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黄貂鱼介绍及图片
概述:巨型黄貂鱼是一种脊椎类动物。美国生物学家扎布·霍根在柬埔寨湄公河中捕获了一条长达4.27米的巨型黄貂鱼,根据测量结果,这个大家伙竟是已知世界上**的淡水鱼类。 一、外貌特征
黄貂鱼体平扁,亚圆盘状,尾极细长,鞭状,其前部有扁平尾刺。眼小。具喷水孔。胸鳍甚宽。鳃孔5对,与口、鼻同位于腹面。成体背正中至尾刺具1纵行结刺。体赤褐色。
**尺寸:197英寸(约合500厘米),1323磅(约合600公斤),不含尾巴身体长度达到95英寸(约合240厘米)。
身体极扁平,体盘近圆形,宽大于长。
吻宽而短,吻端尖突,吻长为体盘长的1/4。 眼小,突出,几乎与喷水孔等大。
喷水孔紧接于眼后方;口、鼻孔、鳃孔、泄殖孔均位于体盘腹面。 鼻孔在口的前方,鼻瓣伸达口裂。
口小,口裂呈波浪形,口底有乳突5个,中间3个显著。
齿细小,呈铺石状排列。
体盘背面正中有一纵行结刺,在尾部的较大;肩区两侧有1或2行结刺。
尾前部宽扁,后部细长如鞭,其长为体盘长的2-2.7倍,在其前部有1根有锯齿的扁平尾刺,尾刺基部有一毒腺。
在尾刺之后,尾的背腹面各有一皮膜,腹面较高且长。
体盘背面赤褐色,边缘略淡;眼前外侧、喷水孔内缘及尾两侧均呈桔黄色,体盘腹面乳白色,边缘桔黄色。
尾部长不达体盘前后径2倍。体背污褐色,腹面淡黄色,边缘较深色。体长可达200厘米。
二、黄貂鱼个体特点
赤魟尾刺有毒。活体常挥动尾部进行刺击,人捞捕或处理鱼货时常被刺伤。由于尾刺两侧倒生锯齿,刺入皮肉再拔出时,尾刺两侧锯齿往往使周围组织造成严重裂伤,而尾刺毒腺分泌的毒液则使患者立即发生剧痛、烧灼感,继而全身阵痛、痉挛。创口很快变成灰色,苍白,然后
周围皮肤红肿,并伴有全身症状,如血压下降、呕吐、腹泻、发烧畏寒、心跳加速、肌肉麻痹,甚至死亡。如果及时治疗还好。若治疗不当,数天后仍可复发,且有后遗症,如伤及手指,则手指强直,不能屈弯。
据1995年的《危险海洋生物—野外急救指南》,黄貂鱼是目前所知体型**的有毒鱼类,尾部可达37公分长。如被刺到胸腔,会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特别是心脏部位受伤的话,需紧急开刀,不过伤及心脏通常都难逃一死。澳大利亚的鳄鱼猎手欧文就是命丧黄貂鱼。
三、黄貂鱼生态习性
栖息于近海泥底质海域。以底栖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等为食。尾部具毒棘,易伤人。卵胎生,**多可一次生10尾小魟。
①底栖鱼类:常居住于底质为泥沙的深潭中,多在夜间活动,主要以小鱼、小虾及软体动物为食。
②卵胎生鱼类:渔民认为是春季交配,秋季产卵,每产7、8个,母鱼有护仔现象。
栖息水深:5~100米
栖息地区:湄公河沿岸、东南亚地区 世界自然保护红名单濒危程度排名:易危 种群数量:不详
主要天敌:过度捕捞、环境污染 黄貂鱼经济价值
食用鱼,腥味浓,肉质粗。
赤魟个体较大,海洋中**个体重可达65-70公斤,一般多为5-8公斤左右;淡水中常见个体全长约50-70厘米,重1.5公斤,**个体可达15公斤。肉味尚佳,皮厚实,无血有光泽,含丰富的胶质,水发后烹制成“大扒鱼皮”,味道鲜美,是宴席上的珍品。
赤魟除食用外,还有一定药用价值。其肉性味甘、咸平,无毒,有补气之功效。用其熬油,主治小儿疳积。尾毒的毒液是一种氨基酸和多肽类的蛋白质,其药性咸、寒,有小毒,对于中枢神经和心脏具有一定的效应,有清热消炎、化结、除症之功效。尾刺研末入药,对治疗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炎、咽喉炎、疟疾、牙痛、魟鱼尾刺刺伤均有一定疗效。其肝除作为制作鱼肝油的原料外,煮食后能治夜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