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考研参考书 :生理学笔记6第五章、呼吸 第一节、肺通气
器官:鼻咽腔、气管、支气管 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一、肺通气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
一个肺功能单位:一个呼吸性细支气管所支配的区域 呼吸道功能:通气功能(调节口径以调节气体量) 保护功能:加温、加湿、防御
迷走神经释放Ach,作用于M受体,使平滑肌收缩,口径变小,阻力增大,气量下降
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β2受体,使平滑肌舒张,口径变大,阻力下降,气量增加 组胺、缓激肽等使SMC收缩,口径减小;乙酰、NE等可使SMC舒张,口径变大
肺泡上皮,I型占95%主要用于气体交换,II型占5%,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水肿;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二、肺通气的原理 (一)动力:
中枢—>传出神经—>呼吸肌
在呼吸肌的作用下导致胸廓大小的改变,进而影响肺容量和肺内压,产生呼
吸运动
1、呼吸运动
1)吸气运动是主动的,平静时,由膈肌负责下下径,由肋间外肌负责前后径;用力吸气的时候则有斜角肌、 辅助肌等参与
2)、呼气运动:被动运动,平静时由膈肌、肋间外肌负责舒张,用力时肋间内肌收缩
3)、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平静呼气是被动运动。平静吸气和用力呼吸皆是主动运动
2、肺内压:无呼吸运动时为大气压。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均等于大气压 3、胸膜腔和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含的是浆液,润滑,使脏壁胸膜不易分离 胸膜腔内压与大气压相比,小于大气压 胸膜腔内压在呼吸相中的变化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弹性回缩力=—肺弹性回缩力 吸气末:胸膜腔内压负值升高;呼气末:胸膜腔内压负值降低 胸膜腔负压的作用:
1、使支气管、肺泡扩张,有利于气体交换; 2、有助于静脉和淋巴回流
吸气的时候回心血量增加;呼气时回心血量降低 (二)肺通气的阻力 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具有对抗变形的力量,称为弹性阻力 顺应性:肺和胸廓扩张的难易程度
跨肺压: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比顺应性:单位肺容量下的肺顺应性
表面张力:在液气表面,液体分子之间所存的吸引力大于液气引力,使液体分子向中心聚集回缩以减小表 面积的力量。 三、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
时间肺活量是较好的指标,又称用力呼气量,指单位时间内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四、肺通气
(一)每分通气量和大通气量
每分钟出肺的气体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大通气量:以快速度和深幅度呼吸时,每分钟进或出肺气体量 通气贮备能力:(大—平静)?大
(二)肺泡通气量:指每分种进或出肺泡且与肺泡周围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量: 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频率 无效腔:在肺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空间 第二节、呼吸气体的交换 通气目的:肺泡气体的更新 交换方式:单纯扩散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一)气体的扩散:
1、扩散:指分子无定向运动中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运动
气体扩散速率: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受气体分压、张力等影响 分
压: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压力 张力:液体中气体的分压
分压差:两不同区域之间的气体分压的差值,是气体交换的直接动力 组织中气体的交换只决定于分压差
2、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分子量小,则扩散快 肺部O与CO2的扩散速度为1:2 3、扩散的面积和距离 4、温度与气体扩散成正比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三、影响肺气体交换的因素: 1、呼吸膜面积和厚度 2、肺泡气体的更新率
3、通气/血流比值:概念:每分钟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的比值0.84 大于0.84表示肺泡无效腔存在,肺胞更新率降低
小于0.84见于通气不足,即动静脉短路,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分为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二、氧的运输: (一)Hb与O2结合的特点:
1、结合和解离快,不须酶的参与;2、为氧化非化合反应,2价Hb结合后仍为2价 3、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的O2 4、Hb的两种构型是:紧密型和松弛型
(二)Hb氧饱和度和紫绀:
1、血氧容量:100ml血液中所能容纳的?大O量 血氧含量:100ml血液中所能实际结合的O量 血氧饱和度:含量占容量的百分比 紫绀:表明缺O2,但高原处发生除外
血液中还原性Hb增多,体表毛细血管发紫兰色
(三)氧离曲线:可反应在不同的氧分压时Hb与O2结合和分离的情况 西医综合生理笔记 20
1、60—100mmHg,曲线平坦,在很大范围内可保证Hb与O的亲合力 2、40—60mmHg,为Hb释放O2, 3、15—40mmHg,为Hb的O2贮备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有H+、CO2、温度、23DPG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性调控
基本中枢在延髓,吸气发生器是在孤束核,脑桥是呼吸调整中枢,抑制吸气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机械感受性反射
肺扩张引起吸气被抑制,而肺缩小引起吸气 (二)化学感受性反射
1、化学感受器:中枢感受器对于H+与CO2敏感,但对于低O2不敏感 外周化学感受器对H+、CO2、PO2敏感
2、H+对呼吸运动的影响是:外周血H+增多,通过外周途径兴奋呼吸中枢 3、血中CO2升高和低O2对呼吸中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