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其次,人类自我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的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2、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
能力。
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除了上述的主要的功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之上。
3、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诚信作为高尚的人上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4、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
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个体道德上的
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因此,道德修养要与道德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与道德主体具体的道德行为相联系,与道德主体的全部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在实践中加强个人修养要特别注意自觉向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
方法:
其一,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考,辨别善恶,学善戒恶,
以涵养良好的德性; 其二,省察克制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
其三,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人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
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
其四,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
其五,知行统一的方法,即把提高美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的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5、公共生活的特征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式。
6、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一)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没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二)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
(三)爱护公物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没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主义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四)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注入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 (五)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7、社会公德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
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全社会的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德植根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对以往社会公德进行扬弃的结果。我国的社会公德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与继承和弘扬我国优良道德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公共生活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一些新的社会公德规范和要求在实践中形成并被人们接受。例如,人们在相互交往及公共场所时更加注意礼仪规范,言谈举止得体大方;一些行为礼仪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接受并逐渐成为习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公德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等等。
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五爱”、“学雷锋”、“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树新风”、“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百城万店无假货”、“保护母亲河”等活动。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8、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可以将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分为指
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一)指引作用
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 (二)预测作用
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走向与后果。 (三)评价作用
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的评价客体是人们的行为。这里所说的人们,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四)强制作用
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 (五)教育作用
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9、网络生活中的道德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
要公共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10、大学生择业观与创业观
择业和创业虽然强调发挥个人的主动性,但也不完全是个人随心所欲、纯粹
由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所决定的。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职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个人的选择必须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到以下几点是十分必须的:
树立高职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大学生出了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一是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二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三是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11、劳动者的权利 劳动者的权利:
(1)含义:劳动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法律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 (2)内容:
劳动者的权利主要包括:
1. 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 5.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2.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6. 享受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权利; 3. 休息休假的权利; 7.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4.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8. 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12、法律的含义、本质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创新观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综合以上三方面,可以将法律定义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社会
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既有鲜明的科学性合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1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影单是具有的基本法制观念。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一对关系密切的概念,应当从两者的相互联系中去理
解它们各自的性质。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性质。 从来源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活着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后一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通常被称为默示的或推定的权利和义务。
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以依法
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
从范围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
(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从法律的历史和实践来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
系。一般来说,可以把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等三个方面。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
总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市等值的。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各有其独特的、总体上又是相互补充的功能。
1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是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首先提出的。这一观念
是对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特权制度的否定,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的遵守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法律权利,平等地承担和履行法律义务。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居住期限等有何差别,都要给予平等对待,从而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
15、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
培养法律思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四五位习惯。
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 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人们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 参与法律实践。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
16、传统国家安全观与新的安全观的内容
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或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
态。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即主权独立、领土安全、政治稳定等。
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 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17、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宪法是法律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的共性。但是,宪法不同于普通法,它在
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表率作用,是一个国家法制的基础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