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005年11月07日,竣工日期为2006年4月15日,工程量大,工期紧张,为了保证合同工期,不可避免地进入冬季施工。根据历年经验,天津地区冬季施工的日期为当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0日。为确保工程在冬季施工的质量,特编制该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
1、冬季施工的起止时间,当冬天到来时,如连续5d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则此5d的第一天为进入冬季施工的初日;当气温转暖时,最后一个5d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则此5d的最后一天为冬季施工的终日。日平均气温是1d内2、8、14和20时等4次室外观测结果的平均值。这是在地面以上1.5m处,并远离热源的地方测得的。
2、组织措施准备:
2.1进行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在入冬前应组织专人编制冬季施工方案。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为最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确实能缩短工期。冬季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现场布置;设备、材料、能源、工具的供应计划;安全防火措施;测温制度和质量检查制度。方案确定后,要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向队组进行交底。
2.2进入冬季施工前,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保温人员,应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
2.3与当地气象台站保持联系,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2.4安排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暖棚内气温,砂浆、砼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3、图纸准备:
凡进行冬季施工工程项目,必须复核施工图纸,查对其是否能适应冬季施工要求。
4、现场准备:
4.1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 4.2对各种加热的材料、设备要检查其安全可靠性。 4.3工地的临时供水管道要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4.4 做好冬季施工砼、砂浆及掺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供应商在报配合比时,必须提出合理的混凝土防冻措施。
4.5冬期施工阶段,项目质检员要随时注意当地气象台预报,如有寒流及大风降温等情况,要及时向项目总工汇报,采取增加覆盖材料等措施,必要时停止施工。
三、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一)、钢筋工程防冻施工方案
1.1在负温条件下钢筋的力学性能要发生变化 ,为此要采取相应措施如下:
钢筋在负温条件下的冷拉,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20℃。在负温条件下采用控制伸长方法冷拉钢筋时,由于伸长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如控制应力不变,则伸长率不足,钢筋强度将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在负温下冷拉的控制应力应较常温提高。而冷拉率的确定应与常温施工相同,故采用于常温相同的伸长率。
1.2冬期在负温条件下的钢筋焊接,应尽量安排在室内。如必须在室外焊接,其环境温度不易低于-20℃,同时采用帐篷进行挡风挡雨。焊接后未冷却的接头,严禁立刻碰到冰雪,等冷却后方可将帐篷移开。
1.3负温闪光对焊:负温闪光对焊,宜选用预热闪光对焊或闪光-
预热-闪光焊工艺,与常温相比,应采用以下措施:调伸长度增加10-20%,以利于增大加热范围,增加热储备量,降低冷却速度,改善接头性能。变压器级数应降低1-2级,以能保证闪光顺利进行为准。在闪光过程开始以前,可将钢筋接触几次,使钢筋温度上升,以利于闪光过程顺利进行。烧化过程中期的速度适当减慢。预热时的接触压力适当提高,预热间歇时间适当减慢。
1.4负温电弧焊:钢筋负温电弧焊时,必须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缺陷,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为防止接头热影响的温度梯度突然增大,进行搭接电弧焊时,第一层焊缝,先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运弧;立焊时,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以使接头端部的钢筋达到一定的预热效果。在以后各层焊缝的焊接时,采取分层控温施焊。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之间,以起到缓冷的作用。
1.5负温自动电渣压力焊:负温自动电渣压力焊的焊接步骤与常温相同,其中焊接电流的大小,根据钢筋直径和焊接时的环境温度而定。它影响渣池温度、粘度、电渣过程的稳定性和钢筋熔化速度。当焊接电流过小时,常发生断弧,使焊接接头不能熔合,因此应适当增加焊接电流。焊接通电时间也应根据钢筋直径和环境温度调整。焊接通电时间过短,钢筋端面熔化不均匀,不能紧密接触,不易保证接头的熔合故应适当加大通电时间。在负温条件下进行电渣压力焊时,接头药盒拆除的时间延长2min; 接头的渣壳延长5min,方可打渣。钢筋负温自动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参数参考表1
表 1
钢筋直径 (mm) 12 焊接温度 (℃) 正温 焊接电流 (A) 250~350 焊接通电时间(s) 12 渣池电压 (V) 25~35 -10 -20 正温 16 -10 -20 正温 20 -10 -20 正温 22 -10 -20 正温 25 -10 -20 350~450 550~650 300~400 400~500 600~700 350~450 450~550 650~750 400~550 500~650 700~850 450~600 550~700 800~900 13 15 16 17 19 20 21 23 22 23 25 25 27 29 25~50 25~46 25~45 25~40 (二)、混凝土工程防冻施工方案
混凝土工程的冬季施工,从施工期间的气温情况、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出发,在保证质量、加快进度、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冬季施工措施。
2.1基本要求
2.1.1冬期混凝土施工采用综合蓄热法,即原材料加热+防冻剂+高效能保温材料养护。
2.1.2冬期施工时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混凝土骨料要求清洁,级配良好,不含有易被冻坏的矿物。
2.1.3混凝土中应掺加防冻早强剂。防冻早强剂必须选用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厂家产品并且经市建筑材料检测中心检测合格。混凝土配料时,防冻早强剂应根据当日气温情况按材料说明掺加。
2.1.4新浇筑的混凝土如果遭冻,由于拌合水冻结成冰,水结成
冰后的体积增加约9%,同时水泥的水化作用也停止进行。在恢复正温养护以后,水泥浆体中的孔隙率将比正常凝结的混凝土显著增加,从而使混凝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全面下降。如抗压强度约损失50%,抗渗等级降低为零,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也有大幅度的降低,因此遭受过冻害的混凝土不仅力学强度降低而且耐久性能严重劣化。如在施工时增加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虽然抗压强度可以相应增加,但耐久性仍得不到改善。因此从保证混凝土工程全面质量出发,在冬季施工中必须防止混凝土在硬化初期遭受冻害,并尽早获得强度。
2.1.5混凝土的温度降至0℃前,其抗压强度不得低于抗冻临界强度。抗冻临界强度规定:
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
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5.0N/mm2。
如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
2.1.6为了减少冻害,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2.1.7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2.1.8未完全冷却的混凝土有较高的脆性,所以结构在冷却前不得遭受冲击荷载或动力荷载的作用。
2.2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2.2.1混凝土在浇筑前,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混凝土运输车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冬季施工方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