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 C.再加上非生物因素,就可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可以通过适当养殖蜘蛛和青蛙进行无毒化除虫 19.下列对青霉菌和酵母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青霉菌是单细胞生物,酵母菌是多细胞生物 B.青霉菌有细胞壁,酵母菌没有细胞壁 C.青霉菌有细胞核,酵母菌没有细胞核 D.青霉菌可用于制药,酵母菌可用于制面包
20.下列针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第20题)
A.图甲所示幼苗是由图丁中的①②③④发育而来的 B.图甲中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①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 D.与玉米种子相比,丁图中结构④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 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1分,共15分)
21.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从物态变化角度看,前者主要是利用冰
棒________________,后者是利用酒精________________。
22.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图中生物E和生物D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第25题)
23.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 (1)A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填“a”或“b”)玻璃管中的气体。 (2)检验两玻璃管中的气体后,可以得到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水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5.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沸腾,再过一段时间试管中的水_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由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
26.如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
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像。 (1)在图乙中画出烛焰AB在塑料薄膜上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2)若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蜡烛的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第26题)
(第27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27.某同学配制50 g 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________。
(2)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_g。
(3)该同学纠正错误后完成了实验,发现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
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前烧杯内有少量的水
28.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的实验(如图1所示)。小亮所在的小组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大,对此,小亮想弄清造成误差的原因,于是与小组同学相互合作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第28题)
(1)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2)小亮的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实验过程中弹簧夹没有夹紧,导致红磷燃烧时空气从导管逸出。 猜想二:可能没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过早打开使水进入过多。 猜想三:可能是红磷燃烧时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2024春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