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2分)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人们把指南针指南的磁极叫 极,地磁场的 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2.(1分)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频率为256Hz的A音叉和频率为440Hz的B音叉中, (选填“A”或“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
3.(3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如图所示。汽车匀速行驶时,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汽车是 的。如果不系安全带,汽车一旦发生碰撞突然停止运动,乘客由于 继续向前运动,就会与车身发生碰撞,对人身造成伤害。行驶的汽车受到碰撞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4.(2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带 电。用这个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两金属箱片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 而张开。
5.(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0为6Ω,电源电压不变。把“6V 3W“的小灯泡接在AB间,CD间接电流表,闭合开关S,小灯泡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A.如果把这个小灯泡接在CD间,AB间接电压表,闭合开关S,若灯丝电阻与正常发光时相同,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
第1页(共22页)
6.(2分)在通常情况下,许多物质的密度、沸点、凝固点、比热容等都是稳定不变的。这些稳定不变的物理量既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也是自然界平衡与和谐的本质反映。假如这些物理量发生改变,我们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就会发生变化。请仿照示例,就任一物理量发生改变,提出一个相关的物理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
【示例】问题:如果水的密度变小,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如何变化?猜想: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增加。 问题: 。 猜想: 。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3分)“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8.(3分)在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瓶盖起子 B.食品夹
C.起钉锤 D.核桃夹
9.(3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宇宙的探索在不断深入。以下所述的
航天器或星体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是( ) A.执行导航任务的北斗系列卫星 B.月球上行走的“玉兔”月球车 C.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站
第2页(共22页)
D.“天眼FAST”探测到的太阳系外的脉冲星
10.(3分)如果家中有人触电,在不能立即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可以用一些物品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下列物品中不能使用的是( ) A.木擀面杖
B.橡胶手套
C.铝拖把杆
D.塑料凳子
11.(3分)关于能源信息与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 B.太阳能和核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5G和4G信号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等 D.若用超导材料制造输电线可大大降低电能损耗
12.(3分)频闪照相机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图所示的频闪照片记录了竖直下落的小球每隔相等时间的位置,不计空气阻力,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B.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C.小球的重力在ab段做功比在cd段多 D.小球的重力在ab段做功比在cd段慢
13.(3分)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放入盛有甲、乙种液体的相同容器中,木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正确的是( )
A.木块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B.木块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第3页(共22页)
C.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D.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14.(3分)在科学晚会上,小明所在的科技小组示了一个“隔板推物”的节目,其原理如图所示:甲、乙两线圈分别悬挂在两个蹄形磁铁的磁场中,两线圈通过导线连接构成一个闭合电路,用手推动甲线圈摆动时,乙线圈会随之摆动,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线图相当于电源,乙线圈相当于用电器 B.推动甲线圈摆动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乙线圈随之摆动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乙线圈摆动是因为通电导线在测场中受力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2分)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问,常让被测者背对视力表观察对面墙壁上平面镜M中视力表的像,情在图中作出教通着通过平面镜M看到视力表上A点的光路图。
16.(2分)将细线一端固定在烧杯底部,另一端固定在乒乓球上。烧杯加水后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不计乒兵球的重力,请以球心为作用点画出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9分,共19分) 17.小明和小亮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4页(共22页)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 。
(2)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再次在
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像的大小将变 。
(3)小亮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 。
18.郑州市积极响应“国家黄河生态文明”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
当放入最小的5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g;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 cm3;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 kg/m3。
(2)分折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石榴计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 (选项“偏大”或“偏小”)。她提出只要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的顺序是 。
第5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