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4届苏南五市单招教学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证号等项目。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无效。
第Ⅰ卷(共48分)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鞭笞/整饬 篡改/编纂 刚愎自用/无裨于事 ......B.干涸/曲高和寡 癖好/否极泰来 比较/犯而不校 ......C.诱哄/起哄 阜盛/蚌埠 蛊惑/余勇可贾 ......D.稽首/无稽之谈 戏谑/琐屑 如丧考妣/蓬荜生辉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宵;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B.这秋蝉的厮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C.伴随着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而非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
D.当我们驶下崆岭滩时,果然是一片乱石林立,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找寻小径拔涉前进了。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易帜(更换) 荒草萋萋(草木凋零的样子) 游目骋怀(放开,尽量展开) ....B.娇妍(美丽) 命运多舛(不顺、不幸) 引吭高歌(大声) ...C.援例(引用) 余音袅袅(摇曳) 感同身受(感受) ....
D.寒暄(温暖) 面目全非(不相似) 望洋兴叹(仰视的样子)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B.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费尽心机地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C.这个小偷汲取上次失败的教训,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D.叙利亚危机的解决应充分尊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切不可强迫其改头换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B.对刚劲清新之美的追求可以说是他的理想,他虽然处在正统书家的立场上,却十分鄙视一些正统书法家的软媚之弊。
C.校领导对“减负”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全体教师对教委的有关规定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D.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出现的。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科学家们想,此前 是在实验室里的, 输气管道里的“可燃冰”, 人为环境中产生的, 在自然环境中,如果满足低温高压、有气有水的条件,是否有天然气的“可燃冰”存在呢?
A.都 还是 不论 那么 B.不论 还是 那么 都是 C.还 都是 不论 那么 D.不论 还是 都是 那么 7.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百数以下,所以俗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B.“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前人刻苦钻研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
C.他一口气来到一个地方,一到晚上,最轻佻的灯光、最轻松的心灵、最轻率的盟誓、最轻快的歌剧,都在这里荟萃。
D.“她今晚没饭吃了,”女仆说:“她的小儿子也没饭吃了。”
8.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B.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讳饰)
C.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对比) D.将领指挥室外门的玻璃柜内,如同装饰着织锦画一般,装着一面有着13花条、31颗星、长65英寸、阔62英寸的陈旧的美国国旗。(夸张) 9.下列作品、作者、国籍及文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河英雄》 克莱尔·萨夫安 美国 事件通讯 B.《<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英国 说明文 C.《品质》 高尔斯华绥 法国 小说 D.《晚秋佳日》 李乐薇 中国 散文 10.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伯格曼法则在北极》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位梦华在本文中根据大量文献材料,对北极动物许多鲜为人知的有趣现象进行了生动的说明,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此验证了伯格曼法则和艾伦推论。
B.《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作于神宗元丰五年。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壮心消磨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而本词中的赤壁与《赤壁赋》中的赤壁一样,都不是当年发生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C.萧红的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从鲁迅的日常生活细节出发,细腻而动人地描写了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生活,表现了鲁迅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展现了一个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鲁迅形象,抒发了对鲁迅的爱戴、崇敬和怀念之情。
D.“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语出《宋史·岳飞传》,意思是说兵法运用的巧妙,全在善于思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者张文勋借用为题,是说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在于作家的匠心独运。
二、阅读理解(共三大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一)
因此,这一天,给我光明的第二天,我将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我会看见那些我凭借触摸所知道的东西。更妙的是,整个壮丽的绘画世界将向我打开,从
富有宁静的宗教色彩的意大利早期艺术到带有狂想风格的现代派艺术。我将细心地观察拉斐尔、达·芬奇、提香、伦勃朗的油画。我要饱览维洛内萨的温暖色彩,研究艾尔·格列柯的奥秘,从柯罗的绘画中重新观察大自然。啊,你们有眼睛的人们竟能欣赏到历代艺术中这么丰富的意味和美!在我对这个艺术神殿的短暂的游览中,我一点儿也不能评论展开在我面前的那个伟大的艺术世界,我将只能得到一个肤浅的印象。艺术家们告诉我,为了学会深刻而真正的艺术鉴赏,一个人必须训练眼睛,一个人必须通过经验学习判断线条、构图、形式和颜色的品质优劣。假如我有视觉从事这么使人着迷的研究,该是多么幸福啊!但是,我听说,对于你们有眼睛的许多人,艺术世界仍是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世界。 11.选文的中心句是( ) A.我将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 B.整个壮丽的绘画世界将向我打开。 C.欣赏到历代艺术中这么丰富的意味和美! D.艺术世界仍是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世界。 12.对选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作者对亲情的重视。
B.表现作者对世界的物质方面的关注。 C.表现作者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关注。 D.表现作者对世人生活的关心。
13.对文章采用“假如”这种独特构思的方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丰富的想象,更让人感受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那种无法体验的渴望,不可遏制的追求,甚至“假想”的内容有了出入,更会让人产生特殊的感动。 B.在对虚构的三天生活的描述中,海伦·凯勒并不是停留在表象上,而是融入了情感与理解,加入了自己的体验与判断,如同一个正常人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一样。 C.从根本上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所表达的生命伦理也是提醒人们要重视当下,重视现在,重视过程。
D.作者浓墨重彩地描述想象中的现实生活,直白地写自己的感情心声,朴素真挚,使文章更具真实感,更有感染力。
(二)
①在印度之外,特里萨修女和她的同道们广为人们所知,是在她们为垂死者的服务被报道后开始的。在大部分人眼中,喂哺营养不良的儿童,给穷人送米送饭之类的事,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在一个人口爆炸到让人绝望的国度中,为一些即将要献给死神的,只能再活几小时或几天的人建造家园,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因为,在世界的任何其他地方,你都找不到特里萨修女在这项工作上所显示的那种精神——对任何苦命人的无条件尊重。
②记者迈克尔?左美士曾经介绍过特里萨修女在加尔各答的第一间临终关怀院,他说:一天,有一个垂死的人躺在紧靠甘贝尔医院外面的路上。特里萨修女试图把他送进医院,但是,当她拿着药物从药房跑回来时,那个人已经死了,躺在地下的他无一人问津。特里萨愤怒了,她说:“他们对猫,对狗,都比对自己的同类兄弟好。如果是他们自己心爱的宠物,他们绝对不会让它们这样死去!” ③特里萨修女经常会遇上此类事情。有一天,她发现一位老妇人倒在路上,像是死了一般,破布裹着的脚上爬满了蚂蚁,头上像是被老鼠咬了一个洞,残留着血迹的伤口周围爬满了苍蝇和蛆虫。特里萨替老妇人测量呼吸与脉搏,发现老妇人似乎还有一口气,就赶紧把老妇人送到了附近的医院。医院得知是位无家可归的老人,便不予接收,但特里萨修女态度坚决:“老奶奶是否有救的决定权不在医院,但作为医院想办法给予治疗却是必须的!”迫于特里萨修女的义正辞严,医院才对这个垂死的老妇人予以治疗。
④特里萨修女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种状况。因为,街头上的死尸何止一具,每天早上在加尔各答的街道上收集尸体,就如同收集垃圾一样。珍珠海贫民区的穷人们曾凑集钱财,为垂死的人盖了一间等死屋,这仅仅是一间摆着两张床的简陋的屋子,却有着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清心之家”。但这间等死屋很快就关门大吉了,这是由于附近居民的强烈反对,他们害怕闻到死亡的腐臭。 ⑤特里萨修女来到加尔各答市卫生部门,卫生部门的一位热心的官员接待了她,并带她来到加尔各答著名的卡里寺院,寺院答应免费借出供信徒朝拜后休息的一处地方,给她们使用。
⑥找到了这个为贫困的病人提供休养的场所后,仅仅一天时间,修女们就将二十多位最贫困、最痛苦的人安顿了下来。
14.对文中“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