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智者,富强之源也。——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 非力车农无以富邦也。——富强名言汉代文学家桓宽
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谭嗣同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用商君法而富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
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中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倡导者孙中山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
人类的所以能进步,国家的所以能富强,社会的所以能安定,根本就都在于政治。——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
没有一个真正富强的国家不把人才当作国宝的,或者应该倒过来说,不把人才当国宝的国家,不可能真正富强。——台湾女作家龙应台
西周时期的“周公吐脯天下归心”,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然更多,从春秋 齐国管仲、晋国晋文公等的各种大治,到战国商鞅、李悝、吴起等各种变法,燕昭王黄金台、齐威王用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再往后推,汉代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两晋时期 前秦的王猛之治;隋朝的开皇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的王安石变法;明的张居正改革;清的康乾盛世 二、民主
1、民主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它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一种制度。——【英】邱吉尔民主
2、民主使每个人成为自己的主宰。——詹·拉·洛威尔
3、民主是在静脉和动脉中循环的健康血液,肌体的正常功能靠它维持,但它决不应出轨,就像血不能流出脉管一样。——柯尔律治 4、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清·梁启超
5、民主制就是直接由全体人治理、全体人民拥有、全体人民享受的自治政体。——西·帕克
6、天下之权,惟民主是主。——清·何启
9、我信仰民主政体,因为它使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伍·威尔逊
10、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于相互尊重,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需要平等和民主与理解和信任。——佚名
11、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3、只要土地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继续存在,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中的“自由和平等”就只是一种形式。——列宁 故事一:班级民主管理
有一个班级共有十个学生,每天早上必须有一个人提前到校打扫卫生,怎么办?在班级里,A同学最老实,于是其余九名同学商量后决定以后每天由A同学打扫卫生,A同学当然不干了,于是九名同学说那么咱们举手表决吧,支持A同学天天打扫卫生的举手,结果9:1,“民主”胜利了,A同学服从“民主”,天天打扫卫生去了。
它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民主并不一定能带来社会公正。 二 台湾人民缺电,所以他们上街抗议说电不足,电价高。
政府于是决定修电厂。但是台湾人民都不允许修在自己家附近,说是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所以电厂修不成。电不足,电价高。 于是台湾人民又上街抗议了。
民主就是要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然后谁都不肯吃一丝亏,然后大家什么都干不成。
三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文明
有关文明的名言把理想运用到真实的事物上,便有了文明。--【法】雨果 文明就是造就文明人。--【英】罗斯金
真正的文明人知道自己人生的使命。--【俄】列夫·托尔斯泰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法】狄德罗 道德的事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捷克】夸美纽斯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辽远的后世。--【英】莎士比亚 文明跃进,国家越富。--孙中山
心平气和四个字,非有涵养着不能做。--李叔同
一个时代的文明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肥料。--【英】康诺里 有关文明的故事 一、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二、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三、孔融让梨 五、列宁让路
六、“忍气吞声”的林肯
有一次,美国总统林肯和儿子罗伯特驱车上街,遇到一列军队在街上通过。林肯随口问一位路人:“这是什么?”林肯原想问是哪个州的兵团,但没有说清楚。那人以为他不认识军队,便粗鲁地回答:“这是联邦军队,你真是个他妈的大笨蛋。”林肯面对着一个普通路人对自己的斥责,只说了声“谢谢”,毫无怒容。 八、以尊重换尊重
在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陆晓慧的人,他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为人更是恭谨亲切。他曾在好几个王的手下当过长史,可以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了,然而他却从来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礼相待,一点儿也不摆驾子。如果客人离开,他更会站起身亲自将对方送到门外。有一个幕僚看到这种情景,很是难以理解,就对他说:“陆长史官居高位,不管对谁,哪怕对老百姓也是彬彬有礼,这样实在有失身份,更什么也得不到,长史何必这样麻烦呢?”陆晓慧听了不以为然地轻松一笑,说道:“欲先取之,
必先与之。我想让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必须尊重所有的人。”陆晓慧一生都奉行这个准则,所以得到非常多的人的尊重和支持,他的政绩也远远地超过别人。 十四、问路礼仪
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路上吼道:“哎,老头儿!爷问你,农场怎么走?”老人说“往前走1500丈”。牛皋奇怪地说“怎么是丈不是里呢”。老人说“我们这儿说丈不说理”,牛皋红着脸走了。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见岳飞颇有礼貌,便耐心的给他指路。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十八、“会”说话
大作家夏衍老人临终前感到身体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不料老人极其困难的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
和谐
1.和为贵。——古语 2.家和万事兴。——谚语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6.世界就是一座供奉不和谐之神的巨大神庙。——伏尔泰 7.美在和谐。——赫拉克利特
8.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赫拉克利特 10.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11.和谐是爱与恨结合起来的庄严的配偶。——罗曼·罗兰 12.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爱因斯坦 关于和谐的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将相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培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
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大象救孩子
在泰国普吉岛,有一头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许多孩子,并逃到了安全地方。英国游客芭妮特说,海啸发生当天,当巨浪直扑普吉岛的时候,一头在海滩供游客拍照的大象成了人们的救命英雄。因为大象主人在千钧一发之际,把许多小孩都抱到象背上,大象于是背着他们逃离危险的海滩,最终成功脱险。 自由
10、自由向来得一切财富中最昂贵的财富。——罗曼·罗兰 12、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孟德斯鸠 14、自由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大的幸福之一。——塞万提斯 21、自由过了头,一切乱了套。——英国
22、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鲁迅 28、自由不是像财产一样的物品,而是人永恒权利。——蒙森 32、如果自由是名副其实的,那么一切都将服从于它。——埃·伯克 34、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36、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是言论自由。——第欧根尼 第一个故事:
清末,法国使臣罗杰斯对中国皇帝说:“你们的太监制度将健康人变成残疾,很不人道。”没等皇帝回话,贴身太监姚勋抢嘴道——“这是陛下的恩赐,奴才们心甘情愿。怎可诋毁我大清国律,干涉我大清内政!?”
评论:大清国人人有病。什么病?做了奴隶而不知道自己是奴隶,还以为自由着的病。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中国有一类人,身处社会最底层却有着统治阶级的思想。
第二个故事:
十八个世纪,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在波茨坦建立了一座行宫。一次,他住进了行宫,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但他的视线却被一座磨坊挡住了。皇帝大为扫兴。这座磨坊“有碍观瞻”。他派人与磨坊主去协商,打算买下这座磨坊,以便拆除。不想,磨坊主坚决不卖,理由很简单:这是我祖上世代留下来的,不能败在我手里无论多少钱都不卖!皇帝大怒,派出卫队,强行将磨房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