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在场”到“在场”
面对现代世界出现的各种危机,哲学家们由生命本位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现代性”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以此为“问题域”,生存论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命,在肯定生命的生成性、辩证性、多样性、开放性的基础上,展开对现代性困境的深入反思,在对其内在的逻辑进行颠覆性批判的同时,为克服和超越现代性困境提供路径。
标签:现代性困境;形而上学;同一性逻辑;生存论自觉
一、现代性三重困境及其内在逻辑——生存论哲学思考的问题域
现代性困境作为生存论哲学思考的问题域,主要包括主体形而上学困境、资本逻辑困境和工具理性困境。这三重困境既相互联系又处于不同层次,它们之间既各自有不同的问题特征,又有着共同的逻辑支撑,即形而上学同一性逻辑。生存论哲学正是通过对现代性三重困境及其内在形而上学同一性逻辑支撑的深入批判,而展开自身的。
首先,作为现代性深层困境的主体形而上学困境主要表现在:(1)以认识论转向为背景的主体形而上学,其理论前提是强调主客二分,不是在主体范围内寻求支撑客体存在的先验依据,就是到客体对象中寻求主体存在之源,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画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而导致认识论无法克服的难题。(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体形而上学强调人是宇宙的中心、万物的主宰,在这种盲目的自满情绪支配下,人类对自然的大规模占有行动,使人与自然发生断裂。(3)在人与他者、社会的关系中,主体形而上学将个体凝固成一个“单子”式的存在,认为他人和社会只是个体实现自我的手段。在这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强势专断中,社会关系被支离、社会道德被败坏。
其次,从资本自身目的是实现自身的最大化增值的角度看,作为现代性显性困境的资本逻辑困境表现在:(1)资本竞争的盲目性。资本自由竞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本的最大化,在这种对抽象最大利益的追求中,工人的生命意义仅在于被资本家看重的“劳动力”,资本家的生命意义仅在于其“储钱罐”地位,整个社会在资本无限扩张的内在支配和统治下陷入“疯狂”、“盲目”的“自由竞争”。(2)资本垄断的凝固性。垄断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和至上性,这造成对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形成各种行业、贸易壁垒,同时,政府凭借其行政权力,为确保其利益,对各种竞争行为进行排斥、限制,从而导致市场、行政紊乱,使社会陷入困境。(3)资本全球的虚无性。资本全球化时期,“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人们都无法逃避晚期资本主义的引力场”,但全球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性,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为载体的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向全球扩张的过程,资本逻辑依然是实现其自身最大化增值。从资本自身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看,资本全球化实质是一种脱离现实的虚拟存在。
再次,作为现代性隐形困境的工具理性困境表现在:(I)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