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题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ái tóu( ) jūn fá( ) bì miǎn( ) jiǎo xínɡ( ) pí xuē( ) mó ɡuǐ( ) kù xínɡ( ) chōu ti( ) zhí xínɡ( ) 二、写同音字,组成词。
1.pì 偏( ) 开( ) ( )股 2.xínɡ 判( ) ( )状 模( ) 3.bì ( )免 墙( ) 和氏( ) 4.fá 步( ) 竹( ) 军( ) 三、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在下面画“ ”。
1.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模糊)地回答我。 2.才过了两天,(突然、果然)出事了。 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重、严峻)态度。
4.局势越来越(严重、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除开头外,本文是按照被捕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害后的顺序来回忆李大钊同志被害的全过程的。
2.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是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这样写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9
_______________ _的感情。 五、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句①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句②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句③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1.对句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句①是对李大钊的语言描写,写出了他忠于革命,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品质。
B.通过“现在是什么时候、多么重要”,我们可以体会到李大钊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C.通过“坚决”,我们可以体会到李大钊说话时的毫不犹豫和留下的决心。
D.通过“不能轻易、哪能离开”,我们可以体会到不到最后关头,李大钊是不会离开的。 2.读句②,回答问题。
(1)句②描写了人物的________。(选一选) A.语言 B.外貌 C.动作
(2)句②中“不慌不忙”一词说明李大钊对敌人的到来早有准备,从容不迫,充分体现李大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
2/19
精神。
3.读句③,回答问题。
(1)句③描写了人物的________。(选一选) A.语言 B.外貌 C.动作
(2)品读词语,体会内涵。“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________,“平静”说明________,“慈祥”充分体现了________。(选一选) A.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B.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敌人凶狠毒辣 C.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六、读一读,做一做。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2.文段中表示“看”的意思的词是________,请再写出两个类似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的神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原因。
4.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让你想起了哪些形容英雄人物品质的成语?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句话中“伟大的力量”指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