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需要六大配套体系
农业产业化需要六大配套体系
农业产业化需要六大配套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五个统筹”的第一条就是统筹城乡发展,从指导思想上突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将从根本上给农民“国民待遇”,是新一轮农村改革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就要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的路子,这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必须的基础和产业支撑。我国城市化水平只有39%,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从全国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居民得到的公共服务,如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社会基本生活保障等,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城市居民存在巨大差别。我国13亿人口,9亿多人口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在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产业作为支撑,就是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突破口,逐步把工业的触角伸进农村。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使农业由小生产方式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拓宽了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视野和思路。我国农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综合竞争力,必须用工业组织和生产方式不断对农业进行改造。要引
1 / 5
农业产业化需要六大配套体系
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境外资本等投入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要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来解决城市工业和农产品生产之间分割、相对封闭运行的问题。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发展重点,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用工业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城市的生活方式改造农村的生活方式,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农村的城市化。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仅是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而且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二是财政扶持龙头企业只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外在条件。显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来指导,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经营体系、政策体系、组织机构、利益机制、保障体系等。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它包括:产业化经营组织,即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市场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即产业化经营组织直接经营的原料生产基地,以及在产业化经营组织监控之下为从事原料生产的专业户;农民,直接或间接为产业化经营组织提供原料的生产者。这就是最基本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公司(产业化经营组织) 基地 农户”。因此,我们通常讲的发展产业化经营,实际上就是指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建设原料生产基地、收购农民的产品。但是,由于公司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所以,这种基本的经营方式要得到持续、互利的发展,需要其它体系的支撑。
2 / 5
农业产业化需要六大配套体系
(二)农业产业化政策体系。政策,是经营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政策是有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没有政策的支撑,就会导致在舆论上争论不休,思想上认识不一,行动上参差不齐。可以说,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缺乏政策支撑的。到目前为止,除了国家税务总局的一个减免税文件外,国家及其工作部门还没有专门出台过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文件,没有以政府名义召开过专门的会议。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政策支撑体系。农业产业化政策体系不仅仅是税收问题,也不是各级财政都拿点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政策来营造一种社会环境,推行一种新的经济体制,搞活产业化经营机制。包括产权改革,扩展投融资渠道,加强技术创新与合作,培育核心竞争力等。这才是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动力和内在要求。 (三)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体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联农户,既是市场竞争中最活跃的因素,又是当前维系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力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把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户家庭经营捆绑在一起,把农村公共服务联结起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从而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但是,龙头企业一边联结的是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另一边联结的是千家万户的小农户,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还要为农户提供相关的服务,龙头企业付出了较大的组织成本,使得龙头企业深感风险与成本的双重压力,不得不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从眼前看,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天然属性,农民很难取得“平均利润”;从长远看,企业和农户的利益是一致的、可以调和的,没有农业的发展,企业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