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心得体会
千呼万唤始出来,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2024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第一部民法典由此诞生,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民法典中的“民”字既代表着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同时也代表着“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治国理政的基点,我们不仅要仔细体会和思考背后的含义,更要深入去领悟和践行其中的真谛。
一、编修民法典的重要意义
究竟什么是民事法律,民法有多重要?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新中国在成立之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就是涉及民事领域的婚姻法。万事民为先,只有小家的和谐才能大家的安稳,社会安定秩序的建立,人民群众权利的保障,都有赖于对社会基本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和规范。
建立健全完备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体系,是新时期持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但是,我们现有的民事法律制度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为什么还要把与数种民事相关的法律编纂成一部法典呢?原来,民事法律涉及调整的主体多元、涵盖领域广泛、关系错综复杂,相应的法律条文数量也很庞大,有的存在抵牾之处。
1
因此,编纂民法典就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汇总,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修,统一体系体例,打通民事法律体系“血脉经络”,从深层次上使民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一个完善的民法闭环体系。因此,最新出台的民法典是一部“新法”,对现有数种民事法律进行梳理、整合、完善,使之更加全面完整规范,更具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
二、民法典的主要内容
民法是市民法、权利法,也是国家治理和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法律规范的总和,民法典就是要将这个“总和”,尽可能囊括到一部自成体系、规范完整的法典之中。民法典是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最基本的职能是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一个人从摇篮到生命终结,一生各生活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所有民事主体的法律行为,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遵循。最新出台的民法典共1260条、10万余字,涵盖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7个大项,民事法律各归其位、相互联通,类型清晰、秩序井然,这部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法典,必将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民法典的亮点和特色
我国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迈入
2
新时代之后,人们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社会关系在不断调整,调节社会基本关系的民法也需要与时俱进。那么最新出台的民法典都有哪些特色呢?
一是就是将“人格权”单独成编。如何应对烦不胜烦的骚扰电话?遇到摄像头偷拍该怎么处理?AI换脸、伪造他人声音算不算侵权?这些只有生活在这个时代才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能在这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
二是对众多民事法律关系进行的“确认”,将在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民法典新增内容里,用益物权中增加的居住权可能是影响最大者之一。老人把房子过户给子女或“以房养老”卖给他人,夫妻离婚一方没有产权又无房居住等等,都可以要求设立居住权。合同编中,基于此次疫情增加了国家订货合同制度,还增加了4种典型合同;此前并没有单行法律作为基础的人格权,更是独立成编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三是《民法典》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因为它完全来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无论是在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抛物、房屋价值想“提前变现”,还是在消费中遇到的“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无论是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还是游走在网络中的Q币、网络游戏装备。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给了解答,丰富地展示了与人民相关的点点滴滴。
3
四是展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独特的内涵。民法典中新设置的“离婚冷静期”,诉讼离婚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增加,法官判离会更加审慎,诉讼周期会变得更长。其中冷静期的设置,意在让双方强化经营的意识,更加冷静理智的对待婚姻当中的矛盾。这样的“制度设计”本身就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夫妻和谐、珍视家庭价值的文化观念。类似规定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仅体现着“中国特色”,对于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也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和经验。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在于执行。未来,民法典的实施将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等环节和程序中,也需要每一位公民、每一个民事法律主体参与其中,尊重法律、敬畏规则。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就一定能发挥最大效用,法治中国建设必能再上新台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