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选题
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梭伦的诗歌:“我使许多流落外邦的雅典人返回他们为
神所保佑的祖国……对那些留在家乡遭受奴役之耻,在主人面前总是因害怕而发抖的人,我也使他们获得了自由。”取得以上效果的梭伦改革的措施是( ) ①推行财产等级制度 ②颁布“解负令” 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
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导致梭伦这一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 A.雅典国家的最终形成 B.全面平等的民主制度 C.财产等级的严格区分 D.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
3.当梭伦改革实行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这
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 B.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C.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 D.雅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民民主制度 4.古代雅典的梭伦曾在诗歌中写道:“我完成了这些工作,用我的权力,将蛮力与正义相互
调谐,我像我承诺的那样坚持到底。”据此可知,梭伦的改革( )
A.坚持正义的原则,实现人人平等 B.强调美德即知识,注重道德教化 C.协调了各方利益,稳定城邦秩序 D.铲除旧贵族势力,扩大民主基础 5.梭伦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归还借贷抵押的土地,尽管富人曾经强烈抗
议,但未有结果,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充分执行。这说明该举措( )
A.符合了城邦整体利益 B.获得了各阶层普遍支持 C.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 D.保护了平民的根本利益
6.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
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 )
A 掌握栽种葡萄的技术 B 掌握高超的手工业技术 C 在雅典购买土地 D 经商致富,购买房产
7.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
依归。”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 )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设立“四百人会议”
8.秦商鞅变法规定,没有军功爵的人不能当官,有爵才有官;到西汉初年,除保留“非列
侯不得任宰相”外,其他都是只提官而不提爵;到西汉中期,不是列侯也可以任宰相。这一系列变化反映出( )
A.官僚政治渐趋成熟 B.选官权集中于中央 C. 贵族爵制已被废除 D.官员任用不看出身 9.以下三幅图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 )
A.改革须先从权贵中推行
B.改革者须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C.改革者应制定高明而可行的改革方案 D.改革者要有义无反顾、勇于献身的精神
10.战国时期,为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稳定小农经济而采取的变法改革措施是( )
A “相地而衰征” B “履亩而税” C “平籴法” D “尽地力之教”
11.顾炎武说:“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
公大人亦莫知敬宗之道。”与此对应的变法措施是( )
A.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C.实行强制分户,改变旧有社会习俗 D.改革户籍,加强对乡里人口的管理 12.下边(左)图为出土文物“商鞅铜方升”,左壁刻有“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
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考古学家还在方升底部发现了铭文,铭文即为众所周知的“秦始皇廿六年(前221 年)诏铭”(见下下图)下列相关解读,不准确的是( )
A.“方升”为商鞅任“大良造”时所颁发的标准量器 B.刻在底部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的字体是小篆体 C.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官府重新制定了度量衡的标准 D.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
13.战国时期,商鞅针对当时“法力不张,法度废弛”,特别是贵族高踞于法之上的横行给
社会造成的动乱,提出“壹刑”的主张,特别提出“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其意在( )
A.以人人平等来维护法律的公正性 B.修正功过相抵所带来的系列弊端 C.限制贵族特权以实现法律的公平 D.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实现富国强兵 14.北宋王安石变法与秦国商鞅变法有诸多相同点,但两者存在巨大差异,其中最本质的差
异在于是否( )
A.对普通民众有利 B.推动社会转型 C.得到统治者支持 D.能够富国强兵
15.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
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 )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16.(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广其实
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包括( )
①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②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③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④南伐和迁都都有一定阻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17.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融合;有人则认为,
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最终导致国家的衰亡;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的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这些认识说明( ) A.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 B.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 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 D.从不同评价中就能发现真相
18.著名学者宿白认为:“北魏的汉化并不是简单地恢复或摹拟汉魏制度,而是加入了新因
素后的一次发展。”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有( )
A.削弱世家大族,建军功爵制 B.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 C.打击官场腐败,实行科举制 D.实行方田均税法,抑制兼并
19.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 ) A.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新时代 B.意在为学习汉文化寻找历史依据 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 D.力图争取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 20.均田制是为兴富民之本,俸禄制是为肃明吏治,三长制是为完善基层社会组织和加强赋
役征发,礼制改革是为整肃朝仪和加强教化。这主要说明孝文帝改革( ) A.接受汉族礼仪规制 B.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C. 基于解决现实问题 D.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21.王安石变法期间,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
的直接免试授官,中等的须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可授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培养变法需要的人才 B.推动学校教育的完善 C.防止大官僚控制教育 D.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
22.《哈佛中国史》载:“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
匠。他确信,只有当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得到保障、整个社会繁荣时,国家才能强盛。”以下措施与材料对应的是( )
A.保甲法、保马法、均输法 B.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 C.保甲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23.有一次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
反驳道:“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司马光回击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两人争论问题的实质是( ) A.如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B. 是否苛法重税于民的问题 C.财富是否均调分配的问题 D.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
24.王安石变法时,青苗法规定“不愿请者,不得抑配”,“取息二三分”,以实现“取民之
财,还以助民”的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往往强令民户向政府借贷,且“取息高达六分”,以致“害民如此”。对此现象最佳的理解是( ) A.变法只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无视民众负担 B.王安石变法的有些法令在制定时考虑不周全 C.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 D.部分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时偏离了法令条文
25.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
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 )
A.免役法 保马法 B.均输法 保甲法 C.市易法 将兵法 D. 青苗法 保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