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掌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
3、能够解释一些与大气热力作用相关的自然现象 4、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和根本原因
【重点难点】1、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2、难点:大气逆辐射、大气的保温作用
【教学方法】1、教法:问题引导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学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环节一:生活小常识导入,激发兴趣(2分钟) 导入语:“我的困惑” 设问:为什么“高处不胜寒”
板书: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
〔设计意图〕由生活常识“高处不胜寒”进行假定推理,提出困惑从而调动学生思维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环节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识(5分钟)
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本P28)
(课件)问题:炎炎夏日,人们往往期盼阴天。想一想,夏季为什么阴天的气温会比晴天低。 学生分组讨论:阴天多云,云层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削弱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阴天的气温比晴天低。
板书: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师活动: 太阳辐射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到达地面以后又会如何
课件展示:实验证明——所有物体都有辐射,物体温度越高,其辐射中最强部分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板书:三、表现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案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自学习惯,增强信心。教师可以了解学情,并及时做针对指导。 环节三:师生互动 探究问题 (20分钟)
教师新课讲授:首先看第一种表现形式——风化作用(板书)
教师引导: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开花的馒头”、“生锈的铁管”……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风化作用的表现。
承转——自然界中很多奇特的地貌也是由风化作用形成的。 课件展示:风化作用下的地貌图片 学生活动:理解分析完成下表
学生活动:由学生代表总结风化作用概念及典型地貌。
过渡:类比风化作用,请同学们思考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还有哪些呢
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实物投影仪)课前收集的有关流水作用下的侵蚀地貌形态照片并加以分析。
教师活动:归纳并指出流水侵蚀地貌特点。 板书:侵蚀作用
追问:还有哪些物质运动会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教师:展示其他侵蚀地貌(风力、冰川、海水侵蚀)展示图片。
学生活动:根据图片和导学案分别总结侵蚀作用的概念及典型地貌(小组合作)
追加问题:侵蚀下来的物质到了哪里(过渡) 引出下一个外力作用表现形式—搬运作用 板书:搬运作用
学生活动:每个小组运用预先准备的道具合作完成小实验——“风力搬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