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执政为民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探究
作者:陈丽平
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13期
陈丽平
(中共永平县委党校 云南大理 672600)
摘 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本文旨在为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参考。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政府职能 行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209-02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有力的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面对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的实际和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4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行政体制改革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要按照“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民主责任、公正透明、高效廉洁”的要求,从施政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手段等各个方面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和变革,即通过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治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
2 服务型政府建设导向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六次大的改革,政府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职能的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和发展上来,逐步确立起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四项基本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政府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形成。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在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央地方关系重塑、政府与企业、社会和市场关系调整、行政决策和监管体制创新与完善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和主要成效。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阶段,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克服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的严峻考验,产能过剩、城市病严重、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保护等现实经济问题突出。为适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改革为主线,用科学发展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把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这五项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围绕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等重大课题,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3 坚定务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真正使政府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成为良好发展环境的创造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3.1 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治理理念。一是要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行政体制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坚持把以人为本理念具体化,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使广大群众真正得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二是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作风。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把执政为民的宗旨真正铭记在心,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整治“楼堂馆所的豪华”“节日期间不正之风”等风气,以真诚之心和清廉之风,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改善民生的实际举动真正体现服务型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本色。
3.2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着力解决好政府职责越位、缺位、不到位并存的问题,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进而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1)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加注重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进一步划清政府和市场、企业、事业、社会的职能、定位、责任及相互关系,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要加快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的步伐,强化政府经济调控、市场监管职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促进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充分流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环境;要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推进公平准入,维护公平竞争,规范市场执法,依法行政,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
(2)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加快建立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通过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生存发展基本需求,着力增强服务供给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全面建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强化政府社会治理职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治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针对当前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要正确调节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着力解决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等突出问题,加强对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利益倾斜和社会救助,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3.3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按照全面深化服务型政府体制改革的要求,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要立足于推动国家有关重大战略的有效实施,立足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现实问题,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大幅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规范和约束行政审批权,实现依法行政;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优化行政流程,简化办事程序,继续深化窗口机构改革,健全完善政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要按照事业和产业分开、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分开的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起现代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3.4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要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深入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进一步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Z].
[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Z].
以执政为民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探究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