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段训练
写作的重点应该从审题、立意、结构,转到重点段落的训练。一篇八九百字的文章,以五段——九段为宜吧。开头一——两段,结尾一段。议论重点段落两——四段,衔接一——两段。今天,就主要说说语段的训练。
一、语段的特征
1、是前后连贯的一组句子。
2、有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有一个中心句。
3、有一定的层次,每层从不同角度阐释中心,表达一个较丰富的内容。
二、我们学生的问题
1、缺少内容,无话可说。 2、写作手法匮乏,不会表达。
3、观点不够明确,中心内容不突出;没有条理,整个语段结构层次不清楚。
三、语段写作的意义
1、把积累的、有限的材料利用起来,落在实处,而不是说起来都知道个大概,写起来却全是模模糊糊。
学生的材料积累不够是个难题,可以在进入高三后就着手做这项工作,比如让学生准备材料本进行摘抄、评析、写心得,每周有一定的量。在课前进行口头交流,一人讲材料,大家谈感受、启发、立意等等。这样做,学生印象比较深刻,对材料讨论的也比较充分,为议论文中议论段落的例证做准备。如果是自己从高一带班就更可以早动手。除此,我们可以训练学生“一材多用”(后面会讲到)。比如像王大绩老师讲过的 “一盆土(种不同的种子,开不同的花)”
2、学会一些写作手法,顺利完成800字。
在确立了要说什么,并且把架子搭起来之后,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手法(做法),强迫使用,形成习惯(学生写作的方法),最后能运用自如。在做这种片断的训练时,我们主要选择了设问、排比、假设、对比这几种修辞手法及引证、例证等论证方法,学生一开始畏难,后来认识到强迫使用(即要求)实际是一种提示,可以避免无话可说,改变了过去的凑字现象;避免语言寡淡如白开水,避免了平铺直叙。
3、使内容充实不空泛,论述有中心并且较深入,段落乃至全文的层次因此更加清晰、明朗。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论证的过程中拓宽了思路,能够围绕中心内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分析,运用一些方法来论证观点。段落层次逐渐清晰,内容也会比之前丰富。
四、基本思路
用几种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对比、假设、引用……), 用几种论证方法(引证、例证、对比论证……) 进行开头、结尾、主体段(重点段)的训练
五、具体内容
开头段的训练
(一)开头段的基本要求
观点要鲜明,主旨要突出 (二)开头段的方法
开头一般有开门见山法、故事导入法、释题入篇法、巧用修辞法。
修辞手法用于开头,建议使用引用、设问和排比。 (三)举例
例1
骨气是什么?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 (《谈骨气》)
先设问,引起注意,再引用名人名句构成排比,从不同角度诠释“骨气”内涵。内容丰富,语言有文采。 例2
科学家的意气,让他们登上学术的高峰;工人的意气,让他们不畏艰苦的条件;学生的意气,让我们拥有勃发的精神。意气,当它代表人类坚韧的意志和宽广的气概时,是亘古不变的美德,是永远经典的操守!(06年湖南卷《谈意气》) 开篇即用排比,突出“意气”内涵的丰富性,很有气势。 (四)学生仿写
以“谈责任”为话题,引用下列名言,论说“做人要有责任感”。 ①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③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④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示例
青年人要有责任感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济天下苍生为已任;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表现出令人唏嘘不已的悲悯情怀与责任;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为拯救饱经沧桑的祖国,以天下为己任。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更要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精神,胸怀祖国,以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为己任。 (五)作业
1、以“成功”为话题,引用下列名言,论说“成功道路千万条”。 ① “条条大路通罗马。”
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③“人皆可为尧舜”
④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示例
成功的道路千万条
中国人说:“条条道路通北京”,欧洲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文人说:“人皆可为尧舜”,常人则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意思都一样:成功的道路千万条。孟老夫子一下子举了六个例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可见,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这不仅确有道理,而且确实给许多出身贫寒,身体残缺,遭遇坎坷的人以精神的力量,使他们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终于取得令人仰慕的成就。
2、请以“宽容”为话题,运用“引用名言法”写一则议论文的开头。 示例
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关于宽容的台词: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示宽容.”-----学会了宽容,你就学会了体悟人生,学会了为人处世,你就掌握了一门博深的学问,掌握了自己的生活,你将真正体味到人生的真谛。
结尾段的训练
(一)结尾段的基本要求
议论文的结尾需要收住前面的内容,对全文进行总结。 “编筐窝篓,贵在收口”。好的结尾,一是总括全文,二是回应话题,三是强调论点, 四是注意文采,让读者回味。(前三点最基本,也最重要,这里略去,重点说第四点)
人们把好文章的结尾誉为“豹尾”,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文章的结尾忌草率收兵,拖泥带水,不了了之。更忌结尾浅露,空发议论,淡而无味。 好文章的结尾,追求“严谨、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表达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给人以各种美感。 (以往的作文训练有些忽略,事实上,阅卷时好的结尾给人的感受往往很深很多,最后的归类,它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举一例:
天公抖擞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百年多年前,龚自珍便以一首《已亥杂诗》劝谏帝王选择人才应“不拘一格”。 卢梭曾说过:“上帝创造了我们每一个人,然后把模子打碎。”这表明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不能用统一的界限去划定一个框架,然后把人分为几等像摆放物品一样放上去。
你所需要就是最好的。邓小平关于“黑猫白猫”之说想必大家都是听过的,连领导人选择猫都是只要求能捉住老鼠就行,谁还会为了猫儿是否漂亮,血统是否纯正而介怀呢? 古往今来,多少被划在界外的人才含恨而终,空怀报国之心却无伯乐赏识。当然也有不少得人非议而可施展才华的“幸运儿”。
诗仙李白为人放荡不羁,性情孤傲自大,虽终日与酒为伴,但仍得到了玄宗的赏识,才会有“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佳句诞生。清宰相刘墉为朝中一品大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背负罗锅胸怀天下。这样一个曾被人讽刺为“六根不净实为大清国之耻辱”的宰相却为国家鞠躬尽瘁、操劳一生。 “不被人嫉是庸才。”大诗人苏轼一生坎坷屡次被流放异乡,以至于他的大作在其死后才得到人们的肯定。对此苏轼本人的见解在他写给孩子的诗中也可看出几分:“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为什么人们不能用平和的心态去欣赏比自己优秀的人呢? 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难道与苏轼同朝为官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吗?与之为友不好吗?有些事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不是很好吗? 跨越时空,回到二十一世纪。台湾作家三毛的数学从未及过格,而她的读者却遍布全球;钱钟书何尝不是被破格录取为象牙塔中的幸运之子呢?
人生来为了自由,正如鸟儿生来为了飞翔。如果我是梅,你忍心砍吾正枝,以待旁逸斜出吗?我欣赏韩寒,他走出了自己的路,走出同代人想而不敢的人生旅途。他说得对:“如果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了。”
上苍啊!如果我是骏马,请让我施展千里之才;如果我是启明星,请让我在黑夜里伴你同行;如果我是攀登者,请让我翻越喜马拉雅;如果我是腊梅,请不要让我在夏季开花!)
是个“豹尾”,感觉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