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 可编辑可修改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下列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2.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B.肝脏细胞和肾脏细胞都生活在组织液中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中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
4.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质量分数为%的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A.提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抑制尿液的形成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5.右上图是人运动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是( )
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 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被消耗掉了 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6.下列关于细胞外液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主要方面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
7.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
)
v1.0 可编辑可修改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O2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8.下列各项,与组织水肿无关的是( ) A.毛细淋巴管堵塞
B.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
C.血浆蛋白增多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9.人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浆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10.高等动物心肌细胞从外界环境获得K的途径是( )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3
+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进入内环境 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是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D.人体的内环境即体液
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13.人体血浆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通过几层膜结构( ) 层
4
层 层 层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4.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 浓度
+
+
1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只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恒定不变,就可以维持稳态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16.人被蜜蜂蜇伤后,被蜇伤口周围立即形成肿包,对肿包形成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蜜蜂蜇针刺破皮肤后,造成机械损伤 B.蜜蜂蜇针刺入时,带入病菌,伤口感染
C.蜜蜂蜇针将毒液注入皮肤血管,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滞了血液流通
D.蜜蜂蜇针注入的毒液可以改变伤口周围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血浆蛋白渗出,使伤口周围组织液增多
17.下列哪项不是人体血浆中的蛋白质具有的功能( ) A.提高血糖浓度 B.维持血浆渗透压 C.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D.运输氧气 18.下列不属于人体细胞外液成分的是( ) A.水 B.红细胞 C.钠离子 D.氧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