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实施细则
考评内容 评价项目 ①企业应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目标. 安全生产目标应: a. 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b. 形成文件.并得到本企业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 c. 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 d. 具有可考核性.体现企业持续改进的承诺. e. 便于企业员工及相关方获得 ②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可考核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安全生产工作指标应不低于上级下达的目标 标准 分值 5 ★★★ 评价标准 1. 应制定符合要求的安全生产目标. 2. 安全生产目标应正式公布、贯彻和实施. 3. 企业员工应了解安全生产目标. 4. 安全生产目标应充分公开.便于员工及相关方获得 考评 得分 1.1 1.2 5 1. 未制定可考核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指标.不得分. 2. 制定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指标低于上级单位下达 的安全生产目标.不得分. 3. 制定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指标不合理、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每处扣1 分 1. 未制定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和工作指标的措施.扣 5 分. 2. 制定的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措施不具体、不可行或责任不明确.每项扣 1 分 1.3 ③企业应制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工作指标的措施 5 一、安全目标 35分 1.4 ④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年度计划和专项活动方案.并严格执行 5 1. 未制定安全生产年度 计划.扣 3 分. 2. 未制定安全生产专项 活动方案.扣 2 分. 3. 执行安全 生产年度计划和方案的记录和总结材料不完整.每项扣 1 分 1. 未细化和分解安全生 产工作指标.扣2分. 2. 安全生产工作指标细化和分解不合理、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或不完善.每处扣1分. 3. 未制定阶段性的安全 生产控制指标.扣1分. 4. 未对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或考核不完整、不合理的.每项扣 1 分 1. 未制定量化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不得分. 2. 量 化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内容不完善.每缺一项扣 1 分 1. 未制定安全生产目标 与奖惩管理规定.扣 2 分. 2. 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与奖惩制度内容不完善.扣 1 ~ 2 分. 3. 未进行考核或奖惩的.扣 3 分 1.5 ⑤企业应将安全生产工作指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制定阶段性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并予以考核 5 1.6 ⑥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制定量化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量化指标包括:责任事故率、责任事故死亡率、责任事故受伤率、财产损失率、车辆二级维护率、车辆年检率、隐患排查治理率、培训考核合格率等内容 ⑦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与奖惩的相关制度.并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予以考核与奖惩 5 1.7 5 1
2.1.1 2.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得分:20) ①企业应建立以企 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 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并应职责明确.应建立健全从安全生产委员会( 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至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 网络 ②企业应按规定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③企业应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下属分支机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例会 10 ★★ 5 ★★★ 5 AR 10 ★★★ 1. 未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 ( 或 领 导 小 组) . 不得分. 2. 未明确安全生产委员会( 或领导小组) 职责.扣 3 分. 3. 未编制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或网络图未全面覆盖基层班组.扣 2 分 1. 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2. 设置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企业规模相适应. 3. 应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 二、管理机构和人员 35分 2.1.2 2.1.3 1. 未制定安全生产例会 制度.扣 3 分. 2.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不完善、 内 容 不 全 面. 扣 0. 5 分. 3. 无安全生产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签到表等.每项扣 0. 5 分 1. 应配备专( 兼) 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应急人员. 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应急管理人员的配备应满足 行业要求 1. 未制定安全岗位任职 能力要求.扣 3 分. 2. 安全管理岗位能力评价、培训、考核.记录不全.每项扣 1 分. 3.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期限未满足一年期以上的.每人扣 2 分 1. 未制定部门和岗位安全生产职责.不得分.缺少一个部门扣 3分.缺少一 个岗位扣 1分. 2. 未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不得分. 缺一份. 扣1分. 3. 员工不明确自身安全生产职责.每人次扣 1 分 1. 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职责应符合法规要求. 2. 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应熟知其安全生产责任 1. 未明确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不得分.相关职责不充分、不明确.扣 2 分. 2. 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不清楚相应职责.不得分.未履行职责.每项扣 2 分.相关履职证据不充分.每项扣 1 分 2.2安全管理人员(得分:15) 2.2.1 ①企业应按规定配备专( 兼) 职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人员 2.2.2 ②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 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与能.并保持安全生产力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①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委员会( 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生产基层单位的安全安全生产职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落实到位 ②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负全面组织领导、管理责任和法律责任.并履行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 ③分管安全生产的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重要负责人.应协助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重要管理责任 5 三、安全责任体系 40分 3.1健全责任制(得分:30) 3.1.1 10 AR 5 ★★★ 3.1.2 3.1.3 5 2
3.1.4 ④其他负责人及员工实行“ 一岗双责” .对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10 1. 未明确其他负责人岗位分工、职责的.不得分. 2. 一岗双责体现不合理、不充分.每岗扣 2 分. 3. 其 他负责人不熟悉一 岗双责.每人次扣 2 分 3.2责任制考评(得分:10) 3.2.1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责任进行定期考核和奖惩.并公布考评结果和奖惩情况 10 ★★
4.1资质(得分:5) 4.1.1 企业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证件应合法有效.经营范围符合要求 5 ★★★ 1. 企业应具备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资质证书及法律规定的其他经营许可证书.按规定通过年审. 2. 企业应在获准的经营资质许可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4.2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得分:10) 4.2.1 ①企业应制定及时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建立清单和文本( 或电子) 档案.并定期发布 5 1. 未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的.扣 2 分.未明确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法规的责任部门.扣 2 分.未明确获取渠道或方式等.缺少一项扣 1 分. 2. 未建立安全生产 法规 清单和文本档案的.扣 3分.存在遗漏、不适用、过期、 失 效 等 的. 每 项 扣 1 分. 3. 未及时发布安全生产 法规文件的.扣 2 分 1. 未开展法律法规培训 或宣贯.每项扣 1 分. 2. 安全生产制度未体现适用的法规要求、未及时修订等. 每项扣 1 分 1. 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 管理制度每缺一项.扣 2分( 其他评价内容中已有的不重复扣分.名称不要求一样.但内容应涵盖) . 2. 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内容不完善、未明确责任部门、职责、工作要求等内 容的. 每项扣 1 分. 3. 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编制、审批和签发记录.未按规定进行的.每项扣 1 分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与法规要求不符.每处扣 1 分 1. 未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学习、交流或宣贯.每缺一项扣 1 分. 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发 放不到4.2.2 ②企业应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宣贯.并根据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及时制定( 修订) 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 4.3安全管理制度(得分:25) 4.3.1 ①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 4.3.2 4.3.3 ②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③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学习和培训 5 5 3
四、法规和安全管理制4.4操作规程(得度 70分 分:15) 位.缺一项扣 1 分 4.3.4 ④应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10 1. 相关的规章制度没有 传达的.扣 5 分. 2. 无相关规章制度传达 给相关方记录的.扣 5 分 1. 应制定现场作业岗位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并符合企业实际状况. 2. 操作规程应包含安全作业相关要求 1. 未编制或未在“ 四新” 投产投用前编制相应操作规程.每个扣 2 分. 2. 操作规程存在不符合、 不 适 用 的. 每 处 扣 1 分. 3. 操作规程未包含安全作业相关要求.缺一个扣 1 分 4.4.1 ①企业应制定各岗位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应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② 企业应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 设 备 设 施 (“ 四新”) 投产或投用前.组织编制相应的操作规程.保证其适用性 5 ★★★ 4.4.2 5 4.4.3 ③企业应及时将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操作规程的培训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论及时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适应性和符合性. 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相关的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评审、修订: a.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规程、 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 b. 企 业 归 属、 体制、 规 模 发 生 重 大变化. c. 生产设施新建、改建、扩建规模、作业环 境 已 发 生 重 大改变. d. 设备设施发生变更. e. 作业工艺、危险有害特性发生变化. f. 政府相关行政部门提出整改意见. g. 安全评价、风险评估、体系认证、分析事故原因、安全检查发现涉及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问题. h. 其他相关事项 5 1. 未及时发放或发放不 到位的.每个岗位扣 2 分. 2. 未开展岗位操作规程 培训学习的.每人次 1 分. 3. 重要岗位操作人员不熟悉岗位操作规程的.每人次扣 2 分 4.5修订(得分:5) 4.5.1 5 1. 未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有效性、符合性评审.导致不能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每个扣 3 分. 2. 未及时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修订的.每个扣 1 分 4.6制度执行及档案管理(得分:10) 4.6.1 ①企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5 1. 未开展安全生产法规符合性检查或评价的.不得分.检查内容不齐全不完善的.每项扣 1 分. 2. 对检查或评价出的不符合项未进行原因分析的.每项扣 1 分. 3. 对检查评价出的不符合项未制定纠正措施.或纠正措施不落实.每项扣 1 分 4
4.6.2 ②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各类安全生产台账和档案.并按要求及时报送有关资料和信息 5 AR 1. 未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台账和档案的.每项扣 0. 5 分. 2. 安全生产记录台账等保存不完善.每缺一项扣 0. 5 分. 3. 未及时报送有关资料 和信息.每次扣 0. 5 分 1. 应有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制度中应包含职责、提取比例、使用范围、过程管理、监督检查等内容.每缺一项扣 2 分. 2.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比例应满足规定要求.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1. 未明确责任部门或专人负责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的.扣 2 分. 2. 未按规定范围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超范围使用或挪用) .每项扣 2 分 5.1.1 5.1资金投入(得分:30) ①企业应按规定足额提取( 列支) 安全生产费用 15 ★★ 5.1.2 ②安全生产经费应专款专用.企业应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10 5.1.3 ③企业应及时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的所需资金 5 AR 1. 未制定安全生产费用 使用计划的.扣 1 分. 2.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内容缺失的.每缺一个方面扣 0. 5 分. 3. 未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和监管部门提出的安全措施进行投入的.每项扣 0. 5 分 1. 未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不得分. 2.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台账、使用凭证不一致的.每项扣 1 分. 3. 财务系统或报表中未完整体现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结余等归类统计管理的.扣 2 分 五、安全投入 45分 5.2费用管理(得分:15) 5.2.1 ①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 5 5.2.2 ②企业应跟踪、监督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应按照“ 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 的原则进行管理.安全生产费用应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a. 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 不含“ 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 .包括交通运输设施设备和装卸工具安全状况检测及维护系统、运输设施设备和装卸工具附属安全设备等支出. b. 配备、维护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c. 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d. 安全生产检查、评价( 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 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e. 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f.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g. 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h. 安全设施及特种 设 备 检 测 检 验支出. i. 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10 1. 企业未规定定期对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扣 2 分. 2. 企业无安全生产费用 监督检查记录的.每缺 1 次扣 1 分 5
6.1.1 6.1安全设备设施(得分:20) 6.1.2 ①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符合有关规定.并保证齐全、完好.没有随意改动 10 ★★★ 1. 抽查车辆.车辆应当配备符合规定的安全生产设备 设施. 2. 设备设施应保证齐全、完好.没有随意改动 ②企业车辆应按照规定配备三角木、安全锤、警示牌.并按规定配足有效的灭火器 10 ★★★ 1. 车辆应按规定配备三角木、警示牌等安全设备.配足有效的消防设备及器材. 2. 应建立车辆安全设施设备定期检查台账、档案 6.2.1 ① 车辆持有效的 ? 道路运输证? ? 机动车行驶证? 等证照 10 ★★★ 5 ★★★ 车辆应持有有效的? 道路运输证? ? 机动车行驶证? 等证照并记入车辆管理台账和档案 六、车辆设施 95分 6.2营运车辆(得分:75) 6.2.2 ②运营车辆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年限或运营里程数 应建立反映车辆使用年限或运营里程数相关管理台账和档案 1. 普通货运车辆管理制度没有强制报废规定的.扣 2 分. 2. 临近报废车的车辆技术未采取技术监管措施的.一车次扣 1 分. 3. 车辆报废相关材料未 按要求保存 2 年以上的. 一车次扣 1 分. 4. 临近报废车辆无检测记录.或无维修记录或存在安全隐患的. 每车扣 1 分 有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不得分 6.2.3 ③严格执行车辆的强制报废制度.加强临近报废车辆的技术监管.及时处理临近报废车的安全隐患 10 6.2.4 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⑤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30 日内.企业应当向相关部门登记注册. 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10 6.2.5 5 1. 无特种设备登记注册名录和证书的. 每次扣 2 分. 2. 未在显著位置有该设备的登记标志的.每次扣 1 分 6
6.2.6 ⑥使用强检设备的企业.必须按照规定将其使用的强检设备登记造册.报当地县 ( 市) 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⑦企业应对在用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好记录 ⑧建立特种设备、强检设备台账和安全技术档案 10 1. 检验证书不在有效内的不得分.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一台设备扣 2 分. 2. 强检设备未登记记录 的.每台扣 1 分 1. 未建立特种设备维护、使用管理台账、 档案的.扣 5 分. 2. 存在使用报废特种设备的不得分 特种设备和强检设备使用管理台账内容记录不全的.一处扣 2 分 6.2.7 10 6.2.8 5 6.2.9 ⑨企业应指定专人对特种设备进行管理 10 1. 无专人对特种设备管理相关工作记录的. 不得分. 2. 相关工作人员对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不熟悉的. 1 人次扣 2 分 1. 无监控平台不得分. 2. 未完整、准确地录入所属营运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基础资料等信息.并及时更新.每车次扣 1 分 1. 车辆应按规定配备防碰撞、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等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装备、设施或材料.使用淘汰、老旧设备和技术的.每次扣 2 分. 2. 安全管理应使用现代 科技手段.否则扣 2 分 1. 无科技攻关或课题研 究报告.扣 5 分. 2. 有课题研究报告.但 未有效使用的.扣 2 分 1. 未建立动态监控工作台账.不得分. 2. 动态监控平台台账内容不符合要求. 一项扣 1分. 3. 动态监控台账不连续 有缺失的.扣 2 分 1. 未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监控车辆行驶和驾驶员的动态情况.对营运车辆未实时动态监控.扣 5 分. 2. 未建立动态监控台账.扣 5 分. 3. 未按规定及时纠正和处理超速、疲劳驾驶、故意破坏卫星定位装置等违法违规行为.每次扣 1 分 7.1.1 7.1科技创新及应用(得分:15) ①企业应在监控平台中完整、准确地录入所属营运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基础资料等信息.并及时更新 ②企业营运车辆宜按规定配备防碰撞、防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油箱防爆材料.以及破玻璃器等先进的安全防护装备、设施或材料 5 7.1.2 5 七、科技创新与信息化 35分 7.1.3 ③企业宜组织开展科技攻关或课题研究 5 7.2.1 ①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化系统建设.在日常安全管理中使用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或平台 ②企业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监控车辆行驶和驾驶员的动态.对营运车辆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建立动态监控工作台账.分析处理动态信息. 专职监控人员原则上按照监控平台每接入 100 辆车辆设 1 人的标准配备.最低不少于 2人. 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纠正和处理超速、疲劳驾驶、故意破坏卫星定位装置等违法违规行为.对违法违规驾驶员信息进行留存. 在 案 时 间 至 少 3 年 5 7.2信息化(得分:20) 7.2.2 15 7
八、教育培训100分 8.1.1 ①企业应按规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明确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内容和要求.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并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5 1. 未制定安全教育培训 制度.扣 3 分. 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内容未明确培训主管部门、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的制定等.每项扣 1 分. 3. 未定期识别安全培训 需求的.扣 2 分. 4. 未根据安全培训需求制定培训目标、培训计划的.扣 2 分. 5. 培训计划内容未覆盖生产经营范围.不具有操作性的.每项扣 1 分 1. 未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 每项 ( 或人) 扣 1 分. 2. 安全培训所需的必要人员、资金和设施未得到保证的.每项扣 1 分 8.1培训管理(得分:20) 8.1.2 ②企业应组织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安全教育培训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 5 8.1.3 ③企业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5 AR 1. 未对安全教育培训做 好记录的.每次扣 2 分. 2. 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记录不准确的( 培训时间、培 训内容、主讲老师、参训人员、考核结果) .每项扣 0. 5 分 1. 无安全培训效果评估及改进措施.每缺一次扣 1 分. 2. 安全培训效果评估不真实的或改进措施不具体的.每项扣 0. 5 分 8.1.4 ④企业应组织对培训效果的后评估.改进提高培训质量 ①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主管部门应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被考核人员应达到合格标准.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年应接受不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学时的再教育 ②企业其他需要取得资格证书的作业人员.应通过相应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5 8.2.1 10 ★★★ 1. 主要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后上岗. 2. 主要负责人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再培训并有相关证明材 料 8.2资格培训(得分:35) 8.2.2 5 ★★★ 1. 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2.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8.2.3 ③企业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取得?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或者管理工作.并按规定定期进行复审 10 ★★★ 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未取得?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的.或?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未定期复审的不得分. 2. 未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账的( 内容包括岗位、 姓名、?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编号、初次取证时间、 复审时间、 有效期等) .每人次扣 2 分 8
8.2.4 ④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 后.方可上岗作业.并按规定定期进行复审.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 6 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10 AR 1.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或?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 到期未进行复审.每人扣 1 分. 2.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 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未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上岗作业的.每人扣 1 分. 3. 未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账的( 内容包括特种作业工种、姓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编号、初次取证时间、复审时间、有效期等) .每缺 1 人扣 1 分 8.3宣传教育(得分:5) 8.3.1 企业应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 安全管理人员具备专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经验.熟悉各岗位的安全生产业务操作规程.运用专业知识和规章制度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①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 1. 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宣传、培训相关记录资料的( 培训通知、培训签到表、培训记录表、培训效果评估) .扣 3 分. 2. 至少随机抽查 1 ~ 3名人员.不熟悉本岗位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每人扣 1 分 8.4.1 5 新进人员.未经培训合格上岗作业的.每人次扣 1 分 1. 企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未明确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扣 2 分. 2. 未按照培训计划要求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年度再培训的.每少一次扣 2 分. 3. 从业人员年度再培训 少于规定学时的.每少 1 人扣 1 分 对离岗一年重新上岗、转换工作岗位的人员未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教育.每人次扣 2 分 1. 未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每人次扣 1 分. 2. 存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上岗员工的.每人次扣 1 分. 3.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学 时少于 24 学时的.每人次 扣 1 分 劳务派遣人员未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教育和培训的.每人次扣 1 分 8.4.2 ②从业人员应每年接受再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规定学时 5 8.4从业人员培训(得分:35) 8.4.3 ③对离岗一年重新上岗、转换工作岗位的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风险和危害告知等.与新岗位安 全生产要求相符合 ④应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培训时间不得少于规定学时 ⑤企业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纳入本企业从业人员统一管理.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5 8.4.4 5 8.4.5 5 9
8.4.6 ⑥应在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5 1. 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前.未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的.每人次扣 2 分. 2. 专项培训记录档案资 料不完善的.每次扣 1 分 8.4.7 ⑦对相关方和外来参观、学习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告知 5 1. 未对相关方及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不得分. 2. 未告知作业场所安全 注意事项的.扣 3 分 8.5规范档案(得分:5) 8.5.1 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5 1. 无教育培训档案记录不得分. 2. 教育培训档案记录不真实、不准确的( 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 .每处扣 1 分 九、生产过程管理240分 9.1现场作业管理(得分:10) 9.1.1 企业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作业规定.不得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厉查 处 上 述 “ 三 违”行为 10 AR 1. 没有建立运输作业岗位及车辆运行控制相关操作规程的.不得分. 2. 运输作业岗位及车辆运行控制相关操作规程不全的.每缺 1 项扣 2 分. 3. 无安全生产承诺的. 扣 2 分.安全生产承诺不 全.每少 1 人次扣 1 分. 4. 现场存在“ 三违” 现 象的.1 人次扣 1 分. 5. 查验作业人员“ 三违” 行为检查和处理记录.无记录扣 5 分.检查记 录不连续扣 2 分 1. 无企业值班制度的. 扣 2 分. 2. 无安全生产值班计划 的.扣 2 分. 3. 无安全生产值班记录的. 不得分. 4. 重要时期领导未到岗 值班的.每人次 2 分. 5. 记录不连续有缺失的.扣 3 分 1. 无相关方管理制度的.扣 5 分. 2. 无相关方名录的.扣 3 分. 3. 未对相关方资质、资 格进行审查的.扣 2 分 9.2安全值班(得分:5) 9.2.1 企业应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和值班计划.重要时期实行领导到岗带班.并做好值班记录 5 9.3相关方管理(得分:15) 9.3.1 ①企业应制定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并对相关方的资质、资格进行严格审查 ②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相关企业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5 9.3.2 10 1. 有相关方但未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的.1 项扣 2 分. 2. 安全生产协议书内容不符合要求.无安全责任 划分.扣 1 分. 3. 无现场安全检查和协 调记录的.扣 2 分 10
9.4.1 ①企业应制定并落实驾驶员行车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一人一档 10 1. 未制定驾驶员行车安全档案管理制度的. 扣 5 分. 2. 每缺 1 份档案的.扣1 分 9.4.2 9.4驾驶员管理(得分:45) ②企业应严格审核驾驶员的驾驶证件、从业资格和驾驶经历.符合条件的签订聘用合同 10 ★★★ 1. 聘用的驾驶员应符合条件. 2. 应签订聘用合同 9.4.3 ③企业货运车辆每日 运 行 里 程 超 过 400km( 高速公路直达超过 600km) 的.应按规定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 4h.24h 内累计驾驶不得超过 8h 10 ★★★ 1. 普通货物运输车辆每日运行里程超过 400km ( 高 速 公 路 直 达 超 过 600km) 的.按规定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 2. 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超 过 4h. 24h 内累计驾驶不超过 8h. 3. 应及时、准确地填写行车日志 1. 未建立安全行车提示制度或无基础记录的.扣 2 分. 2. 未提示的. 每次扣 1分. 3. 未建立路网危险路段 图示的.扣 5 分 9.4.4 ④企业应规定驾驶员的行车路线.对危险路段进行标注.供驾驶员参考 5 9.4.5 ⑤企业应及时掌握极端天气及路况信息.提示作业中的驾驶员谨慎驾驶 ①企业应制定并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制度.按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对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与检测.保持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②企业应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部门及人员.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应符合有关规定 10 1. 无安全行车提示制度.扣 5 分. 2. 无记录.扣 5 分. 3. 未提示的. 每次扣 1 分 1. 应制定并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制度. 2. 应按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对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与检测.保持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9.5营运车辆管理(得分:55) 9.5.1 10 ★★★ 9.5.2 10 1. 未落实专人负责管理 的.扣 2 分. 2. 抽查车辆技术档案.车辆技术状况不符合规定的.每车次扣 1 分 1. 车辆安全检查记录内容不全的.1 项扣 1 分. 2. 车辆检查发现的隐患排除无记录的.每车次扣 1 分. 3. 未制定车辆安全检查 制度的.扣 5 分.制度不全 面的.扣 2 分 9.5.3 ③企业应建立并落实车辆安全检查制度. 做好出车前、行车中及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工作.发现故障及隐患.及时排除 15 ★★ 11
9.5.4 ④企业维护、维修作业应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认定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 ⑤企业应建立并妥善保管车辆技术档案.相关内容记载及时、完整、准确、规范.车辆技术档案一车一档. 车辆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包括: 车辆基本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技术等级评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行驶里程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 ①企业运输货物应符合车辆核定范围和要求.不得超限、超载运输. ②驾驶人员应根据道路交通状况控制车速.禁止超速和强行超车、会车. 运输途中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转弯时车辆应减速. 通过隧道、涵洞、立交桥时.应注意标高、限速 ①11 企业应按 GB / T 651—2008 等 标 准.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②企业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检查.定期校验和维护.每次校验后应记录.做好标识.并明确下次检验时间 10 维修作业未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认定的车辆维修厂进行的.每车次扣 1 分 9.5.5 10 车辆技术档案每缺少 1车的.扣 2 分.内容不全的.每项扣 1 分 9.6运行过程管理(得分:20) 9.6.1 15 ★★★ 5 车辆应严格按核定载荷范围内运行.无违反规定超限、超载运输 9.6.2 有交通违法记录的.每人次扣 1 分 9.7.1 10 1. 生产经营单位未配备 个体防护器具的.扣 5 分. 2. 没有安全人员对个体防护器具进行检查的.扣 3 分. 3. 无教育培训记录的. 扣 2 分 1. 没有防护器具定点存 放位置的.扣 2 分. 2. 没有专人负责防护器具的 保 管、 检 查 的. 扣 2 分. 3. 无定期检验、维修记录或没有检验标识或标识不完整的.扣 2 分 9.7个体防护(得分:25) 9.7.2 5 9.7.3 ③企业应将损坏或过期作废的个体防护用品及时回收和妥善处置.保留回收记录 ④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加强对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个体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企业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 设 施. 应 按 照 GB 2894—2008、 GB 16630—2012、 GBZ 158—2003 等标准的要求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警示、告知危险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 5 1. 有从业人员未正确佩戴个体防护器具的.一人次扣 1 分. 2. 无损坏或者过期作废的个体防护用品及时 回收和做妥善处置的记录的.扣 2 分.记录不全的.一项 扣 0. 5 分 1. 无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不得分. 2. 无对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记录. 扣 3 分 1. 未按要求在相关场所和设备设施设置警戒区域和明显安全警示标志的.1处扣 2 分. 2. 有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1 人次扣 1 分 9.7.4 5 9.8警示标志(得分:5) 9.8.1 5 12
9.9.1 ①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②企业应制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制定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③应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应建立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应包括企业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及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消防档案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 5 无消防安全责任制文件不得分 1. 无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的.扣 3 分. 2. 无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的.扣 2 分 9.9消防安全管理(得分:15) 9.9.2 5 9.9.3 5 1. 无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标识、记录文件不得分. 2. 无防火标识或标识不 明显扣 3 分. 3. 无消防档案 的. 不得分. 4. 消防档案内容不全的.扣 3 分 ①企业应按GB 50140 —2005、GB 50067—2014 等标准的要求配备相应等级和危险类别的9.10.1 消防控制和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泡沫/ 干粉灭火系统等消防设备设施、器材.并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9.10.2 ②企业应制定并执行防火安全检查、巡查制度.按要求开展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 10 ★★★ 1. 防火设计不符合建筑级别要求.不得分. 2. 安全消防设备及器材不足或无效的.每发现一项扣 2 分 9.10火灾预防(得分:35) 5 1. 无防火安全检查、巡 查制度.每缺一项扣 2 分. 2. 无防火安全检查、巡查记录的. 每缺一项扣 2 分 1. 无火灾隐患整改责任 制.扣 3 分. 2. 防火巡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无整改记录的.不得分 ③企业应制定并落实火灾隐患整改责任制. 防火检查、防9.10.3 火巡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应按要求落实至责任部门、责任人.并及时整改 ④企业应制定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制度.消防器材及设施9.10.4 应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验、维修.保存检验、维修记录.确保所有消防器材及设施可靠、有效.随时可用 9.10.5 ⑤企业应保障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消防车通道的畅通.消防通道应有明显的指示标志 5 10 1. 无管理制度不得分. 2. 无明确负责人文件不得分. 3. 无消防设施及器材检 修记录.扣 3 分. 4. 消防器材及设施无效.每个扣 1 分 1. 消防通道不畅通的. 一处扣 2 分. 2. 消防通道无明显的指 示标识的.一处扣 2 分 5 ①企业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9.11消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包括: a. 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防宣传教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b. 本企业、本岗位9.11.1 育(得分: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 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10) 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d. 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 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5 无相关记录文件. 不得分 13
9.11.2 ②企业应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5 三级教育记录无消防安全培训内容的.不得分 1. 未制定发布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制度.内容不符合要求的. 不得分. 2. 未制定发布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指南 ( 或规则) .扣 2 分. 3. 无风险辨识、评估等 工作的记录.扣 2 分.不全 面或缺失.扣 1 分. 4. 重大风险未登记或报 备.扣 1 分. 5. 未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建档、报备和控制等工作.缺一项扣 1 分 1. 未编制风险辨识规则.不得分. 2. 风险辨识规则中风险辨识范围、方式和程序等内容不符合、不完善的.每缺 1 项扣 1 分 1. 风险清单辨识不全面.每缺一项扣 1 分. 2. 风险清单未及时更新.扣 2 分 风险清单未涉及所有的工作人员( 包括外部人员)、工作过程和工作场所.每缺一项扣 1 分 10.1一般要求(得分:5) 企业应依法依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开展本10.1.1 单位管理范围内的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等工作.落实重大风险登记、重大危险源报备责任.防范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5 AR ①企业应制定风险辨识规则.明确风险辨识的范围、方式和10.2.1 程序 10.2风险辨识(得分:13) 5 10.2.2 ② 风险辨识应系统、全面.并进行动态更新 ③所有风险辨识应涉及括 的工作人员( 包过外部人员)、 10.2.3 工作全程和工作场所.结安生产风险辨识 束 后应形成风险清单 ①企业应从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等方面对风险因10.3.1 素进行分析.选定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明确风险评估规则 5 3 10.3风险评估(得分:7) 2 1. 企业无风险评价规则.不得分. 2. 规则未包含风险评价方法选择、评价人员资历、评价程序、评价记录、 评价报告编制和归档等要求.缺一项扣 1 分 1. 无风险分析记录、风险评价报告.不得分.每缺一项.扣 0. 5 分. 2. 风险清单无风险等级.不得分.未全部评出风险等级.扣 1 分. 3. 风险等级判定不准确.每条扣 1 分. 4. 企业未列出重大风险 清单.不得分 1. 文件未明确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按上述顺序确定控制措施.不得分. 2. 风险控制措施不符合 相关标准要求.扣 1 分. 3. 重点场所、岗位、设备设施的风险控制措施不明确、不合理、不符合要求.每处扣 1 分 10.3.2 ②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估规则.对风险清单进行逐项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5 10.4风险控制(得分:13) ①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按以下顺序确定控制措施: a. 消除. b. 替代. c. 工程控制措10.4.1 施. ( d. 设置标志警告和 或)管理控制措施. e. 个体防护装备等 ②企业应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10.4.2 关从业人员.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 5 1. 企业无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的告知的文件、记录等活动档案.或告知交底档案文件资料.或岗前教育等相关活动记录.扣 2 分. 2. 有关人员不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 14
十、 风险管理 60分 在的安全风险.每人扣 1 分. 3. 不掌握或未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每处扣 1 分 1. 企业未制定风险动态监控制度.不得分. 2. 制度未明确监控项目、参数、责任人员、频次和方法等要求.每缺一项扣 1 分. 3. 无风险动态监控记录.不得分.缺少一项监控记录扣 1 分. 4. 企业风险控制未有效 控制的.每项扣 1 分 1. 企业未建立重大风险登记档案.不得分.重大风险档案内容不全.扣 1 分. 2. 重大风险监控系统填报不及时或不正确. 扣 1 分. 3. 未制定动态监测计划.不得分.计划不全面.扣 1 分. 4. 无针对重大风险的专 项应急措施.扣 2 分. 5. 重大风险的专项应急措施不正确或不全面.每项扣 1 分 ③企业应建立风险动态监控机制.按要求对风险进行控制10.4.3 和监测.及时掌握风险的状态和变化趋势.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 10.5.1 ①企业对重大风险进行登记建档.设置重大风险监控系统.制定动态监测计划.并单独编制专项应急措施 5 ★★ ②企业应当在重大风险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10.5重10.5.2 志.对进入重大风险影响区域的人员组织开展安全防范、应大风险管急逃生避险和应急处置等相关培训和演练 控(得分:14) ③企业应当将本单位重大风险有关信息通过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登记.构成重大危险源的10.5.3 应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备案 ④重大风险经评估确定等级降低或解除的.企业应于规定10.5.4 的时间内通过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予以销号 10.6预测预警(得分:8) ①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安全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事故等情况.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10.6.1 术.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机制 5 1. 现场未设置明显的安 全警示标志.每处扣 2 分. 2. 未标明重大风险危险特性、可能发生的事件后果、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缺一项扣 1 分. 3. 无培训计 划或演练计 划.扣 1 分. 4. 无培训记录或培训记 录不全.扣 2 分. 5. 无演练记录或记录不 全.扣 1 分.无演练总结. 扣 1 分 1. 应将本单位重大风险有关信息通过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登记. 2. 重大危险源的应通过系统向属地综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报送备案资料. 3. 登记( 含重大危险源报备.下同) 信息应及时、准确、真实 1. 重大风险确定等级降低或解除的.生产经营单位未通过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予以销号.不得分. 2. 未在 5 个工作日内通过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予以销号. 扣 1 分 2 ★★ 2 5 1. 相关制度文件未包含预测预警要求内容. 不得分. 2. 制度未规定了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扣 2 分.定量或定性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 术不合适的.扣 1 分. 3. 未开展预测预警活动.扣 3 分. 4. 采用的预测预警技术不适合企业重大危险源或重大风险预测预警实际情况.扣 1 分. 5. 安全 15
生产预测预警机 制未定期评审.扣 1 分.未根据评审结果予以改进.扣 1 分 1. 未制定发出预警信息的风险因素达到预警的条件.每项扣 1 分. 2. 达到预警条件.未发 出预警.扣 1 分. 3. 无启动应急预案的相 关记录.扣 1 分. 4. 无采用相关针对性措施的相关记录和台账.扣 1 分 1. 企业应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制度. 2. 企业应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3. 制度应明确安全隐患排查、记录、监控、治理、销账和报告等闭环要求 10.6.2 ②当风险因素达到预警条件的.企业应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并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3 十一、隐患排查与治①企业应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组织事故隐患11.1.1 排查治理工作.实行从隐患排查、 记录、 监控、治理、销账到报告的闭环管理 ②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或排查清单.明确隐患排查的时限、范围、内容和要求.并组织开展11.1.2 相应的培训. 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包括承包商和供应商等相关服务范围 ③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工作机制. 日常排查每周应不少于 1 次.定期11.1.3 排查每半年应不少于 1 次.并根据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安全工作的专项部署、季节性变化或安全生产条件变化情况进行专项排查 ④企业应填写事故隐患排查记录.依据确定的隐患等级划分标准对发现或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判定.确定事故隐11.1.4 患等级并进行登记.形成事故隐患清单. 企业应将重大事故隐患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备案 5 ★★★ 5 AR 11.1隐患排查(得分:20) 1. 未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或排查清单.扣 2 分.缺 1 项. 扣 0. 5分. 2. 未制定隐患排查方案.扣 1 分.隐患排查的时 限、范围、内容和要求缺 1 项.扣 0. 5 分. 3. 隐患排查的范围未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每缺一项扣 1 分. 4. 无开展相应的培训的 计划和记录.扣 1 分 1. 未开展事故隐患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工作.不得分.缺一项.扣 2 分. 2. 日常排查每周少于 1 次.扣 1 分. 3. 定期排查每半年少于 次.扣 1 分. 4. 未根据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安全工作的专项部署、季节性变化或安全生产条件变化情况进行专项排查的记录.扣 2 分 1. 企业未制定本企业重 大隐患判定标准.扣 2 分. 2. 未依据确定的隐患等级划分标准对发现或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判定.扣 1 分. 3. 未确定事故隐患等级并进行登记.形成事故隐患清单.扣 2 分. 4. 无重大事故隐患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备案记录.扣 2 分 5 5 ★★ 16
理 50分 11.2.1 ①对于一般事故隐患.企业应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整改.确保及时进行治理 5 1. 企业未保留相关文件 资料及活动记录.扣 2 分. 2. 未及时组织隐患治理 或整改不到位.扣 1 分. 3. 未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 理期限、定预案.缺一项扣 0. 5 分. 4. 未落实一般安全隐患 防范和整改措施.扣 1 分 11.2隐患治理(得分:30) ②对于重大事故隐患.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专项隐患治理整改方案.并确保整改措施、 责任、 资金、时限和预案“ 五到位” . 整改方案应包括: a. 整改的目标和任11.2.2 务. b. 整改方案和整改 期 的 安 全 保 障措施. c. 经费和物资保障措施. d. 整改责任部门和人员. e. 整改时限及节点要求. f. 应急处置措施. g. 跟踪督办及验收 部门和人员 ③企业在事故隐患整改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监控防范措11.2.3 施. 防 止 发 生 次 生事故 5 AR 1. 未组织制定专项隐患治理整改方案.缺一项扣 1 分. 2. 整改专项方案不符合 要求.每处扣 1 分. 3. 无“ 五到位” 的记录和证据.扣 1 分 5 1. 企业在事故隐患整改过程中.无采取相应的监控防范措施的记录和证据.扣 2 分. 2. 有发生次生事故的. 扣 3 分 ④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企业应按规定进行验证或组织验收.出具整改验收结论.并签字确认.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验11.2.4 收通过的.企业应将验收结论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报备.并申请销号 5 ★★★ 1. 一般隐患整改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验收. 2. 应有整改验收结论记录. 3. 验收主要负责人应签字确认. 4.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验收通过的.企业应将验收结论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 运输管理部门报备资料. 5. 应有销号申请记录. 6. 报备申请材料应包括:重大隐患基本情况及整改方案.重大隐患整改过程.验收机构或验收组基本情况. 验收报告及结论 1. 生产经营单位无对隐患形成原因及整改工作进行分析评估记录和文件资料.扣 2 分. 2. 未根据分析评估结果.对相关制度和措施修改完善.扣 1 分. 3. 无依据规定和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文件记录.扣 2 分. 4. 未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教育的记录.扣 1 分 1. 生产经营单位填写隐患排查记录不准确、全面.扣 1 分. 2. 隐患排查工作台账不完整、 不规范.缺治 理方案、控制措施、 评估报告书、验收报告等过程记录.每项扣 1 分.未及时归档 保存.扣 1 分. 3. ⑤企业应对重大事故隐患形成原因及整改工作进行分析评11.2.5 估.及时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依据有关规定和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 5 ⑥企业应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建立相关台账.并定期组织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11.2.6 及时梳理、发现安全生产问题和趋势.形成统计分析报告.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5 17
未进行统计分析的. 扣 1 分. 4. 未根据分析报告.改 进安全生产工作.扣 2 分. 有改进.无记录的.扣 1 分 1. 未设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未指定专( 兼) 职人员的.不得分. 2. 人员不能胜任的.不得分. 3. 未建立职业危害管理制度的.不得分. 4. 未按照职业危害管理制度开展日常职业危害检测和管理活动的.每项扣 1 分. 5. 未向劳动者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的.每少 1 人扣 0. 5 分 1. 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防护设施和环境不符合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的.每个扣 2 分. 2. 未对职业危害岗位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的.每缺少 1 人扣 1 分. 3. 未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的.每缺一人扣 1 分 1.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未设置标志和说明的.不得分.缺少标志和说明的.每处扣 0. 5 分.标志和说明内容( 含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 不全的.每处扣 0. 5 分. 2.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未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的.每处扣 0. 5 分 ①企业应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按规定设置职业健康12.1.1 管理机构和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职业病危害告知、日常监测、定期报告和防护保障等制度措施 5 十二、职业健康 20分 12.1健康管理(得分:15) ②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应按规定组12.1.2 织有关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有关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档案 5 12.1.3 ③企业应按规定对存在或者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5 AR 12.2职业危害申报 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运营过程中12.2.1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接受其监督 ① 设立安全文化廊、安全角、黑板报、宣传栏等员工安全13.1.1 文化阵地 ②公开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号码、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13.1.2 箱. 对接到的安全生产举报和投诉及时予以调查和处理.并公开处理结果 13.2.1 ①企业应建立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标等在内的安全承诺 5 1. 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未进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的.不得分. 2. 企业针对主管 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未进行及时整改的.每项扣 2 分 1. 未设立安全文化廊、安全角、黑板报、宣传栏等员工安全文化阵地的.不得分. 2. 安全文化阵地内容不符合法规要求的.每项扣 0. 5 分 1. 无安全生产举报投诉 制度.扣 2 分. 2. 没有公开安全生产举 报投诉渠道.扣 2 分. 3. 对接到的安全生产举报和投诉未及时调查和处理或处理结果未公开的.每次扣 0. 5 分 1. 企业未开展安全承诺 活动.扣 5 分. 2. 未签订安全承诺书. 扣 1 分. 3. 相关人员不了解安全 十三、安全文化 13.1安全环境(得分:10) 5 5 AR 5 18
30分 13.2安全行为(得分:20) ②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编制员工安全知识手 册. 并 发 13.2.2 放 到职工 ③企业应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班组竞赛活动.有方案、有总结 ★ 5 承诺内容的. 每人次扣 0. 5 分 1. 没有编制安全知识手册.不得分. 2. 无发放记录.扣 2 分. 3. 抽查从业人员.询问人员不了解本岗位相关安全知识手册内容的.每人次扣 1 分 13.2.3 5 1. 未制定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班组竞赛活动方案的.每项扣 1 分. 2. 未按方案开展相关活 动的.每项扣 1 分. 3. 未对相关活动进行总 结.每项扣 2 分 1. 未定期开展总结和交流经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管理方法活动的. 扣 2 分. 2. 未按规定对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进行表彰、奖励的.扣 3 分 ④企业应对安全生产进行检查、评比、考评.总结和交流经13.2.4 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管理方法.对在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 ①企业应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制定符合GB / T 214.1.1 9639—2013 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安全风险较大的重点场所( 设施) 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编制重点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 14.1.2 ②应急预案应与当地政府、行业管理部门预案保持衔接.报当地有关部门备案.通报有关协作单位 ③企业应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审或论证.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5 10 AR 14.1预案制定(得分:20) 5 5 ★★ 5 十四、应急救援 14.2应70分 急队伍(得分:10) 14.3应急物资14.1.3 ①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14.2.1 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 兼) 职应急救援队伍 14.2.2 ②企业应组织应急救援人员日常训练 5 ①企业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特点.按照有关规定设14.3.1 置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 备. 储 备 应 急物资 5 AR 1. 未按规定配备相应的救援应急物资和装备.扣 5 分. 2. 未及时配置和更新应急物资. 每缺少一项扣 0. 5分 19
(得分:10) 14.3.2 ②企业应建立管理台账.安排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可靠 5 1. 未建立应急装备维护、检查检测、使用状况的台账和档案.扣 3 分.记录 不详细.扣 1 分. 2. 现场查看.按规定对应急装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查.应急装备状态不良.每个扣 1 分 1. 应按规定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印发. 2. 应按计划开展应急演练.并保留应急演练记录.应急演练记录.应完整、齐全.真实 1. 未明确应急演练效果评审的责任人和要求.扣 2 分. 2. 未及时编写评审报告.扣 5 分.评审报告内容 不完善.扣 1 ~ 2 分. 3. 评审提出的问题的分析整改资料不完善. 扣 2 分. 4. 未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并及时修订.扣 3 分 1. 未发生过事故的.本项得满分. 2. 接到事故信息后.未按规定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实施现场应急救援.扣 5 分. 3. 应急预案不能起到快速反应.迅速处置.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扣 3 分. 4. 未按规定向有关部门 报告事故情况.扣 3 分 14.4应急演练(得分:15) ①T 企业应按照 AQ / 9007—2011 的规定 定期组织公司( 厂)、车间( 工段、 区、 队、船、项目部)、14.4.1 班组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做到一线从业人员参与应急演练全覆盖 ②T企业应按照 AQ / 9009—2015 的规定 对14.4.2 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和演练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准备工作 10 ★★★ 5 14.5应急处置(得分:5) 14.5.1 发生事故后.企业应根据预案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报告事故情况.并开展先期处置 5 14.6.1 ①企业应对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 14.6应急评估(得分:10) 5 ★ 1. 未制定应急准备、应急处置评估相关规定.扣 2 分. 2. 未按计划开展应急准备、应急处置评估.评估报告内容不全.扣 1 ~ 3 分. 3. 应急准备、应急处 置评估记录、问题整改记录等.不全.缺1 项.扣0. 5 分 1. 未制定年度应急准备 评估计划.扣 1 分. 2. 未按计划安排组织应 急准备评估.扣 3 分. 3. 评 估记录、评估报告、评估问题的整改资料不完整.扣 1 ~ 2 分 1. 完成事故应急处置后.企业未配合有组织开展应急处置评估.不得分. 2. 完成事故应急处置 后.企业配合有组织开展应急处置评估.未保留评 估报告.扣 1 分 14.6.2 ②运输、储存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准备评估 3 14.6.3 ③完成险情或事故应急处置后.企业应主动配合有关组织开展应急处置评估 2 15.1.1 ①企业应建立事故报告程序.明确事故内外部报告的责任5 1. 事故报告程序规定的内容不够充分、 完整.扣 3 20
十五、事故报告调查处理 45分 15.1事故报告(得分:15) 人、时限、内容等.并教育、指导从业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报告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分. 2. 未按事故报告程序的规定.发生事故后.按要求进行内外部报告.扣 5 分. 3. 事故报告过程的资料 保留不全.扣 1 ~ 2 分 1. 制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的规定.应责任明确、内容完善、满足规定要求. 2. 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及时、准确、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没有瞒报、谎报、迟报情况. 4. 事故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事故发生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包括失踪的人数)、水域环境污染情况下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1. 未明确及时续报事故 信息要求.扣 3 分. 2. 续报事故信息未保留记录.扣 2 分.记录不完整.扣 1 ~ 2 分 ②发生事故.企业应及时进行事故现场处置.按相关规定及15.1.2 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没有瞒报、 谎报、迟报情况. 并应跟踪事故发展情况.及时续报事故信息 5 ★★★ 15.1.3 ③企业应跟踪事故发展情况.及时续报事故信息 5 ②企业应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随时接15.2.2 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15.2事故调查处理(得分:③企业应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分析事故原因.落实整改15.2.3 25) 措施 ①企业应建立内部事故调查和处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行业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将造成人员伤亡 ( 轻伤、重伤、15.2.1 死亡等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 和财产损失的事故纳入事故调查和处理范畴 5 1. 未制定事故调查和处 理制度.扣 5 分. 2. 事故调查和处理制度规定不合理、不完善等.扣 1 ~ 3 分. 3. 未按规定将造成人员伤亡( 轻伤、重伤、死亡 等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 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的.扣 3 分. 4. 事故调查和处理资料 不全.扣 1 ~ 2 分 1. 未制定事故调查的相 关规定.扣 5 分.规定中相关职责不明确.内容操作性差.扣 1 ~ 2 分. 2. 查事故调查台账.未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内部调查.扣 2 分.未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及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扣 2 分 1. 事故报告调查规定的 内容不充分.扣 1 ~ 2 分. 2. 企业未及时上报事故 调查报告.扣 2 分. 3. 未进行事故原因分析.落实整改措施.扣 3 分 5 5 ④发生事故后.企业应及时组织事故分析.并在企业内部进15.2.4 行通报. 并应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分析事故原因.落实整改措施 5 1. 未制定事故责任调查 分析制度.扣 5 分.制度不 完善.扣 2 分. 2. 针对已发生的事故.未及时召开 安全生产分析通报会.扣 2 分. 3. 未及时对事故当事人进行各环节、全过程责任倒查及处理.扣 2 分 21
15.2.5 ⑤企业应按“ 四不放过” 原则严肃查处事故.严格追究责任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处理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5 ★ 1. 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办法.且印发实施.未制定扣 5 分.未 发放扣 1 分. 2. 针对已经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按“ 四不放过”原则对责任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和处理.追责处理不到位的.扣 1 ~ 3 分. 3. 处理结果按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未报有 关部门备案.扣 3 分 15.3事故档案管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和管理台账.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15.3.1 理(得分:方在企业内部发生的事故纳入本企业事故管理 5) ①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运行情16.1.1 况进行自评.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②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自评工作. 自评应形成正式16.1.2 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自评结果和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系统所反映的趋势.以及绩效评定情况.客观分16.2.1 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及时调整完善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相关管理文件和过程管控.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绩效 5 1. 未制定承包商、分包商安全事故管理规定.扣 5 分.内容不充分.扣 1 ~ 3 分. 2. 未按规定对供应商、分包商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管理.扣 3 分. 3. 事 故调查处理资料不 完整.扣 1 ~ 2 分. 4. 供应商、分包商事故档案和管理台账不全.有 1 处.扣 1 分 1. 未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管理制度的. 扣 5 分. 2. 自评活动的策划、实施、总结、报告等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 2 分 1. 未提供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自评工作的证明材料.扣 6 分. 2. 自评报告内容或自评范围不完整的. 每处扣 2 分. 3. 自评报告未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的.扣 5 分 1. 未制定安全管理体系综合评价与改进制度.扣 5 分. 2. 未按要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扣 5 分. 3. 未对评价分析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的.每项扣 2 分. 4. 未取得有效的管理体 系认证证书.扣 5 分 十六、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 30分 16.1绩效评定(得分:20) 10 10 16.2持续改进(得分:10) 10 评分说明:
1.“★”为一级必备条件:“★★”为一、二级必备条件:“★★★”为一、二、三级必各条件,即所有一级企业必须满是一、二、三星要求,二级企业需满足二、三星要求,三级企业需满足三星要求。
2.除满足上述星项要求外,带有标注“AR”(Additional requirements的意思)的项目执行限制扣分要求,申请一级的企业该项目扣分值不得超过该项分值的10% ,申请二级的企业该项目扣分值不得超过该项分值的25% ,申请
22
三级的企业该项目扣分值不得超过该项分值的40% ,所有“★”项,二、三级企业按照“AR”项要求执行,所有“★★”项,三级企业按照“AR”项要求执行,所有评分项目中 存在一项超过上述扣分要求的为达标建设不合格。
3.所有指标中要求的内容,如评审企业不涉及此项工作或当地主管机关未要求开展的,视为不涉及项处理,所得总分按照千分制比例进行换算。如:某企业不涉及项分数为100分,对照千分表去除不涉及项得分为720分,则最终评价得分为720/900×1000=800分。
4.所有涉及抽查、询问人员的指标,如细则中无具体说明,抽查数量为总数的10% ,最低抽查数量为5,最高抽查数量为15,抽查的人员及车辆应具有代表性,每种类别车辆或人员必须要有抽样。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