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摘要:结合国内外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模式及相关影响因素,依托景德镇资源文化特色,发挥其区位优势,探寻出了适合景德镇市的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模式,把景德镇市建成以陶瓷文化为特色、文化底蕴丰厚、自然环境优雅及产业实力强大的山水生态文化特色的宜居城市。
关键词:景德镇;生态经济城市;模式?1 国内外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模式1.1? 国外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模式 ?(1)生态工业城市发展模式。
生态工业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是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和企业之间的区域循环经济两种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实质是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企业之间的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实质是把不同的工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采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形式完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得一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日本是较早提出建立循环型生态经济城市的国家。1997年日本通产省(现经济产业省)提出了生态经济城市的规划,以零排放为目标,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广循环城市建设。到2001年6月止,日本14个地区建立了循环型生态工业区,这些工业园区很多是集环保研究、环境技术开发、实验和产业化生产为一体的生态工业区。 (2)生态农业城市发展模式。
农业作为高度集约化的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模式,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机构甚至超过工业。生态农业城市有蔬菜在气候控制室里生长、压力灌溉、节水省钱、循环用水等特色。日本大阪、东京的农业基本实现了栽培园艺化、基地设施现代化、操作机械化。在欧美、日本的许多城市中,农业不仅生产各类农产品,而且成为美化环境、绿化市容,以及观光、休闲、学习的重要产业。如日本的体验农业、英国的绿色城墙、德国的市民农园、新加坡的农业花园,这都体现了都市生态农业不仅有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功能。?(3)生态环境城市建设模式。??皮尔斯的城市发展阶段环境对策模型比较典型地解决了生态环境城市问题,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采取相对适应的环境策略,特别加强环境规划和土地规划控制。理查德·罗吉斯特在《生态城市伯克利》(eco-city berkeley)中设想建造一种与自然相伴的生态城市。这是一种相互关联、簇状多用途步型生态社区。 ?1.2 国内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模式
(1)资源型生态城市。这类生态城市主要以当地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为基础,依靠当地的气候、物产等特色资源,作为城市的依托。这种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以人类居住环境的优化为前提,一般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城市较为常见。
?(2)政治型生态城市。又叫社会型生态城市,一般是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的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模式。此类城市的服务业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人文景观的旅游业发展上。工业区远离城市,污染性较
强的企业也被迁移,城市绿化突出,城市公共绿地覆盖率高,人居环境优越。3(??)经济复合型城市。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型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一般是属于这种复合型模式,如中国的上海建设生态城市的模式就属于这种模式,即重视城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决定这种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指标。??(4)生态化海滨城市。这种类型的生态城市模式多发生在沿海中等城市,城市生态系统的规模较小,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利于经济对外联系,产业结构转型比较容易,能够及时地解决工业污染问题,自然条件也较为优越,经济发展有很大潜力。1996年山东省威海市提出“生态城市”,并确定城市的性质为“以发展高新技术为主的生态化海滨城市”。??2 探寻适合景德镇市发展的城市建设模式
景德镇历史悠久,千年窑火不断。郭沫若曾赞曰:“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市可基于具体实际情况,通过城市功能升级,依托本地陶瓷资源文化特色,发挥本地区位优势,陶瓷特色、优势引领、综合发展,在提升景德镇传统职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优势产业,弘扬生态文化,开发旅游资源,把景德镇建成以陶瓷文化为特色、文化底蕴丰厚,自然环境优美,产业实力强的山水生态文化特色的宜居城市。2.1?? 结合生态工业、生态环境城市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城市模式
?结合城市生态工业发展模式,以建设环境负荷最小化的循环社会为中心,把循环社会、低碳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作为基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