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00389笔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答:(1)测验法是一种间接性的研究方法(2)相对的研究方法(3)有着统一过程的研究方法 3. 简述教育测验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1)标准化测验和自编测验,(2)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3)纸笔测验和操作测验,

(4)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5)智力测验、成绩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

4.标准化测验:是指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进行的测验。

5.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常模作为评价标准的测验,所谓常模就是某一总体在某个方面已经达到平均成绩或总体的平均发展水平

6.标准化测验: 美国教育测验专家梅伦斯认为使用由专家编制的测量量表并按统一的步骤进行的测验就是标准化测验。 7. 简述我国常用的学前儿童标准化测验工具?

答:(1)中国比内测验:适用于2—18岁,测试内容分为语言文学数目解题和技巧四类,每个年龄3个项目,共51个项目

(2)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美国韦克斯勒,一共有3种,~儿童智力量表、成人智力量表、幼儿智力量表,量

表从整体智力观出发,将测试内容确立为语言和操作两个部分、11个分测验,共130道题和10道备用试题。 (3)瑞文测验:是由英国学者瑞文设计的非文字的系列智力测验

(4)画人测验:最早就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古伊诺夫编制的一种非文字测验,可用于测量4-10岁儿童的智

力。 (5)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 是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陈帼眉教授等人编制适用于3-6岁幼儿 8.自编测验:是指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自行制作测量工具,并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使用的测验。 9.简述自编测验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答:优点(1)自编测验的针对性强,(2)自编测验的灵活性强,(3)自编测验操作相对简便。

缺点答:(1)测验法难以进行定性分析,(2)测验法的灵活性较差,(3)测验法对主试的要求较高。 10.简述自编测验工具的编写、步骤?

答:(1)确定测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研究的需要的分析来明确为什么要进行测验,测验应达到什么目标。

(2)分析测试内容、确定测试项目,在明确了测验的目的之后,就应对要测试的被试的某种内在或外在品质进行

具体的分析,这方面的分析应从预期要测量的品质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的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进行。 (3)编选测试题目、设计测试方法,测试题目是主试用来引起被试作出特定反应的内容和材料,它是测试工具的

核心部分,因而编选题目是制作测验工具的关键。 (4)试测与分析,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测验工具的适用性和制作的合理性,分析其能否有效地检验被试的某种

品质和能力,其难度上的合理性如何,能否符合被试的兴趣等。 (5)编排试题、鉴定测验, 测试题目的编排一般应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逻辑顺序,以保证测试过程

的顺利进行。对制作好的测验工具在正式使用之前应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鉴定,确认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11.简述在编选题目应遵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答(1)题目准确地反映测验的目的和内容。 (2)题目类型要多样,题材要丰富。

(3)题目的内容材料要有独特性。(4)根据测验的目的来确定题目的难度。(5)题目应能引起被试的兴趣。 (6)在题目,除考虑题目的内容外,还应设计题目睥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包括向被试呈示问题和要求的方式和指

导语、评分和计分的方法、测试材料的使用方法以及测试环境的设置等等。在设计每个题目的测试方法时,应力求测试题目内容与方法的和谐与统一。

11. 测试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1)合理地执行测验的规定(2)主试在测试过程中做好全面的记录(3)要注意审慎地解释并合理使用测试结果。

第七章:教育实验法

1. 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指导,根据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操纵某些条件,控制某些条件,并观测特

定的教育现象随之发生的变化,以探索不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 2. 教育实验主要由三个基本要求构成: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3. 自变量: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为引起研究对象的身心发生预定变化而确立并呈现或施加给研究对象的刺激,也叫

刺激变量,又因它被认为是造成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也被称为原因变量。 4. 因变量:是在教育实验中伴随研究者对自变量的操作而发生或产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因它被认为是在自变量作用下出

现的结果,所以又被称为结果变量。 5.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研究中心出现的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而干扰实验结果的因素。

6. 前实验:是最原始的一种实验类型,它是对任何无关变量都不进行控制的实验。

7. 准实验:是指在实验中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的控

制的实验。 8. 真实验:是指严格按照实验法的科学性要求,随机地选择和分配被试系统地操纵自变量,全面地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 8..简述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

答:(1)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2)设置控制组,(3)采用“双肓法”的方法以,(4)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5)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6)控制资料统计过程, 9.简述教育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答:一、教育实验的准备:(1)确立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设,

(2)查阅研究文献,确立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 (3)实验设计。 二、教育实验的实施:(1)操纵自变量(2)控制无关变量(3)观察和测量因变量。 三、教育实验的总结和评价:

(1)对实验中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假设进行检验并得出实验研究的结论。 (2)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实验的内、外在效度。 (3)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全面的表述。 10.影响教育实验外在效度的无关变量。

答:(1)测验的交互作用,(2)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3)实验安排的副效应,(4)多重处理干扰。 10. 简述教育实验法的优点和局限有哪些?

答:优点:(1)教育实验法能有效地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2)教育实验法有着良好的教育功能 (3)教育实验法有着较好的促进教育实践发展的作用。

局限:(1)实验法难以获取随机化程度高的、对总体具有良好代表性的样本。

(2)实验实施环境条件与真实的教育情景不完全相同。

11。实验法的常用符号有哪些?

符号 X O O1 O2 E C R _____

13. 简述前实验设计各模式及设计操作方法?

答:一、单组后测设计,用符号表示为:E X O2 ,在这种设计中,实验者只确定一个被试组,且不按随机原则选取实验对象,然后在实验组中进行自变量的操纵,完成操纵后进行因变量的观测,以观测到的因变量的结果来说明自变量操纵的效果。

二、单组前后测设计,用符号表示为:E O1 X O2 ,在这种设计中,实验者也只确立一个被试组,且不按随机原则选出实验对象。在对被试进行一次因变量观测(前测)之后再被试组中进行自变量操纵,在完成系统的自变量操纵之后,再对被试进行一次因变量观测(后测),通过比较被试在两次因变量观测中成绩的差异来解释和描述自变量操纵的效果。 三.固定组比较设计,用符号表示为:E X O2 ,

含义 实验处理,即自变量的操纵 因变量的观测 实验的前测 实验的后测 实验组(班) 控制组(班) 随机选择或随机分配被试 等组处理 ??? 不等组处理 C O2

在这种实验设计的基本特征是使用了不接受自变量操纵的控制组。实验的基本方法是实验者先确定一个实验组(E),一个控制绷带 (C),在实验组中系统地开展自变量的操纵(X),而对控制组不进行任何操纵。待对实验组的自变理操纵完成后,同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因变量观测(O2和O2),然后通过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后测中的成绩来描述和说明自变量操纵的效果。

14. 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可解释程度和可归因程度,或者说是实验的结果(因变量的变化)能否归因于实

验者对自变量操纵的程度。实验的结果越能不受怀疑地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内在的效度就越高。

15. 简述准实验设计各模式及其设计思路,操作方法?

C O1 O2 这种实验设计的特点是:设置了实验组和控制组,但

不采用随机分组,只是选择了两个程度相近的组分别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均进行前测和后测。两组前测的比较可说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相似程度,两组后测的比较可用来说明自变量操纵的效果。

二.单组时间系列设计,E O1.1 O1.2 O1.3 O1.4 X O2.1 O2.2 O2.3 O2.4 单, 单组时间系列设计是指对同个非随机取样的

被试组作周期性的一系列测量(前测),通过分析测量结果,确定被试在因变量方面的变化规律后,实验者再进行自变量操纵,然后再进行与前测次数和周期相同的一系列后测,通过比较被试在前后测中成绩的变化及变化的规律来说明和描述自变量操纵的效果。 三.对比组时间系列设计,用符号表示为:E O1.1 O1.2 O1.3 O1.4 X O2.1 O2.2 O2.3 O2.4

答:一、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用符号表示为:E O2 X O2 ,

C O1.1 O1.2 O1.3 O1.4 X O2.1 O2.2 O2.3 O2.4

这种实验模式是对前一种设计模式的延伸。

16. 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可解释程度和可归因程度,或者说是实验的结果(因变量的变化)能否归因于实

验者对自变量操纵的程度。实验的结果越能不受怀疑地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内在的效度就越高。 17. 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高低芳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是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水平,(2)是实验者对自变量操纵的正确性,(3)是实验者对无关变量控制的有效性。在这三个方面中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是关键的因素。 二.坎贝尔和斯坦利曾指出有8种无关变量明显地影响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分别是:偶然事件,成熟程度,测验迁移,统计回归,选样偏差,测验误差,被试缺失,选样与成熟的交互作用。

18. 教育实验的外在效度:是指实验所得结论的可推广程度,即实验结果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景、其他变量条件

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外在效度可分为两类,即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 19.生态效度:是指实验结论能从实验情境推广到一般的各不相同的教育情境中去的程度。 20.简述实验者在确定自变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自变量应是具体确切的教育因素(2)自变量应是可以操纵的教育因素(3)同一项实验中自变量数量不宜过多 21.简述教育实验中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

答:(1)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2)设置控制组,(3)采用“双盲法”的方法,(4)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5)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6)控制资料统计过程。

第八章:教育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

1.教育经验: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获取的从事教育活动的有效的知识各技能,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工作

中努力探索和不断思考的结晶,是通过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和丰富起来的。 1.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在不进行任何特殊处理和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人们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对从实践中获得

的教育经验进行分析和概括,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的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研究方法,是研究者为科学地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在对问

题诊断分析的基础上来拟定和实施行动计划的一种循环研究的程序性方法。 2. 简述教育经验总结法的作用功能有哪些?

答:(1)教育经验总结能形成对教育实践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教育理论。(2)教育经验总结能有效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专业素质。(3)教育经验总结能有助于教育实践工作形成和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4)教育经验总结有助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改革的紧密结合。

2. 简述教育经验总结法的局限性有哪些?

答:(1)教育经验总结所形成的结论的精确性程度不高,(2)教育经验总结结论的理论性水平较低。 3.简述教育经验总结的一般步骤?

答:(1)发现经验、确定经验总结的课题。(2)查阅文献资料。(3)制订经验总结计划。 (4)搜集和整理有关经验的事实材料。(5)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形成研究结论。 (6)对教育经验总结形成的结论进行论证。

4. 简述教育经验总结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教育经验总结应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准确揭示教育经验中所包含的教育规律。 (2)教育经验总结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育经验总结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并注重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胡机结合。 5. 简述行动研究法的特点有哪些?

答:(1)行动研究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2)行动研究法有很强的开放性,(3)行动研究法有很强的灵活性,

(4) 行动研究法伴随持续的对研究计划的修正。 6. 简述行动研究法的层次?

答:(1)教师个人单独进行的行动研究。(2)由学校或托幼机构组织的研究小组进行的行动研究。 (3)由专家、教师、行政人员等组成的研究集体开展的行动研究。 7 . 简述行动研究法的一般步骤和结构框架?

答:(1)预诊,(2)提出并阐述问题,(3)收集与讨论信息,(4)拟订行动计划,(5)行动,(6)评价总结 8. 简述运用行动研究法应注意的问题?

答:(1)行动研究必须有计划地进行,(2)行动研究应注重研究过程的规范性, (3)行动研究应充分发挥教育实践工作者的作用。(4)行动研究需要研究者坚持不懈地努力 9. 简述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的比较?

答:两者的共同之处:(1)研究有广泛的群众性,(2)实践针对性,易于推广应用。(3)内在效度不高。 两者的差异:(1)经验总结法一般是由果溯因,而行动研究法则就事先确立较为明确的研究目的和行动计划。

(2)经验总结法偏重于经验思辨型研究,而行动研究法则可以将思辨型与实证型研究加以综合,有益于发挥各种类型研究法的互补功能。

第九章:个案法

1.个案法的特点:(1)研究对象的独特性,(2)研究内容的广泛性,(3)研究手段的多样性。 2.个案研究:是研究者选取一个特殊个体或典型案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的研究 3.简述个案研究需要收集的资料。

答:(1)反映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的资料,(2)反映研究对象活动和成长过程及发展状况的资料,

(3)反映研究对象所在单位或团体情况的资料,(4)反映研究对象的家庭和社会背景的主要资料。 3.个案调查:是研究者就某种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以某一个体、单位为对象进行的调查。 2.简述个案法的实施方式?

答:(1)个案追踪研究,所谓个案追踪研究,就是研究者从选定的时间开始,在往后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对研究对

象有计划地进行跟踪考察,运用各种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和提示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与趋势的个案研究。

(2)个案追回研究:就是在某种教育现象发生或研究对象的某种身心品质形成以后,研究者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教育现象发生或研究对象身心品质形成过程的各种资料,追寻和探究其发生或形成的原因的个案研究。

(3)个案临床研究:是研究者通过选择个别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运用观察、测量、访谈、实验等多种手段来探索教育活动的规律,寻求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的个案研究。 3.简述个案法常用的研究手段有哪些?

答:(1)观察,观察是学前教育个案研究中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手段,它主要用于收集研究对象在行为表现上的资料。 (2)访谈,访谈就是通过和研究对象(包括幼儿、同伴、幼儿教师、幼儿家长或教育事件的当事人等)及其他有关人

员进行书面交谈和口头访谈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的手段。 (3)测验,在个案研究中,测验主要用于收集有关研究对象或相关人员的身心发展水平或行为特点方面的数据资料。 (4)产品分析,产品分析又称活动产品分析,它是研究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有代表性的活动产

品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特点的一种研究手段。

第十章: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1.研究资料的整理:就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对研究活动中收集到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符合科学要求的处理,使之系统

化和条理化的研究活动。

1.研究资料的分析:是研究者在对原始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资料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各种各样的研究资料之间

的相互关系进行具体剖析,以求发现各种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探求教育活动规律的科研活动。 2.简述方案资料分析的主要方法?

答:方案资料的分析主要应采用逻辑思维的方法进行,其主要方法有:

(1) 比较和分类,A.比较又分为:单项比较、综合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求同比较; B.分类,它又分为:现象

分类、本质分类、 (2) 分析和综合,A.分析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

的思维方法。它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系统分析。

在运用分析方法来分析研究的文字资料时,应做到:第一,分析必须有总体目标和整体观念,第二,分析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和规则来进行,第三,分析应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即分析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B.综合 ,是指将有关事物各个部分和要素联结成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力求从对整体的认识上来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

(3)归纳和演绎,A.归纳,是从已有的具体事实或个别性的结论出发,概括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结论的思维方法。 B.演绎:是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和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或特殊结论的方法以,它分为公理演绎法

和假设演绎法两种。

公理演绎是指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公理和结论出发进行的演绎。假设演绎是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演绎。

1.文字资料:是指以文字记录下来的反映研究对象行为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以及研究对象的意见、态度等方面信息的描

述性资料。 2. 简述文字资料的整理工作程序及主要内容。

答:(1)审查补充,(2)分类归纳,(3)摘要,(4)编整加注 3.简述数据资料的呈现的形式有哪些 ?

答: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通常采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责任形式。

一. 统计表,统计表是分析、表现数据资料的表格,它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第一是整理、归纳原始数据。第二是表达数

据结构。第三是便于资料的分析比较。统计表的各种形式介绍如下: (1)次数分布表。

A. 求全距R.全距等于全部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B.定组数和组距。组数即分组的个数,用K来表示。分组的个数取决于样本容量的大小。在分组时,组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一般以10-15组为宜。组距指组与组之间的距离,用I表示。组距I、全距R、组数K三者之间的关系大略可以表示为I=R/K.同时为了计算的简便,一般取I为整数。

C.确立组限,组限是每一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最大值为上限,最小值为下限,上限与下限的差为组距I 。 D.求各组的组中值 。每一组的组中值都等于该组上下限的和的平均数,组中值用m表示。

E.统计次数,采用把数据排序的方法(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找出每一组中包含数据,并登记数据的个数即次数。 F.给出次数分布表。通常在次数分布表中列出次数比率以、次数百分比,以及累加次数、累加百分比等。这些数值都需要通过计算获得。次数比率等于第一组中出现的数据次数与数据的总次数之比,次数百分比即次数比率乘以100得到的数值,累加次数即每一组数据的次数与它下面的所有数据次数之和,累加百分比即累加次数比率(累加次数除以总次数所得的商)乘以100后得到的数值。

(2)其它形式的统计表:还可以分为如:简单表、单项表、复合表等。

二. 统计图 。统计图是在统计表的基础上画出的,是运用点、线、面、体组成的几何图形来更形象更概括地表明所研

究的问题,便于理解和记忆。它分为:直方图、次数多边图、线形图、条形图、圆形图 4.简述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答:简称平均数,简称平均数或均值。它用X表示。未分组的数据求算术平均数的公式为:

5.加权平均数:是不同比重数据的平均数,用X表示,公式为:

6. 中数与众数:

(1)中数又称中位数,用Md表示。若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第N+1/2个数值,就是这组数据的中数;若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一般以中间两个数值的平均值作为中数;如果在中间出现重复数,首先要分组再计算

分组数据求中数的公式为:

(3) 众数:即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00389笔记

答:(1)测验法是一种间接性的研究方法(2)相对的研究方法(3)有着统一过程的研究方法3.简述教育测验的主要类型有哪些?答:(1)标准化测验和自编测验,(2)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3)纸笔测验和操作测验,(4)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5)智力测验、成绩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4.标准化测验:是指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进行的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7mwu2lwza6d7jn4l8uv58u602x7bw012m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