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2020.5)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_____《苏幕遮》)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_________,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羞于见人之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明看到上观新闻上发布了本地的疫情数据,立即向同学通风报信。 B.这凹凸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作茶楼餐厅之名,更觉不落窠臼。 C.疫情期间,每个上海人都自觉在家,减少出行,整座城市万人空巷。 D.小明平时学习粗心,总是目无全牛,以致很简单的题目也常常出错。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1构成快乐生活的不是无休止的狂欢、美色、鱼肉以及其他餐桌上的佳肴 ○2就像某些由于无知、偏见或蓄意曲解我们意见的人所认为的那样 ○3而是清晰的推理、寻求选择和避免的原因、排除那些使灵魂不得安宁的观念 ○4我们认为,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 A. ○2○4○1○3 B. ○1○3○2○4 C. ○4○2○1○3 D. ○3○2○1○4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①道德记忆是人类对其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作为个人,我们可以凭借天生的记忆能力刻写个体道德记忆;家庭、企业、政党、民族、国家等社会集体则具有集体道德记忆能力,但它们刻写集体道德记忆的方式远比个人刻写个体道德记忆的情况复杂。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道德记忆是以何种形式存在,它都具有选择性特征。对此,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予以解析:
②道德记忆的选择性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人类的道德生活经历是复杂的,而我们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加上我们的记忆还会受到“遗忘”的阻挠,因此,要记住过去的所有道德生活经历客观上是不可能的,人类积累的道德记忆在内容上往往少于我们的实际道德生活经历。也就是说,人类过去的道德生活经历只能通过我们的道德记忆得到有限的记录和再现,不可能完全被复制。
③道德记忆的选择性还与人类的意志自由有关。个人具有个体意志和个体性意志自由;社会集体则具有集体意志和集体性意志自由。它们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偏好、目的、价值观念等来刻写道德记忆。个人的意志自由直接影响个体道德记忆的刻写,社会集体的意志自由则直接影响集体道德记忆的刻写。
④这样看来,个人和社会集体都具有刻写道德记忆的意志自由,个人和社会集体往往
更愿意记住自己向善、求善和行善的道德生活经历,而不愿意记住自己向恶、求恶和行恶的道德生活经历。事实上,个人和社会集体不可能以随心所欲的方式选择道德记忆的对象和内容。意志自由不是意志任性,而是受到人类理性支配的自由。
⑤对于人类来说,过去的一切道德生活经历都具有历史价值。善的道德生活经历能够成为我们的道德生活经验,恶的道德生活经历则能够成为我们的道德生活教训。一旦进入我们的道德记忆,有一种记忆道德,即人类对其自身对待道德记忆的态度而提出的道德规范性要求,限制了道德记忆的选择性。
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类道德生活史可以被描述为人类趋乐避苦的历史。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对他们过去所作的恶耿耿于怀,甚至愧疚终生或抱恨终身。一个人完全可能因为在小时候有过一次偷窃行为而终身感到耻辱、愧疚。一个人也完全可能因为冤枉了另外一个人而终身感到内疚、懊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记忆道德在对人们的道德记忆活动及其对待道德记忆的态度发挥着严格的稽查和约束作用。一些不光彩的,恶的道德记忆会被认为是不耻而被深深地隐藏起来。
⑦其原因就在于道德记忆的选择性无力否定主体对过去的道德责任。承担道德责任是人类道德生活的核心内容。人类道德生活是具有道德价值的生活方式。它的道德价值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们的道德责任意识和承担道德责任的行为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说:“一个行为要具有道德价值,必须是出于责任”。“道德责任”是“道德”向人类提出的应然性要求,反映人类对道德生活规律的尊重和维护;或者说,它反映人类对普遍伦理原则的坚守和服从。如果说人类道德生活本质上是意志自由和意志自律交融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意指承担道德责任是人类应该普遍遵守的伦理原则,而且意指我们对该伦理原则的遵守应该超越自己的主观偏好。这在道德记忆领域的体现是:无论人类是作为个人还是社会集体而存在,我们张扬道德记忆选择性的意志自由只能在道德责任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体现;否则,它必定与道德的规范性要求相背离。
⑧因此,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家庭、企业、民族、国家等社会集体,道德记忆不仅能够记录我们的道德生活经历,还能够推动我们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道德记忆作为道德生活之镜,这是人类应该普遍培养的美德,更是个人和社会集体都应该达到的道德生活境界。 (有删改) 3.本文的论述对象是( )(3分)
A.道德 B.道德记忆 C.记忆道德 D.道德记忆的选择性
4.第6段加点字“趋乐避苦”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3分)
A.道德记忆经历要有公正性作为前提。 B.人们对道德记忆的选择是无意识的。 C.道德记忆无法摆脱到的责任而存在。 D.“遗忘”道德记忆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6.有人认为第6段画线的两个事例属于同一类型,影响了说服力。你是否同意?请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着了火的霞光,着了火的山
陈奕纯
①好一片着了火的霞光,好一片着了火的山!
②霞光的源头是霞光,山的源头是山,一挥手,火,咆哮着,奔涌着,一路飞跑着就上来了。
③我看见大火和大火凶巴巴的样子,他们大刀滑了地皮,不知低吼着什么话,铺天盖地就扑来,一个个光着膀子、龇牙咧嘴地扑上来了。火的脚步声,就是大刀滑了地皮的声音,一路“滋滋滋滋”叫着,越来越近,直到逼得你来不及躲闪,直到把你整个给干掉!火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你,什么才叫火,什么才是真正的男人。
④黄昏大幕,高天高山,我索性闭上两眼,但耳畔一直回荡着“滋滋滋滋”的声音。这些熟悉的气浪无数次袭来,一种四处咆哮的激情和冲动在血管里飞跑着,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一波高过一波,像火牛阵,像飞机引擎时的超声波,像火箭升空时的惊天巨响,全都疯掉了……我突然睁开了双眼。
⑤好一片着了火的霞光,好一片着了火的山!霞飞处,天地红,方圆292平方公里,鬼斧神工的山、视死如归的山、清奇秀丽的山、含情脉脉的山,石峰、石堡、石墙、石柱,顶平的、笔直的、峰陡的、麓缓的,全都着火了!
⑥火,是隐忍不屈的,坚强的,也是义无反顾、一意孤行的。而此刻,火光中的丹霞山令我震撼。这美,叫我说不出来一个字。
⑦就像一个男人的性格。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⑧翻开唐代中晚期的历史,我发现韩愈竟然两次被贬岭南,三过韶州,三游韶石山(今丹霞山)。韩愈入朝为官,由于其刚正不阿、不畏天子的秉性,接连被唐德宗、唐宪宗两位皇帝降罪,先后两次被贬到广东阳山(今阳山县)和潮州。按常理,一个人一生当中不可能犯两次同样的错误,但是,韩愈就犯了,而且两次都是差一点被杀头。尤其是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当时,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法门寺塔中将一节释迦摩尼佛指骨舍利,迎入宫廷供奉,要求官、民敬香礼拜。韩愈极力反对,直接上《论佛骨表》给唐宪宗说:“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伤风败俗,传笑四方!”这一下,唐宪宗仿佛老虎似的被激怒了。
⑨“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长安。秦岭山中突降大雪,雪封山路,人马无法前进。北风呼啸,人生失意,韩愈在惆怅中写下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样的诗句。郁闷中,韩愈不知不觉地来到韶州,在游韶石山的两天时间里,他看山不是山,看霞不是霞,自认为必死是间。
⑩更令韩愈悲恸的,是得知12岁的小女儿韩挐病死他乡的噩耗。当韩愈听说妻子当时无暇绕坟三圈时,一下子昏了过去……
?韩愈潮州上任后,勤政为民,治水开荒,解决了恶溪(后改名为韩江)的鳄鱼之患,打击了买卖人口行为,同时还大办教育,使老百姓更加安居乐业。
?元和十四年十月,朝廷让他从潮州移袁州,韩愈仿佛看见了自己即将平步青云的一线希望,心情大快。途经韶州时,游览了韶石山,登上了长老峰,忽见霞光万丈,云海苍茫,山峦起伏,大气磅礴,韩愈心潮澎湃,抛弃了人生中所有的不快,欣然写下了《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