定于配电板侧面或配电箱内。 4.3.4. 后配电板的安装
4.3.4.1. 后配电板安装前,应先检查配电板接插件、继电器座、熔丝座、印板等
是否完好,相应的继电器和熔丝是否已插好
4.3.4.2. 后配电板安装时,必须注意接线桩不得接触车身导电体,以防止短路故
障
4.3.4.3. 后配电板安装好后,必须将线束整理和固定。 4.3.5. 仪表台开关安装
4.3.5.1 所有开关和监视器、报站器、收音机等附件必须按仪表台布置图的要求
位置安装,不得错装、漏装。
4.3.5.2. 所有开关和监视器、报站器、收音机等附件安装的同时必须整理好连接
的线束并用扎带固定。 4.3.6. 仪表板的安装
4.3.6.1. 仪表板安装前,应先整理仪表板后的前围线束,要求线束走向清楚、美
观。
4.3.6.2. 仪表板安装时如有困难,不得强行装配,应找出原因排除后再进行装配。 4.3.6.3. 开关板上各开关的排列次序应按图纸要求,接线正确无误。 4.3.7. 电瓶的安装
4.3.7.1. 电瓶安装前,应检查电瓶连接桩无腐蚀现象,电瓶外部无电解渗漏现象 4.3.7.2. 安装电瓶时,应可靠紧固,不得松动。
4.3.7.3. 连接电瓶的电缆应留有足够的长度,以利于电瓶的更换、维护。 4.3.7.4. 电瓶电缆连接后螺栓应拧紧不得松动,并涂上专用防腐油脂。
汽车电器安装标准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