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改革开放-毛概论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我们“改”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过去30年间,那些政府能力弱而政策不佳的国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那些 具有良好的机构能力和良好政策的国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约3%。这说明政府能力对一个国家的进步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否拥有一个有效的、卓越的政府对于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完成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 观地考察我们的现实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 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 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

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给我们的社会和社会成员带来什么呢?

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198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是7100亿元(见十二大报告),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1.09万亿元,即使扣除价 格上涨因素,也增长了几十倍之多。我国的经济发展之快,被国际舆论视为奇迹。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过去年代存在的那种 个人迷信、思想僵化状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们敢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以上这些,就是现实存在的、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年,邓小平曾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8页)回过头来看,确实是这样。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 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实践和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其意义决不亚于民主革命时期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特别要强调的是,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政府能力就是指现代国家政府,在既定的国家宪政体制内,通过制定和执行品质优良、积极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最大可能地动员、利用、组合、发掘、培植资源,为 社会和公众提供广泛而良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理性地确立社会普遍遵从的正式规则并积极引导更为广泛的非正式的社会规则,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形成有效 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制度及其机制,进而在比较的意义上促进国家快速、均衡、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有效性是政府能力的核心概念。 政府能力从职能性质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能力:经济管理能力、政治和社会

管理能力、行政组织管理能力。本文主要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实力的变化来评价当代中国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能力。

一、从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看中国政府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我国跟其他后发展国家一样,走的是一 条“政府主导型”的发展道路。二十多年的爆发式的持续的经济增长证明了我国政府是一个强大的有能力的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的时候为3624.1亿元,到1997年为74462.6亿元,2001年为95933.3 亿元,2002年为102398亿元,2003年为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运算,我国国民生产总值20多年来增加了近8倍。在1978至2003年 20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0%左右,其他几个主要国家GDP年平均增长率为:美国2.7%,加拿大2.6%,日本3.3%,印度5.2%,法国 2.1%,英国2.2%。对比后可以看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

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1980年我国为379元,1990年为1634元,2001年为7543元,2002年为 7954元,增长了20多倍。1992年到2003年间平均年递增9.5%左右,而同期其他几个国家是:美国2.3,日本0.8%,德国1.0%,法国 1.4%,印度4.6%。经济结构优化显著。1978-1997年,三次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12%、10.6%,占GDP的比重也由 28.1:48.2:23.7变为18.7:49.2:32.1。尽管我们的经济结构比例还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但是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却显著高于它们。而 且,我国农业增速远远慢于GDP增速,工业、服务业却高于GDP增速,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扩张期。

第三、坚强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始于1997年的凶猛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几个回合就把亚洲“龙”和“虎”打趴下了。它震荡着亚洲,牵连了俄罗斯,甚至影响到 远在大洋彼岸的巴西、美国。离风暴中心最近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中国对外贸易承受了巨大压力,利用外资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市场疲软,消费不振,通货 紧缩现象日趋明显,外有金融危机影响,内有通货紧缩作祟,为挽危局,政府叫响了“积极扩大内需”的口号,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人民币不贬 值、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提高出口退税率、依法治理金融,强化监督管理等等。中国经济成功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 速发展。中国政府进行的“技艺高超的宏观经济管理”使中国成功的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第四、成功加入WTO。加入WTO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将在一个更为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下,以平等的 条件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中国人均资源少,人力资源丰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后,在寻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提高对外依存度,无论从战略利 益还是当前利益出发,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非常有利。而且,WTO的共同规则还将对稳定我国多边外贸关系、减少我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深化,同时国家之间的竞争达到白炽化的程度。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尽管我国的经济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

还存 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已经能够挥洒这把双刃剑,做到趋利避害,利用国际市场的各种资源条件,同时避免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成功地实现我国经济的 快速持续增长。这是否再一次证明了我国当代政府的有效性呢? 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关系。对此,我们要加以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

以改革促进和谐。改革开放是近3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最鲜明的特色,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已经完成了“三步走”发 展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现在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很重要很客观的判断: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但是 应该看到,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改革已触及到了深层次的矛盾,虽然从总体上说我国社会是和谐的。但是,改革难免会诱发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在 这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出现了对近30年改革的不同评价和主张。对此,我们既不要大惊小怪,又不能因此而使改革停滞不前。当前尤其要克服担 心改革会影响社会和谐的心理。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鲜明地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 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这是对以改革促进和谐的最好解 读。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今天,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以发展巩固和谐。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发展问题上非常强调这几句话:一是继续发展;二是科学发展;三是共享发展。这是很有针对性的。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出现的阶段性特征,党和政府适时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合乎实际的主张或口号,如,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科学政绩观,反对GDP崇拜等。但决 不能产生这样的错觉,认为今后至少眼下不能再强调发展了。恰恰相反,我们要时刻不忘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时刻不忘我们是在经济文化 十分落后的基础上搞社会主义建设的。要牢记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要“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 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千方百计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 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当然,今天我们讲发展还必须讲科 学发展。这就是要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如果我们还是继续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是重复 “两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发展是无法维持的,更无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共享发展是《决定》中的亮点。《决 定》既把共享发展提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的高度,如“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 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又把它作为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稳定保障和谐。和坚持改革开放一样,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是近3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整体转 型,不和谐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坚持这条基本经验。事非经过不知难。应该说,在坚持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问题上,我们是付出了代价才取得共识的。而且 无论国内外的社会主义发展,都有这方面的沉痛教训。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 会失掉。”江泽民同志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作为我们党和政府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十六届六中全会根据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出现的 新特点,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虽然社会和谐状态要高于社会稳定状态,但是,社会 稳定无疑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为此,我们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总 之,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稳定来保障和谐。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深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重大成果,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个理论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于改革开放-毛概论文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我们“改”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过去30年间,那些政府能力弱而政策不佳的国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那些具有良好的机构能力和良好政策的国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约3%。这说明政府能力对一个国家的进步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否拥有一个有效的、卓越的政府对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7km62n1cl47le14lle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