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熟悉伤寒发病机理,治疗要点,预防。 要点:

1.伤寒杆菌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特点,主要的并发症,血常规、肥达氏反应、细菌培养的意义,常用的护理诊断、措施。 2.伤寒发病机理,治疗要点,预防。 三、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目标任务:

1.掌握细菌性痢疾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特点,普通型和中毒型,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预防措施。

2.熟悉细菌性痢疾发病机理,粪便检查的特征。 3.了解细菌性痢疾治疗要点。 要点:

1.细菌性痢疾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特点,普通型和中毒型,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预防措施。

2.细菌性痢疾发病机理,粪便检查的特征。 3.了解细菌性痢疾治疗要点。 第五节 恙虫病病人的护理 目标任务:

1.熟悉恙虫病的概念,传染源,传播途径,皮疹特点,预防措施。 2.了解恙虫病常用的护理诊断,措施,治疗要点。 要点:

1.恙虫病的概念,传染源,传播途径,皮疹特点,预防措施。 2.恙虫病常用的护理诊断,措施,治疗要点。 三、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注重技能的培养,以突出高职学生应用型的特点。《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与目的如下: 1.课堂教学 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将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在课堂中讲授。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和临床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学内容力求体现现代护理以人为中心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与文化和精神等各层面的整体性评估,以充分反映专业特色。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护理的理念与专业观。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训、校内综合实训、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其目的是通过不同侧重点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 得以将课堂习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从事护理职业的实践能力。.

四、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性教学是《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学的总体目标在于整合基础知识,提高学生临床护理评估的实践水平。因此,内科护理教研组运用国外职教课程模式,对护士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构建内护实践课教学模块;并以护士职业实践活动为核心实施模块 教学。实践性教学模块设计为: 内科护理实训(总学时34)

校外教学实训(内、外妇、儿) 学时24校内教学实训 学时)(临床见习10 专科技能操作模块10学时学时 护理评估模块2 4学时护理计划模块 血糖测定胰岛素笔使用1学时 2胸穿学时 4心理护理模块学时 1学时 呼吸功能锻炼拍背 2 4健康教育模块学时 腰穿学时 腹穿学时2 语言沟通模块

以病案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疾病的案例脚本,教师模拟病人让学生采集健康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做”史,书写护理病历首页,制定护理计划,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采用“练问诊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勤动手一一练内科护理操” “四勤”和 “三阶段训练,“四勤一一 ”:勤动口

:校内实训、”作;勤动笔一一练书写护理病历、护理计划;勤动脑一一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三阶段,会采集健康史、会专科护理和”“三强化“校内综合运用实训及临床综合运用实习三阶段练习。学生达到五会”操作、会书写护理病历和制定护理计划、会进行语言沟通、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 ,强化临床意识、强化以人为本意识、强化整体护理观念。”题。“三强化 五、课程考核方式 (一)理论课考核方式 根据课堂教学及学生情况,结合《内科护理学》课程特点,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单元性40%,由测试性评价和非测试性评价组成,测试性评价占形成性评价的1、形成性评价占30%,主要以听课情况、发言、小组讨论情60%测验和小测验构成的笔试形式进行;非测试性评价占形成性评价的 况等方式进行。,根据护士执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期末考试占80%,其中期中考试占终结性考试的2、终结性考试占70 % 种考试题型构成。出题,由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病例分析5 (二)实训课考核方式护士职业能力不仅仅是技能操作能力,还包括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评估及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用单纯的终结性评价即项目考核,很难全面的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所以我们改革了专科护理实训教学评价方法,除项目考核评价外,还增加了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的评价方法,即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把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三者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语言沟通、观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评价主体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改变评价主体由过去采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这种单一的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局面,与言”综合评价更强调学生素质能力,改变了以往仅以考试成绩定终身的评价模式,更关注学生实训过程中的“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行” 2 表专科护理实训形成性评价表 学号 姓名 班级 科目 项评价 目 前课预 习 整装着 齐 堂课纪 律 发课堂 言 技通沟 能 技作操 能 作协精 神 时练习 间 成完报 告 用整理 物 分值评 价 主体 自 评 小组评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教师评 平均分

总 评

备注:每个评价项目再分解量化指标,并把量化指标编印成学生实训手册,于实训前发放给学生。每个项目基础分为7分,根据各项目具体的奖惩制度进行加减分,加分到10分为上限,减分至0分为下限。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在总评分的权重分别为0.2、0.3、0.5。 六、监督与评价

质量监控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如:教学检查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教学督导听课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师评学制度、教师互评制度、学生评教等制度。学校教学督导组、校领导及系部主任定期听课、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座谈及期末的教学测评,学校教学督导组都能及时的把学生意见反馈给每个老师,让老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第三部分 教学研究与改革

近三年来教师教学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内护实训课程的改革,内护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性评价具体措施的制定,社区护士职业能力教学模块化与项目化的研究,PPARr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果尿病相关性研究,合作学习在护理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标准化模拟病人的培训等方面。其中《PPARr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果尿病相关性研究》获2008年度福建省教育厅科研A类项目立项。《社区护士职业能力教学模块化与项目化的研究》是2009年度厦门市“十一五”规划教育课题。《T2DM患者PPARγ2基因多态性与脂肪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2009年度福建省卫生厅科医学创新课题。《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在护理专业专科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的 年度是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管课题。2009应用》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2.熟悉伤寒发病机理,治疗要点,预防。要点:1.伤寒杆菌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特点,主要的并发症,血常规、肥达氏反应、细菌培养的意义,常用的护理诊断、措施。2.伤寒发病机理,治疗要点,预防。三、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目标任务:1.掌握细菌性痢疾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特点,普通型和中毒型,常用护理诊断、护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9ru38l07b207lq1bbd16zh7s4eqd201d0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