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一、 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 课标解读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以地球为中心事物,周围的太空环境,指的是整个宇宙,但“重点是太阳系”。要初步了解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还是运动?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这些了解、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描述”出来。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行星,而“普通”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共性,“特殊”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个性,“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图1.1“部分天体”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及图片,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图1.2“天体系统的四个层次”,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图1.3“太阳系模式图”和表1.1“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并依据思考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宇宙环境及地球本身的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测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和运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多媒体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
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五、教学难点
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六、教学方法
(一)外在教学资源运用: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象、表格字据等材料。 2.各种天体彩色图片课件。 (二)学生认知规律的运用
1.先提供感性的事实材料,后分析、比较、归纳理性结论、观点,再用结论、观点去组织、驾驭、解释事实材料,解决实际问题,即遵循“由‘地’导‘理’,又由‘理’解‘地’”的教学原则。
2.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在问题探究、问题研讨活动中进行。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说明 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知地导入新课 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咱们就到浩瀚的宇宙中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找一找我 们的地球在哪里,地球是一颗怎样的星球,地球上为何有生命物质存在? 板书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紧扣谈天说地的话题,提出“说地”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觉形状和特点; 2.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天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阅读“图1.1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除认识到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天体外,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是多种多样的。 宇宙虽然无边无际,处在不停的承转 运动和发展之中,但是有规律可循的。搞清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和描述地球所处的位置。 板书 自主探究 2.天体系统 老师对天学生通过阅读“图1.2 天体系统”及课体系统的本相关信息,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 要点加以总结概括 1.利用天体系统层次图找出地1.学生独立学习,并将自己的见解和设计通过师生球的位置; 的图表整理出来。 共同合作整理知识2.将(P3)图1.2转换为(P4)2.从多角度、用多种形式交流、展示自己结构图后,图1.3,或自行设计天体系统层的见解。 引导学生次图,以多种方式表示地球的位置; 3.用文字(或语言)描述不同宇宙空间尺度中地球所处的位置。也可用自己擅长的其他方式表达。 得出两个结论:①宇宙是有层次的,并处在有序的状态之中;②找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天体?人类对这一问题的了解,主要来自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和研究承成果。聚焦太阳系,分析课本图转 表信息,了解太阳系“家族”中的成员,特别是各大行星的基本特点,可以透析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板书 二、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读 “图1.4 太阳系示意图”,说出太阳系的成员、八颗行星距 运用数据,从八颗行 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列,从中认阅读分析“图1.4太阳系模式图”和“表星公转运自识地球。要求运用图表信息说明1.1八颗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信息,动的共同学、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讨 了解太阳系“家族”中的成员,特别是各特征(同向大行星的基本特点,可以透析地球是一颗性、共面论 2.分析“表1.1八颗行星轨道倾怎样的行星。学生围绕活动要求,先自学,性、近圆角与偏心率”的相关数据,运用再分组讨论。 基本的数理知识比较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即公转方向、轨道性)和类地行星的结构特征(质平面夹角、公转轨道形状)和结构特征(体积和质量等),进一步认识地球。 量、体积等),把地球与其他行星对比,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观察太阳系模式图中八颗行星公转方向的箭头,得出同向性特征;根据八颗行星的轨道倾角大多小于4°,得出共面性特征;根据八颗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点多接近0,得出近圆性。根据这评些共同特征证明地球并不例外;指再从结构特征,如质量和体积等导 方面比较各大行星,特别是类地行星,得出地球也无特殊之处的结论。最后,以上述探讨的两方面结果来证明地球具有行星的一般特征,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地球行承为何说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转 星? 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太阳系中只发现星的普遍在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 性和特殊性特点的认识,学会辩证地看学生总结 1. 同向性 2.共面性 3.近圆性 点评侧重运用数理知识解读图表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