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4年高一(下)化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铜丝烧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B.用精密pH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5.5
C.油脂完全皂化后的反应液中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搅拌,烧杯底部析出固体物质
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关闭旋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答案】A
【解析】分析:A、乙醇氧化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B、氯水中含有具有漂白性的HClO,能使pH试纸褪色;C.加入饱和食盐水后发生盐析,上层是固体肥皂高级脂肪酸钠;D、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详解:A. 将铜丝烧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选项A正确;B、因为氯水中含有具有漂白性的HClO,能使pH试纸褪色,所以无法用pH试纸测量氯水的pH,选项B错误;C.在油脂完全皂化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搅拌,发生了盐析现象,混合物上下分层,上层是固体肥皂,选项C错误;D、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分液漏斗先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选项D错误;答案选A。
2.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 )
A.铜棒的质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
B.c(Zn2+)
C.c(H+) D.c(SO42-) -
铜锌原电池中,Zn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2e-=Zn2+,Cu是正极,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 2H++2e-=H2↑。则
A.Cu是正极,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u棒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
B.由于Zn是负极,不断发生反应Zn-2e-=Zn2+,所以溶液中c(Zn2+)增大,故B错误; C.由于反应不断消耗H+,所以溶液的c(H+)逐渐降低,故C正确; D.SO42-不参加反应,其浓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ΔH1 2 H2(g)+ O2(g)= 2H2O(g);ΔH2 C(s)+ O2(g)=CO2(g);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 + O2(g) +6N2(g)的ΔH为 A.12ΔH3+5ΔH2-2ΔH1 C.12ΔH3-5ΔH2-2ΔH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已知:①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 ②H2(g)+
B.2ΔH1-5ΔH2-12ΔH3 D.ΔH1-5ΔH2-12ΔH3
1O2(g)=H2O(g);△H2,③C(s)+O2(g)═CO2(g);△H3, 2由盖斯定律:10×②+12×③-2×①得:
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H=12△H3+10△H2-2△H1; 故选A。 【点晴】
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侧重于盖斯定律应用的考查,构建目标方程式是解答关键。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加减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系数进行相应的加减。盖斯定律的使用方法:①写出目标方程式;②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③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
4.下列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NaCl和CO2 B.HCl和H2O C.NaOH和H2O2 D.C12和CaCl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NaCl中只含有离子键,CO2分子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A错误; B.HCl分子中H原子和Cl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H2O是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分子,所以化学键类型相同,故B正确;
C.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O与H之间存在共价键,H2O2中只存在共价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C错误;
D.CaCl2中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而氯气是单质,故D错误。 答案选B。
5.某同学向SO2和Cl2的混合气体中加入品红溶液,振荡,溶液褪色,将此无色溶液分成三份,依次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序号 ① ② ③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不变红,试纸不变蓝 溶液不变红,试纸褪色 生成白色沉淀 下列实验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①说明Cl2被完全消耗
B.②中试纸褪色的原因是:SO2+I2+2H2O=H2SO4+2HI
C.③中若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也能说明SO2被Cl2氧化为SO42- D.在实验②中加热后溶液不变红,说明溶液中品红已被氧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项、①加热后溶液不变红,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蓝,说明溶液中没有氯气,则Cl2被SO2完全消耗,故A正确;
B项、实验②中试纸褪色,说明二氧化硫过量,加热后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与碘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试纸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故B正确;
C项、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实验③中若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不能说明SO2被Cl2氧化为SO42?,故C错误;
D项、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会重新变为红色,实验②中二氧化硫过量,加热后溶液不恢复红色,说明品红溶液被氯气氧化,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易错点为选项C,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故③中若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不能说明SO2被Cl2氧化为SO42?。
6.C(s)+CO2(g)噲垐??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CO2 ④增大C的量 ⑤减小压强 A.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详解】
①CO2和CO为气体,增大压强,加快反应速率,故①符合题意; ②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故②符合题意;
③通入CO2,增大CO2的浓度,加快反应速率,故③符合题意;
④C为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增大C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基本不变,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减小压强,减缓反应速率,故⑤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项A正确; 答案选A。
7.X、Y、Z、W为4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Z同主族,Y2+、Z–、W+ 3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Z<Y B.原子半径:W<X C.金属性:Y>W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Z 【答案】A 【解析】 【分析】
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Y2+、Z-、W+三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则Y是Mg元素、Z是F元素、W是Na元素,X、Z同主族,且都是短周期元素,则X是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Cl元素,Y是Mg元素、Z是F元素、W是Na元素, A.Z是F,Y是Mg,所以原子序数:Z<Y,A正确;
B.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W>X,B错误; C.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金属性越弱,所以Y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Z>X,所以稳定性HX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明确金属性、非金属强弱判断方法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知道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 8.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氢化物稳定性:HF>H2S>PH3 B.离子还原性:S2- >Cl- >Br->I- C.酸性:H2SO4>HClO D.碱性强弱:KOH>NaOH>Mg(OH)2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律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A. 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S>P,则氢化物稳定性HF>H2S>PH3,A正确; B. 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离子还原性:Cl->Br->I->S2-,B错误; C. 硫酸是二元强酸,次氯酸是一元弱酸,则酸性:H2SO4>HClO,C正确; D.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K>Na>Mg,则碱性强弱KOH>NaOH>Mg(OH)2,D正确。 答案选B。 9.已知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合成氨反应为N2+3H2( ) A.1 mol N2和3 mol H2的能量之和与2 mol NH3具有的能量相等 B.反应过程中同时有1.5 mol H—H键、3 mol N—H键断裂时,N2的浓度维持不变 C.降低NH3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当反应速率满足v(N2)∶v(H2)=1∶3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A项错误; B.反应过程中有1.5 mol H—H键、3 mol N—H键同时断裂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平衡,N2的浓度不变,B项正确; C.降低NH3的浓度,正反应速率不会增大,C项错误; D.任何时刻,都有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均满足v(N2)∶v(H2)=1∶3,不一定是平衡状态,D项错误; 2NH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