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四、内容标准 信息技术基础

本模块是培养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基础,具有普遍价值,为必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实际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本模块的教学要注重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要线索,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信息素养的建构;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历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本模块由四个主题组成:

信息加工与表达

信息获取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技术与社会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处理与交流

(一)信息获取

1、内容标准

(1)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例1 烽火台、信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代表着信息传播发展的不同阶段。

(2)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 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检索并获取网上信息。

(4)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2、活动建议

(1) 现代信息技术使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甚至是同步)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因特网上,天气信息可以随着气象台的预报同步更新。但是,并不是所有做天气预报的网站都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试就这个专题展开调查,了解相关网站上天气预报情况,就其更新速度、准确性(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更新最及时和最可信赖的天气预报网站。

(二)信息加工与表达

1、内容标准

(1) 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多媒体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 例1 可使用的软件如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多媒体著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

(2) 合乎规范地使用因特网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 通过高级语言编程工具的简单应用,了解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认识计算机与人类处理信息的异同。

例1 使用一种可视化编程工具设计下列程序:一个简单的“小时钟”;比较两个学生身高和体重;求解1*2*3*…*N,N由键盘输入。

(4) 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探讨智能信息处理应用的前景。

例1 模式识别类:光学字符识别(OCR)、手写汉字输入、语音汉字输入等。 例2 自然语言对话与机器翻译等。 2、 活动建议:

(1) 开展个人主页设计与制作竞赛。要求同学从描述制作个人主页的基本目的开始,上网浏览相关网页,观察网页的基本构成和信息的分类与组织,归纳网页设计的一般规律,完成设计。利用从各种渠道(合理合法地)收集的与设计需要相符合的素材,使用自己熟悉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有特色的个人主页。最后,条件允许的话,将个人主页在因特网或校园网上发布。

(2) 使用双向翻译软件,先将一段英文短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考察机器翻译的准确率以及机器翻译的优缺点。

(3) 访问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网站(例如http://www-ai.ijs.si/eliza/eliza.html或http://alice.sunlitsurf.com/live.html),用自然语言与其中的机器人对话,尝试寻找其“谈话”的破绽。

(三)信息资源管理

1、内容标准

(1) 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管理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例1 个人藏书、图书馆藏书、音像资料、因特网信息等都是信息资源,都需要管理。

例2 实施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习质量等等。 (2) 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例1 访问一个大型在线数据库。

(3) 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2、活动建议

(1) 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一个学科课程专题,小组讨论建立数据库的方法,设计建立数据库的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限度地参加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2) 访问某一个在线数据库,譬如“科学数据库”(http://www.sdb.ac.cn/),就某一个主题进行查询,如“眼睛与视力”,并对查询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就资料的准确性、丰富性、权威性等进行讨论。

(四)信息技术与社会

1、内容标准

(1)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学习的影响。 例1 利用因特网等多种信息渠道进行调查,制定蔬菜新品种引进计划。 例2 网络上出现了许多新词汇,如P2P,B2B, e-mail等,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2) 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开展广泛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 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例1 通过案例分析,探究信息社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4) 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例1 电子邮箱中,经常会有擅自发送来的垃圾邮件,有些甚至是带病毒的邮件。

例2 因特网上流传着一幅漫画,其题目为“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现又有人撰文说,“别以为你是一条隐藏很深的狗”。

(5) 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及其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2、 活动建议

(1) 假定你所在的学校要为同学开设网上讨论区,需要制订一份守则规范大家的行为。请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展开调研并撰写这个守则。

(2) 小组合作,收集最近的知识产权(或网络道德、网络安全)案例,经讨论及汇总整理后,分别从法律、道德和习惯等角度在全班范围举行辩论会。教师要对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

(3) 从传播结构上,电话是点对点的信息传播网,广播电视是点对面的信息传播网,计算机网络是点/面对点/面的信息传播网。结合具体实例,讨论信息传播结构的不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8b3og29qmq4bptb10m3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