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麦秆还田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麦秆还田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朱 斌1 苏建平2 李久进3

【摘 要】摘要 麦秆还田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水稻分蘖发生数、穗数、LAI在水稻生长前期均小于秸秆不还田,在水稻生长后期,麦秆还田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叶绿素含量增高、LAI增大。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穗数和千粒重影响显著,氮肥运筹方式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同时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互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最高产量出现在秸秆还田T1(5∶5)处理组合,即在还田条件下氮肥基追比为5∶5时产量最高,在不还田下也是同样的结果。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2(000)015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 麦秆还田;氮肥;运筹方式;水稻;生长;产量;影响 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秸秆资源丰富,秸秆还田是秸秆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作物秸秆含有相当数量的作物必需的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对土壤的理化性状、有机质平衡、养分状况和土壤的生物学活性及作物产量均有显著影响。许多研究报道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明显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缓地力衰竭,增加微生物的含量,增加作物产量[1-3]。近年来,稻麦两熟制产区的秸秆还田规模正在加大,旱作区秸秆还田的研究较多,范围也较广。而在稻麦两熟制地区秸秆还田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耕作方式、产量及土壤的营养平衡,其中针对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秸秆还田量、施肥调控方面的研究更少,目前小麦秸秆还田对水稻的产量影响还没有明确的

报道。本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与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目的为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小麦秸秆还田量及氮素调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0年在如皋市搬经镇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宁粳3号,早熟晚粳品种,全生育期158 d左右,株高98 cm左右。试验地前茬为小麦,土壤质地为砂壤土。0~20 cm土壤肥力性状:含有机质18.8 g/kg、全氮1.68 g/kg、速效氮23.1 mg/kg、速效磷12.4mg/kg、速效钾88mg/kg,pH值7.12。供试肥料:水稻专用复合肥(10-5-10)、过磷酸钙、氯化钾。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秸秆还田量为主区,氮素不同基追比为副区。其中,秸秆还田量设全量还田(S1)和正常留茬(S0)2个水平;设3个氮素基追比5∶5(T1)、6∶4(T2)、7∶3(T3)。施氮量为纯氮360 kg/hm2,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施五氧化二磷72 kg/hm2、氧化钾90 kg/hm2作基肥,另在拔节期施氧化钾90 kg/hm2作穗肥。基肥统一标准为施水稻专用复合肥660 kg/hm2+过磷酸钙324 kg/hm2+氯化钾37.5 kg/hm2于整地前施入,肥料具体运筹方式见表1。6月15日,秧龄20日龄期进行移栽,株距约为12.5 cm,每穴3~4苗,栽28.5万穴/hm2,基本苗1 500万根/hm2。2次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相对叶绿素含量

由图1可以看出,拔节期秸秆还田处理的顶一叶叶绿素含量均较其他处理高;到抽穗期则是处理T1的叶绿素含量较高,其余则是不还田的处理高,主要原

因可能是前期基肥量大则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到开花期秸秆还田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除CK、处理T1外,均高于不还田处理,后期追肥越多,叶绿素的增加量越大。

2.2 水稻叶面积指数

由图2可以看出,拔节期处理T1(5∶5)叶面积指数秸秆不还田处理高于还田处理,其余以还田处理叶面积指数较高;抽穗期处理T3(7∶3)秸秆还田处理显著高于不还田处理。同时发现,随基蘖肥用量的增加,拔节期叶面积指数增加,在抽穗期和灌浆期秸秆还田处理叶面积指数以处理T3(7∶3)最大,基蘖肥用量少(5∶5)降低了水稻中后期叶面积指数。 2.3 水稻籽粒产量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穗数和千粒重影响显著,氮肥运筹方式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同时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互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最高产量出现在秸秆还田T1(5∶5)处理组合,即在还田条件下氮肥基追比为5∶5时水稻产量最高,在不还田条件下也是同样的结果(表 2)。 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表明,秸秆还田和氮肥互作提高了每穗实粒数,但降低了穗数和千粒重;基蘖肥施氮增加显著提高了穗数、每穗颖花数、实粒数,但降低了千粒重。同时,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互作对每穗实粒数有显著的影响,以S1T1处理组合最大。

3 结论与讨论

3.1 关于麦秆还田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关于秸秆还田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土壤结构和肥力的影响上,而对于作物生育特性的研究甚少。本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水稻分蘖发生数、穗数、

麦秆还田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麦秆还田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朱斌1苏建平2李久进3【摘要】摘要麦秆还田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水稻分蘖发生数、穗数、LAI在水稻生长前期均小于秸秆不还田,在水稻生长后期,麦秆还田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叶绿素含量增高、LAI增大。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aef329xif62h6002tw881m9s40mcz00jx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