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讲》试题:
一、 李白与杜甫两位唐代诗人,在人格和诗风方面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谁?为什么?请列举具体诗歌作品和诗人生平事迹加以论述。
二、 唐代诗歌发展到今天,已经过去一干多年了,为什么仍然有很多人喜欢读唐诗?你认为唐诗在当代社会有什么价值?
第一题:
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中都形成了特有的风格。
李白的诗风豪放飘逸,有蔑视权贵的傲气,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高标出世的磊落,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有面对离情的洒脱,如“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有呼酒买醉的旷达,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风以浪漫主义情怀为主导。在人格上,李白狂放不羁、傲岸不屈、蔑视权贵。正如他在《答于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所言,“绿林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挂卧事玉阶”。李白人格和诗风的形成和他不受赏识、放浪形骸的一生是脱不开关系的。
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宏大、感情深沉苍凉,如“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所谓“顿挫”,也就是语言和韵律曲折有力、工整精炼,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诗风以现实主义情怀为主导。他忠君爱国,有着仁爱的儒家思想精神,他关心百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关心士兵——“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关心万物——“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和他所处的安史之乱的历史境遇也是分不开的。
两者相比,我更喜欢杜甫。他具有“穷年忧黎元”的仁者情怀,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心系苍生。我们虽然身处21世纪,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规律没有变,杜诗中体现的大爱情怀和忧国忧民,凝聚和发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第二题
人们阅读唐诗,就能窥见千年前人们的所思所想,引起超时空的共鸣。从古至今,虽然人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但是对理想的追求,对家乡的思念,对美好的期盼始终如一,我们和古人的精神链接并没有断裂,诗歌就是连接古人和今人的桥梁。
首先,唐诗给人以心灵的洗礼。通过吟诵唐诗,今人得以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古人对比、类比。当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用唐诗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也更加艺术化,感情也在共鸣中得到升华,心灵也得到了美的洗礼。
其次,唐诗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人间情怀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弘扬的价值。“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代诗人的功业理想和报国壮志,彰显出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唐诗中充满着真挚浓烈的人情味,即使是穿越千百年的时光也依然能够温暖人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唐人将纯美和谐的自然万物和雅致格调的文辞结合到一起,从而赋予了无情的山水以情感,阅读唐诗,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
最后,唐诗是宣泄情感的绝佳途径。“悲歌可以当泣”,唐诗,仿佛就是现代的才华横溢的诗人为我们而写的,仿佛就是代替我们来抒写内心情思的。它们能帮助我们纾解内心郁结的苦闷,能让我们获得安慰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