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模范个人事迹材料 五一劳动模范个人事迹材料 xx ,现任 xx
县农业局蔬菜站站长,毕业于 xx 省 xx 农校, 1984 年 10
月分配到县农业中心植保站。 1999
年,被任命为县蔬菜技术指导站站长。这些年来,他始终奋战在农业生产一线,特别是在全县蔬菜保护地建设工作中做出了贡献。
一、想农民之所想,探索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带出一流科技队伍。县蔬菜站成立之初,技术干部都是由其它各站临时抽调组成,他们既没有蔬菜生产经验,又没有深入生产一线的经历,指导全县蔬菜保护地生产可以说也是门外汉。为解决这一问题, xx
带领全站技术干部从业务学习做起,制定计划,坚持每周业务学习日,并到周边市、县学习,每月进行一次单位内部业务知识讲演,通过一系列强化学习活动,全站技术干部业务
理论知识方面明显提高。目前,全站二十名技术干部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有副高级职称 4
人,中级职称 6
人,他们都能深入一线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二是献计献策,提出蔬菜保护地新思路。作为县蔬菜站站长, xx
始终坚持探索加快农民增收致富途径不动摇。他多次为县农业局和县委、县政府献计献策,建议将蔬菜保护地产业列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项目。 2004
年,他建议到北镇参观学习后,当年在于寺镇修建“厚墙体日光温室” 4
个小区,种植香瓜当年获得高效益,不仅收回了建设成本还略有剩余,农民尝到了发展保护地的甜头。第二年,蔬菜保护地在王府、富荣、 xx
镇等二十个乡镇推广。
三是树立典型,加快蔬菜保护地发展步伐。在蔬菜保护地工作中, xx
探索总结出了“带领农民看,帮助农民算,用政策引导农民干”的工作方法。他知道农民朋友面临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要想走出贫困,加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在大力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上下功夫。于是他带领蔬菜站技术干部在于寺镇八里卜村棚区,福兴地镇西大营子棚区,富荣镇富荣镇棚区,伊吗图庄家店棚区树立典型,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加强管理,达到“当年建棚,当年投产,当年收回成本”,极大鼓舞了广大棚户种菜的士气,现实让广大农民看到,只要扣棚种菜就能发家致富。
二、盼农民之所盼,探索蔬菜保护地发展新道路
一是积极探索蔬菜保护地建棚新模式。 2004 年以来,在 xx
的建议下,通过借鉴周边县、市经验,结合 xx
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厚墙体、高举架、无支柱、半地下”的日光温室建棚模式。这种模式在 xx
县最北部乡镇可进行冬季越冬生产,并且创造出 100
米温室产值超过 5
万元的高效典型。 2009
年,在伊吗图、大巴镇、王府镇等 15
个乡镇大面积推广。
二是引进新品种,提高覆盖率。在保护地生产中, xx
将新品种引进做为全站的工作重点,先后与荷兰瑞克斯旺、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等公司合作,引进了 37
— 74 、 37 — 76
尖椒,布利塔茄子,赛贝娜西红柿,翠宝香瓜等国际优良蔬菜新品种 1000
万粒,累计推广面积 5000
亩,通过引进新品种,比种植常规蔬菜品种每亩大棚增收 5000
元,五年累计增加农民收入 2500 万元。
三是推广新技术,确保良种良法农民增收。几年来,县蔬菜站在 xx
同志的带领下,通过学习借鉴,总结推广了适合全县蔬菜保护地生产的四项新技术。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既增加了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了地温,又改良了土壤,应用效果明显。推广微喷节水灌溉技术,既适合 xx
地区干旱节水的要求,又能减小棚内温度,提高了棚菜质量。推广应用嫁接技术,实施黄瓜、香瓜、茄子等作物嫁接技术,避免了因土传病害危害造成绝收的产生。五年来,累计推广面积 10
万亩,亩减少损失
1200
元,增加农民收入 1200
万元。积极探索和推广栽培新模式,经过 2007
年以来三年的实践, xx
地区尖椒、茄子、西红柿长季节越冬栽培获得成功,使全县蔬菜保护地产量效益再上新台阶。
三、帮农民之所需,为棚菜户服务不退缩
一是抗雪救灾,农民利益放心间。 2007 年, xx
县蔬菜保护地建设进入快车道,当年发展 2
万亩。但一场 50
年一遇的大雪压垮了全县近 1
万亩暖棚, 50%
的棚户受灾。面对灾害,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