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广泛开展与用人单位的全方位合作, 从而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好的机遇;
④开展一年一次的专业社会调查,广泛听取产业界对学生质量的反馈,通过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不断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培养方案优化。
五、教学设施建设
教学设施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基础,分为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资料3个部分。
1、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
本专业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使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基本能保证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目前已有校内实验室:电工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单片机应用实训、手机维修、电子技能与实训、音频与视频技术实验室等。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在今后的专业实验室建设中将重点处理好“开发与购置”、“专用与通用”、“虚拟与真实”、“现场环境与教学环境”等有关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及定位问题,并付诸实施。
计划2008年新建校内电子实习基地,电子实习基地由电子技能实训室、电子制作实训室、电子创新实验室3个部分组成。
2、校外实习与实训基地建设
专业实习是学生在学习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深入社会现场,理论联系实际的极好机会,是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校通过开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加强,许多企业把学生实践教学作为企业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已签定协议的校外实践训练基地有:山东金宏景通讯技术有现公司、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移动通讯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济南广维科技有限公司、济南英利汽车配件公司。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再增加建立2-3个校外实训基地。
3、图书资料建设
我院现有应用电子技术方面的图书及专业期刊基本能满足该专业师生阅读的需要。
目前图书馆正在加大对电子类图书的购买量,进一步完善专业教研室的图书资料建设,计划三年内投入30左右万元,用于充实专业图书资料,为教师的教研、科研以及学生的课外阅读及专业课程设计提供良好的条件。
4、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1)基础实践:电工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等。
2)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技能实践:单片机应用实训、手机维修、电子技能与实训、传感器应用、电视机和现代音响设备维修等。
3)综合应用能力与技能实践: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 4)拓展环节:前沿讲座、创新教育等。 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教师对于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起着决定性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搞好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因此,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1、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本专业中所有教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总体上教师的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知识层次比较综合,从事电子专业教学的有15人,从事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教学的有5人,实验、实训教学的有2人(在技术教育部),因此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之间的专业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优势。
教学队伍中,青年教师占40%,高级职称60%,双师素质达40%。青年教师中研究生或硕士学位占50%。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达到40%,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和潜在发展力。教师队伍年龄层次分布基本合理。
2、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
为了加强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出发,逐步达到以下目标:
1)按照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资格认定的条件,全部完成教师学历达标任务,目前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是在读研究生,在3年内,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75%以上;有博士学位的达到15%。积极引进和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所需的教授、副教授,使高、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
逐年提高,3年后应占教师总数的75%以上。
2)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要加强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经过3年“双师型”教师应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以上。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约占高职类教师总数的35%左右。
3)要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做到有1~3名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经过3年,40%的专任教师建有个人网页,能运用网络和计算机开展教学。
七、专业特色建设
在专业建设中,我系一直坚持市场是导向、就业是标准、质量是生命,特色为根本。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提高专门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课程体系特色:形成了“知识平台 +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分流方向”的模式。
2、专业方向特色:双主专业方向。
3、证书培养特色:毕业证+ “多证书选一”的“双证书”的方式。 4、教学计划特色:实行了“2+1”的培养模式,即2年的专业教学+1年的集中实训、实习、考职业职格证书和订单式培养。
5、就业方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八.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1、成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表1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姓名 王平 陈秀兰 于晓明 马淑兰 庞秀韦 陈烨 尹凤 侯宁宁 梁建民 性别 年龄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女 女 男 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 学院电子工程系 山师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济南锻压研究所 学院电子工程系 委员会所任职务 主任 副主任 副主任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42 副教授/系主任 57 47 教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41 系副主任 37 47 50 51 47 高级工程师/副济南移动公司市中分经理 公司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所长 西安整流器研究所 教授级高级工中冶集团北京冶金设程师/副所长 备研究设计总院 副教授/系副主广东水利电力职业学任 院 高级工程师 中国重汽集团 2.建立定期研讨专业建设的机制
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建设的研讨工作是专业建设工作能长期有效持续发展的保障。专业建设研究是对整个专业的建设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设计和尝试改革的过程,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期进行专业建设的研讨,从时间上包括每周进行的教学研究会、定期招开的专业专家委员会、学院组织的教学工作委员会等项目,内容上要包含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堂教学、教材处理、教学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