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模拟题精选: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江州义门陈氏宗谱·旧碑碎语家言记》中载有唐宋朝廷旌表“义门陈氏”(累世同居的大家族)家族的缘由,上曰:“义门陈氏可旌者有三:一日齐家严肃;二日治事详密;三日报国急公。”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唐宋经济发展推动家族势力发展B.陈氏势力强大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C.儒学修齐治平思想符合统治需要D.宗法制度不断强化扩大家族影响

2.我国一先秦文献写道:自然产生的神奇事情,圣人效法;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圣人模仿;天空悬挂的天象,能显现出吉凶征兆,圣人取法。这则材料表明文献作者( )

A.更加关注宇宙自然的奥秘B.更加关注人类和人类社会 C.宗教迷信思想浓厚 D.对圣人的顶礼膜拜

3.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 A.经济的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经济转型加速思想近代化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4.先秦时期,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对曰:“定于一。”《吕氏春秋》则有言:“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这反映了( ) A.两者的认识都诞生在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 B.两者的认识都对当时诸侯国国君的权力提出了质疑 C.两者都认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D.当时诸子的观点分歧大于共识

5.史载,清朝一位大臣给雍正上表:“君恩虽厚,臣虽死不能报万一。”但雍正看了后大怒:“但尽臣节所当为,何论君恩之厚薄。”此事反映了( ) A.雍正借助纲常伦理制约臣民B.清朝君臣关系日趋紧张 C.此时法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D.雍正不愿大臣记其恩惠

6.黄宗羲在《原君》中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并进而假设“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这一思想源于( ) A.抗清斗争的高涨B.宋明理学的兴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D.西方思想的影响 7.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

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建议汉武帝( )

A.实行察举制B.独尊儒术C.颁布推恩令D.兴办太学

8.汉元帝时,尧、舜、禹、汤等先圣贤名,商、赐、由、回、参、子夏、子由等贤徒名,以及忠、仁等伦理道德名大量涌现,而崇尚延年益寿和开疆拓土的人名却明显减少。这说明( )

A.道家思想和功利主义已消失B.复古思潮在汉代重新抬头 C.儒学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D.统治者严格控制姓氏文化

9.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

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 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思想的吸收与融合成为发展趋势

10.黄宗羲认为,为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番话表明黄宗羲主张( )

A.天下为主君为客 B.臣子要帮助国君管理人民 C.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D.君臣关系应是完全平等的

11.汉代的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宋以后则是先“四书”后“六经”,使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罢黜百家的结果B.宋明理学的影响C.科举制度的繁荣D.民间书院的兴盛 12.在古代中国有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由私塾、学校和书院教育传播的正规儒家人伦道德传统;一种是通过乡村演戏、说书、佛道仪式等传播“诸善奉行、因果报应、有求必应”等民间观念传统。这两种文化传统( ) A.存在价值观念的相互对立B.表明儒释道文化融为一体 C.在思想教化方面具有同一性D.都受城市经济繁荣的影响

13.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于是提出“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说明( )

A.儒家思想逐渐居于统治地位B.民本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民主思想D.西周抛弃了神权政治而走向德治

14.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 )

A.北宋枢密院权力逐步扩大B.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北宋时心学成为官方哲学D.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

15.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 A.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 16.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 )

A.痛恨孔孟学说B.反对君主专制C.维护儒家正统D.主张经世致用 17.下列言论可能出现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是( )

A.“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D.“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18.孔子要求人们“敬鬼神而远之”,把人们从对天神迷信,转向了对人际亲情的反思;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灵魂是最高尚的。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 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C.强调理性D.倡导美德

19.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0.《荀子》说:“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 A.礼法并施B.施行仁政C.君民共治D.君贵民轻

21.《尚书》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并将商人失

国归咎于德行败坏,其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力等。上述材料主要强调( ) A.政权是否合法性取决于道德观B.君王统治必须符合上天的意志 C.君主专制与君权神授的合理性D.天命与君德及民心的关系紧密

22.汉儒董仲舒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构成新的儒学体系,对儒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结合时代背景和思想的内在逻辑性,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思想是( ) A.“君权神授,天人感应”B.“大一统论”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性三品论”

23.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B.伦理教化逐步加强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24.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以“仁”作为人类正义的基本标准,也提出了理想国家的范式——“仁政”。孟子“仁政”思想施行的基础是( ) A.统治者发善心B.民本思想C.以德治民D.人性本善

25.理学家朱熹说:“言欲致否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且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在此,朱熹( ) A.“存天理,灭人欲” B.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正心诚意 C.重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承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走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利类。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并指出二者的思想来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朱熹的思想能被当时的世俗政权接受的共同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 答案

1. C2.B3.A4.C5.A6.C7.D8.C9.D10.B11.B12.C13.B14.B15.C 16.D17.C18.C19.C20.B21.D22.B23.A24.D25.D

26.(1)君权观: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主权威,通过灾异学说、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通过正君心学说,要求君主“存天理,去人欲”。

董仲舒主要吸收阴阳五行家等具有神秘色彩的学说;朱熹主要吸收的是具有思辨思维的佛教等学说。

(2)原因: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思想内涵;继承、发展传统思想并予以创新;符合世俗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具有超前意识;等等。

(3)认识:思想文化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和进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模拟题精选: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江州义门陈氏宗谱·旧碑碎语家言记》中载有唐宋朝廷旌表“义门陈氏”(累世同居的大家族)家族的缘由,上曰:“义门陈氏可旌者有三:一日齐家严肃;二日治事详密;三日报国急公。”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唐宋经济发展推动家族势力发展B.陈氏势力强大巩固中央集权统治C.儒学修齐治平思想符合统治需要D.宗法制度不断强化扩大家族影响2.我国一先秦文献写道:自然产生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a9m09s3430h1ll01eyq0a6ri16osu014b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