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3页 第 1页 工程名称 工序名称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内容: 1、施工测量:施工前对路基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之后,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处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基层(或基底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2、备料:根据各路段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的干燥集料数量。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车辆的吨位,计算各种材料每车料的数量。也可根据各种集料所占的比例及其松干密度,计算每种集料的松铺厚度,以控制集料施工配合比,而对结合料(水泥)仍以每袋的摊铺面积来控制剂量。各种材料的规格型号为: (1)、水泥:采用P0.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2)、石屑集料:压碎值不小于30%,一般松干容重1500~1600kg/m,细度模数为3.3~3.5。 (3)、拌和用水应采用清洁饮用水。 3、拌和: 采用现场集中进行集中拌和。拌和时要注意: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拌和中适时测定含水量,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大0.5~1.0%,如含水量大于最佳时,应进行自然蒸发,使含水量达到最佳值。若含水量小于最佳值,应补充洒水进行拌和。一般在摊铺洒水时,用水量应稍大些,这样可避免二次拌和造成的浪费。 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的损失。在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护集料,防止雨淋。 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室确认的剂量多0.5~1.0%。 参加单位 会 签 栏 参 加 人 员 3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5.5%水泥石屑稳定土基层 道路施工班组 部位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人 接收人 道路工程 年 月 日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3页 第 2页 工程名称 工序名称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内容: 4、摊铺和碾压: (1)、采用12吨以上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用12~15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5cm。当分层摊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2)、压实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即先边后中;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直到达到按轻型击实试验法确定要求压实度90%。 (3)、水泥稳定土应全宽度一次摊铺,若摊铺宽度不够,应用两台摊铺机前后错开摊铺,保证前后铺料搭接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一整体。 (4)、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超高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 5、接缝处理: (1)、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合整型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的未压部分,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2)、经过拌和、整型的水泥稳定层,应在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 (3)、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工作缝的处理。 6、纵缝的处理: 水泥稳定层的施工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逢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纵逢应按下述方法处理: (1)、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参加单位 会 签 栏 参 加 人 员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5.5%水泥石屑稳定土基层 道路施工班组 部位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人 接收人 道路工程 年 月 日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3页 第 3 页 工程名称 工序名称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内容: (2)、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支撑木(或板)的一部分,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整型和压实。 (3)、养生结束后,在铺筑另一幅前,拆除支撑木(或板) (4)、第二幅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第一幅的部分,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整型和碾压 7、养生: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在其上覆盖硬纸皮,洒上适量的水,重视保湿,以免水分蒸发。养生时间不应少于7天。养生期间,应严格控制车辆通行。 参加单位 会 签 栏 参 加 人 员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5.5%水泥石屑稳定土基层 道路施工班组 部位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人 接收人 道路工程 年 月 日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工序名称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内容: 1、填方材料使用甲方指定土场开挖的土,并保证其在规定的含水量状态下能被压实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 2、填筑前要对路基、沟槽等进行基底清理,保证施工场地能按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及填前碾压。 3、填土路基或沟槽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压实,其分层填筑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相适应,一般每层松土填土厚度不应超过30cm。路基或沟槽填筑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以便最后削坡,严禁贴坡。 4、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检验频率路基每1000m2检验3点,不足1000m2时,作1000m2计算,沟槽回填土检验频率是两井之间3点;并且必须每点都符合施工规范(CJJ1—90、CJJ2—90)及设计要求。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检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检验日期、检验结论及检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5、路基或沟槽修筑前15天应在取土地点取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碾压前应先测定土的实际含水量是否符合或接近最佳含水量。如果回填土太干燥,应在碾压前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压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土再碾压。 6、回填作业时,先填低洼路段,后填一般路段;先填路中,再逐渐填到路边。按水平分层逐层填筑,分层碾压,每层压实度要达到90%以上。不得顺坡铺填,最大层厚不超过30cm,土块粒径≤10cm。 7、碾压机行走方向应平行路基中线,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路中线方向不应小于50cm,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辅以夯实,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迹搭压宽度不小于1/3夯位。 8、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慢后快、先边后中、先高后低以及轮迹要叠的原则。 9、每层填筑时,保证填方材料在路堤全宽很好成形。出现不规则或凹陷表面时,采用挖松、添加、移去或换土重铺的方法予以修正,并重新压实以保持表面平整和均匀。 雨季施工期间要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并对开挖和填筑好的施工段进行压实和覆盖塑料布等保护措施,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参加单位 会 签 栏 参 加 人 员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道路土方回填 道路施工班组 部位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人 接收人 道路工程 年 月 日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页 第 2 页 工程名称 工序名称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内容: 10、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11、路基压实度要满足以下要求:路床以下深度0~80cm,路基压实度为95%;路床以下深度80~150cm,路基压实度为90%;路床以下深度>150cm,路基压实度为87%。 12、土方路基在雨后设有晾干以前,应采取断路措施,禁止车辆进入。 13、已经完成的路基不应用做施工道路,施工中的重型车辆应尽量通过施工便道行驶,防止碾压路床。 14、开工填筑前,应选择试验路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以确定土方工程的正确压实方法,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的压实设备的类型及其组合工序、各类压实设备在最佳组合下的各自压实遍数以及能被有效压实的压实层厚度等,从中选出路基施工的最佳方案以指导全线施工。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道路土方回填 道路施工班组 部位名称 交底日期 交底人 接收人 道路工程 年 月 日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