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周 里,张伯民,施凯耀*
【摘 要】@@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早期发现和诊断冠心病并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目前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有发生一系列并发症的可能,其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病率达0.15%-1.5%[1].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卷),期】2012(016)003 【总页数】2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早期发现和诊断冠心病并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目前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有发生一系列并发症的可能,其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病率达0.15%-1.5%[1]。320排螺旋 CT做为无创性检查,通过造影增强及三维重建等多种图像处理技术,使其在冠状动脉血管及心脏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和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患者痛苦小,更容易接受。本研究主要评价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10月到2011年10月中住院疑似冠心病患者74例,男38例,女36例,年龄44-77岁,平均59岁。所有患者均先期行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并于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心率
均控制在70次/min以下,心律齐,本研究中不包括曾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其他排除标准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率>90次/min,心律不齐,如合并有心房颤动或频发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
1.2 320排CT及扫描方法 采用GE 320排螺旋CT(美国),心电门控方式,自气管隆突下2cm至膈面进行扫描。扫描前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患者心率<70次/min。首先进行预扫描,使用压力注射器经肘静脉以4.0mL/s的速度静注20ml优维显(碘普罗胺注射液),确定延迟时间,延迟时间20.8±2.5s。然后进行增强扫描,根据确定的延迟时间,在一次屏气内完成扫描。使用压力注射器经肘静脉以4.5ml/s的速度静注造影剂优维显,根据患者体表面积、心功能的状况确定造影剂用量,平均用量60.5±5.5ml。所有病例影像传送至工作站,使用包括容积成像法、最大密度投影法、多平面重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三维重建及图像分析,对左主干、左冠前降支、左冠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以及肌桥进行分析评价。将CT值>120Hu的斑块定义为钙化斑块,将CT值<100Hu的斑块定义为非钙化斑块。
1.3 选择性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由熟练的心血管内科介入医师经挠动脉穿刺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操作,通过冠脉造影定量法进行确定。以紧邻狭窄段近端和远端的正常血管内径做为100%,狭窄处血管内径减少的百分数为狭窄程度[2]。狭窄的程度按管腔内径分级:轻度:<50%;中度:50%-74%;重度:75%-99%;闭塞:100%。
2 结果
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20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在可评价的74例患者中,同时行320排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
影检查446支,320排螺旋CT发现76支冠状动脉狭窄,其中LAD 18支,LCA 18支,LMA17支,RCA19支,肌桥4支。冠脉造影检查发现78支冠状动脉狭窄,LAD 18支,LCA 19支,LMA17支,RCA20支,肌桥4支。320排螺旋CT与冠脉造影结果相符的病变血管74支,左冠主干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左前降支为94.7%和96.7%,右冠为95.0%和97.6%,同时320排螺旋CT检出钙化斑块18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64排、128排及320排螺旋CT的相继问世,为冠心病的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其中,320排螺旋CT可以对细微的解剖结构进行更加清楚地显示,并且以其更快的扫描速度,更薄的切面厚度及多种图像处理技术使之在冠心病的诊断方面获得广泛应用。由于其在对冠状动脉的检查中与冠脉造影检查相比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且在扫描过程中患者只需要屏气5秒左右就可完成整个冠状动脉的扫描,所需时间短,相对无创,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状况自动跟踪调节每圈扫描剂量,降低了患者扫描中接受的辐射[3]。由于以上的诸多优点,临床上相对冠脉造影,患者更容易接受。
多层螺旋CT应用于临床筛查和诊断冠心病正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由于其具有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并发症低、相对无创、费用较低等优点使其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既往文献报道[5-7],多层螺旋CT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78%-85%,特异性为76%-98%。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做为冠心病筛查和诊断的主要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