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2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1.依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规律,推断下列元素金属性最强的是( ) A.Na C.Al
B.O D.S
解析:选A 氧和硫是非金属;钠和铝是金属,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核电荷数:Al>Na,所以金属性:Na>Al。
2.能说明钠比铝活泼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钠原子比铝原子少
B.相同物质的量的钠和铝分别和盐酸反应,钠产生的气体少 C.钠与铝的电子层数相等
D.常温下钠能与水剧烈反应,而铝不能
解析:选D 失电子能力:Na>Al,取决于其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不决定于其失电子多少。
3.下列叙述中一定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H生成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
解析:选D 金属性强弱不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少或电子层数的多少,A、B错误;选项C未说明与酸反应的快慢。同等条件下,与酸反应越剧烈,放出H2越快,则金属越活泼,与放出H2的多少无关;选项D正确,因为只有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才能在常温下与水反应放出H2,而较不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与水不反应。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与Al原子电子层数相同,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铝强
B.Na与Mg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且Mg的核电荷数比Na的大,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镁强
C.NaOH为强碱,而Al(OH)3具有两性,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铝强 D.Zn+2Fe3===Zn2+2Fe2,所以Zn的金属性比Fe强 解析:选D Zn+Fe2===Zn2+Fe才能说明金属性:Zn>Fe。
5.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钾和钠之间,则下述说法中可能实现的是( )
+
+
+
+
+
+
+
A.钡可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 B.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 C.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锌离子
解析:选B 由于金属活动性:K>Ba>Na,故金属钡与水剧烈反应:Ba+2H2O===Ba(OH)2+H2↑,则A、C、D三项不正确。
6.对四种元素G、L、M、R进行如下实验: 金属 实验 和冷水反应 和2 mol·L-1G 不反应 L 慢慢反应 M 未做实验 不反应 R 未做实验 不反应 盐酸反应 和Rn的水溶液反应 +溶解并放出气体 溶解并放出气体 溶解并形成沉淀 未做实验 溶解并形成沉淀 未做实验 根据表中所给实验结果,判断这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L、G、R、M C.L、G、M、R
B.G、L、M、R D.L、R、G、M
解析:选C G和冷水不反应,L与冷水慢慢反应,可知L的活泼性比G强;G、L与盐酸反应并放出气体,M、R不反应,可知G、L的活泼性比M、R强;G、M与Rn
+
的水溶液反应,可知G、M的活泼性比R强。由上可知,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L、G、M、R。
7.能够说明元素A的非金属性比元素B的非金属性强的理由是( ) A.A、B两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半径:A>B B.通常条件下,元素A的单质是气态,元素B的单质是固态 C.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分解温度高
D.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弱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解析:选C A项,A、B电子层数相同且原子半径:A>B,说明得电子能力:B>A,即非金属性:B>A;B项,单质的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于判断非金属性强弱;C项,气态氢化物稳定性:A>B,则非金属性:A>B;D项,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8.下列不能说明氯原子的得电子能力比硫原子强的事实是( )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②⑤ C.①②④
B.①② D.①③⑤
解析:选A ②含氧酸的氧化性强弱不能用来比较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⑤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等因素共同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不能仅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比较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
9.(2024·泰安高一期中)X、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叙述能说明X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Y强的是( )
A.X的电子层数比Y的电子层数多 B.HXO4比HYO4的水溶液的酸性弱 C.HX比HY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析:选C 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则Y的非金属性强,选项A不选;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XO4比HYO4的水溶液的酸性弱,则Y的非金属性强,选项B不选;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则非金属性:X>Y,选项C选;Y的单质能将X从NaX溶液中置换出来,则非金属性:Y>X,选项D不选。
10.下列元素的单质中,最易跟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的是( ) A.硼 C.氟
B.氮 D.碳
解析:选C F、N、C、B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核电荷数:F>N>C>B,所以非金属性:F>N>C>B,则最易与H2反应的为氟。
11.X、Y、Z三种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3XO4 A.非金属性: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C.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X 解析:选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及题给信息“酸性:H3XO4 12.X、Y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如果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失电子的能力强于Y B.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阳离子氧化性比Y的阳离子氧化性强 C.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Y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的强于X的 解析:选B X、Y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如果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则X的原子序数小于Y。若为金属,则X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强于Y,阳离子的氧化性:X 13.(2024·威海高一期中)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稳定性:PH3>H2S> HCl C.碱性:NaOH>Mg(OH)2>Al(OH)3 D.非金属性:F>O>S 解析:选B A项, Cl、Br、I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正确;B项,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P、S、Cl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稳定性应该是HCl>H2S>PH3,错误;C项,Na、Mg、Al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正确;D项,非金属性:F>O>S,正确。 14.(2024·泰安高一期中)下列各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 A.HI HCl H2S PH3 B.PH3 H2S HCl HBr C.HF HCl H2S SiH4 D.NH3 PH3 H2S HCl 解析:选C A 错误,HI不如HCl稳定;B 错误,HCl最稳定;C 正确,F、Cl、S、Si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D 错误,P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所以PH3最不稳定。 15.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d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单质的活泼性:X - - + + - - 解析:选B 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W为Al,X为Na,Y为O,Z为F。c=8,d=9,质子数:c 16.用“>”或“<”填空: (1)失电子能力:Li______Be, K______Na______Zn。 (2)碱性: NaOH______KOH, Mg(OH)2______Al(OH)3。 (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2O______H2S,H2S______HCl。 (4)还原性:H2O______H2S,H2S______HCl。 (5)酸性:H2SO4______H2SO3,HClO4______HClO。 答案:(1)> > > (2)< > (3)> < (4)< > (5)> > 17.请判断:硫、碳、硅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请从下列给出的试剂中选择合理的实验试剂,利用所给装置验证你的结论(提示:H2SiO3难溶于水)。 实验试剂:浓盐酸、稀硫酸、饱和H2SO3溶液、大理石、Na2CO3粉末、Na2SiO3溶液。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 - (1)甲仪器中盛________,乙仪器中盛________,丙仪器中盛________。 (2)乙仪器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硫、碳、硅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或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以来比较这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结合题目中提供的试剂可知,应通过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验证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答案:硫>碳>硅 (1)稀硫酸 Na2CO3粉末 Na2SiO3溶液 (2)产生大量气泡 (3)H2SO4>H2CO3>H2SiO3 18.A、B、C、D 4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它们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电子总数的一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4种元素的符号依次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