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三都县潘氏宗亲概况
贵州省三都县潘氏宗亲,绝大部分居住在三都县南部区域,民族均为水族,是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人数中最多的姓氏、人数大约为7万人,主要聚居在三都县三洞、九阡、塘州、坝街等地区,日常主要用语为水语,主要为农业人口,民风谆朴,勤劳勇敢,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做突出的贡献,在这简要列举以下八个方面: 一、语言——水语
三都潘氏日常用语为水语,水语(sui language)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不分方言,有四个土语区,有71个声母,50多个韵母,8个声调。特别有趣的是,水语日常用语里有大量词汇的音、意与古汉语相同或相近。
现在水语日常用语 筷子水语叫zuh 杯子水语叫zungl 书本leel 尸体语叫haiz 首脑、最亮统帅水语叫vaangz 交配水语叫goul 坟水语叫muh 对应的古汉语 箸 盅 泐 骸 王 媾 墓 二、文化——水书
三都潘氏主要文化是水书,水书为水族古文字,以及用这种古文字著编的信仰文化、民间知识杂糅的典籍水语通称为“勒睢/泐睢(le1 sui3)”,汉泽为“水书”。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2500多个单字中,大部分为异体字。
水书
水书除了包涵大量的原始宗教信仰内容以外,它还保存了亟待挖掘和破译的天象、历法资料和水族古文字资料。水书所反映的天象、历法资料,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的一些基本理论,如九星、二十八宿、八卦九宫、天干地支、日月五星、阴阳五行、六十甲子、四时五方、七元历制以及水历正月建戌等内容,就是水族先民高级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包含着科学的哲学伦理和辩证唯物史观,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灿烂的一页。
最新的考古研究表明,水族文字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陶上的符号有相通之外,水书先生甚至可以大致解读其含义,这引起了考古学界的重视;进而提出了水族先民来自北方和夏陶符合是一种文字的可能性。
水书
水书与甲骨文孰早?
水书与甲骨文、金文具有“姻缘关系”,为学术界所认可。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先生于1899年才发现甲骨文,至今才105年。在三都地区的水文字碑,明代的已发现两块;并发现明代弘治年间水书木刻本。由此看出,绝非甲骨文发现之后才有水书问世,而是早在殷商时期就有水族古字存在。
困扰考古界40余年的夏代陶片上的24个符号,是河南省有关单位看到水书的报道之后,给贵州省档案局提供请求辨认的,结果找到了对应的文字符合就有十多个。水族古文字与夏代文化遗存符号——脉相承,由此看出,在夏商时期,华夏民族群体中就包含有水族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