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与争鸣:清华大学刘瑜: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观点:刘瑜: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清华教授演讲:特别接地气的话。
比如她提到现在孩子人人都学钢琴的现象,她说,你想想看,北京可能有300多万孩子在学钢琴,咱们楼上楼下就有四五家,在这种情况下学钢琴,要想出类拔萃,这不是自取灭亡吗?还不如让孩子学习古希腊罗马史。
她也是一名母亲,她在演讲中提到现在孩子普遍的焦虑、抑郁症、空心病等,还有育儿重担由女性承担的后果。她试图论证,在当今社会,如果一个人选择“放弃成功”,也未必是坏事,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最重要的人生功课。
刘瑜:不确定性本身不一定是坏事。某种意义上,它是现代社会的特征,是社会进步的代价。自西汉到1949年,中国人均GDP基本保持不变。此时,生活没有不确定性。未来就是对过去的不断复制。你爷爷是铁匠,你爸爸是铁匠,你也是铁匠。但是,在过去200年间,各个国家经济曲线直线上涨,人类社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恰恰是不确定性,为我们带来更多机会,更多可能性。
这篇演讲,分享给大家。
01
不确定性,进步的代价
不确定性在带给我们自由和机会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焦虑。在现代社会,我们有了选择职业的自由,也因此有了失业的自由;我们有了受教育的自由,也因此有了考试
可能不及格的风险。自由,好处是无限的可能性,坏处是无限的竞争。于是,为了应对这种风险和竞争,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保障机制,比如社会保障,金融和保险,慈善等等。大众教育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种保障机制之一,因为我们需要通过大众教育来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我们应对各种风险。但是问题来了,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恶性竞争,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现状,即“军备竞赛”模式,它包含两个策略——学历越高越好,技能越多越好。具体体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上大学、读研、读博,国内读完、国外读,拿了第一学位、拿第二学位,拿了学位、还想拿各种各样的证书。家长也要求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从小就参加各种兴趣班等等。无限的恶性竞争,很多家长号召搞素质教育。于是乎,教育部积极响应,用应试教育的方式搞素质教育,搞得我们家长现在一听到“素质教育”这四个字,就闻风丧胆。
02
“军备竞赛”的后果
教育的这种“军备竞赛”模式,后果是什么?所有人都疲惫不堪。你的孩子10点睡,我的孩子11点睡,他的孩子12点睡。你上两个补习班,他上四个补习班。前一段时间我在一个妈妈群里,看到一个转发的新闻,讲的是一位文科出身妈妈,为了辅导孩子考大学,硬是把自己锻造成一个理工科的学霸。
我当时看完这个新闻后,就在妈妈群表态,我说我已经想好了:我们家孩子以后就让她开个奶茶店得了。结果其他的妈妈纷纷表示,他们的孩子也要开奶茶店。我就意识到,看来这个奶茶店竞争也非常激烈,我们家的孩子还是开煎饼店算了。
这种恶性竞争在我看来,它有几个后果。
第一,它是对女性的伤害。无数的职业女性本可以在事业上绽放,结果却因为被卷入这种恶性竞争,不得不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孩子教育的“军备竞赛”中,放弃自己的事业。
第二,它是对家庭关系的伤害。本来非常和谐的家庭关系,因为你要逼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导致家庭关系鸡飞狗跳。
第三,它是对教育公平的伤害。到最后你会发现,教育很大程度上,拼的是父母的财力。如果你能上得起最好的私立学校、国际学校,那么你的孩子就有前途。
但是,这一切最大的伤害是孩子本身。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很普遍,自杀的低龄化趋势非常严重,每5位中学生就有1位曾经考虑过自杀。一个孩子,怀着对世界的无限憧憬长大,结果,我们所有的大人合谋起来告诉他:你的前半生存在的目的,就是考试,完全了无生趣啊。就算不抑郁、不自杀,在这样的恶性竞争里成长,也很容易长成一个“空心人”。虽然习得了十八般武艺,但完全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
03
如何缓解军备竞赛压力? 如何缓解军备竞赛压力?
军备竞赛不可能完全逃离,却可能减速。
01 认识你自己
首先,认识你自己。这可能比你认识世界,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更加重要。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获得越多技能越好。但是很少鼓励孩子去思考——我是谁?我最适合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最喜欢干什么?很少鼓励孩子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 人生是否真的是——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得到的越多越好?我很怀疑这一点。我觉得,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如果因为高密集的补习或者昂贵的咨询服务上了一流大学,大学四年、八年都在凤凰群当中当个凤尾,未必有利于他的成长。假如,你身边某个男生因为运气,交了一个他配不上的女孩,他会过得很快乐吗?未必。他可能活得很累。一个自由散漫的人,因为听父母的话考了公务员,无论升到处级或者厅级,他可能每天都会觉得自己在穿一双不适合自己脚的鞋。
为什么现在青少年这么多抑郁,这么多焦虑?就是因为这种错配。很多人根本不是从自己的兴趣、性格、特点出发去选择专业、去找工作,而是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所以,我们的教育不是鼓励年轻人发现自我,而是逃避自我。从独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个性逃向潮流,从冒险逃向安全。如果你问家长为什么给孩子报兴趣班?是因为“别人都报了”。如果你问大学生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是因为“好找工作”。如果你问职场人为什么干这个工作?是因为“稳定、收入高、让父母放心”。哪怕你换一个工作,也不是因为你喜欢这个新的工作,而是因为你太讨厌上一个工作了。所以,你的人生就是无穷无尽地逃跑。
但是,这种随波逐流带来的安全感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因为你往人最多的地方扎,怎么可能安全?那肯定是踩踏式的竞争。硅谷的投资家彼得·蒂尔写过一本书,《从0到1》,就是说这个投资原理。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从竞争中胜出,你要做1,不要去做10001。你去做10001,肯定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因为你前面已经有10000人了。
我先生曾经跟我商量,要不要让孩子学弹钢琴。我就说,不要,你想想看,北京可能有300多万孩子在学钢琴,咱们楼上楼下就有四五家,在这种情况下学钢琴,要想出类拔萃,这不是自取灭亡吗?咱们还不如让孩子学习古希腊罗马史呢。当然其实我就是懒,属于那种不战而降的妈妈。
彼得·蒂尔有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人们都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引自列夫·托尔斯泰)但是事实恰好相反。不幸的人都是一样的,而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为什么?因为不幸的人都在走别人的路,而幸福的人都在另辟蹊径。人人都在做金融的时候,他去做互联网;人人都在做互联网的时候,他去拍电影;人人都在拍电影的时候,他去搞教育;人人都搞教育的时候,他又回来做金融。这就是独辟蹊径。找到自己的独特性,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来说,也是这样。很多人都发现了中美教育的一个悖论:就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好,相比之下,美国很多中小学生连基本的加减乘除都不好。但是,到了大学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美国的优势开始出现了,最后各种诺贝尔奖,他们拿的最多,而
中国本土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少而又少。这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悖论,我觉得就和是否鼓励“自我探索、自我发现”有关。
当每个人都被鼓励去寻找自己最大的亮点,施展自己最大的优势,一个社会的创造力就会被发挥到极致。而当大多数孩子都在同一个标准面前踩踏式竞争,忙得根本没有时间探索自己的兴趣,他就很难出彩。他可能因为强大的外在压力而做到及格,甚至良好,但是因为缺乏内在的热情,他很难做到优秀、做到极致。
可能有些年轻人会说,我不是没有勇气去尝试,但是我不知道该干什么;我也想跟随内心,但是我的内心里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不奇怪,你从小都在流水线上长大,你真的不知道下了流水线应该干什么。在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父母、老师给为你指明各种前进的路标,前进,左拐,右拐,突然有一天方向盘交给你自己了,你不知道怎么办、迷茫很正常。
自由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它是一个习得的能力。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不断探索、试错中试出来的。你不可能坐在房间里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突然就顿悟了,啊,我应该去干这个。没有一个人的“自我”在十几岁,二十几岁时就是一个成品,它不是草丛中的一块宝玉。你最初找到的仅仅是一块石头,你得把这个石头雕刻成你自己,这才是发现自我的过程。
02 失败的勇气
既然是试错,肯定就会犯错,结果可能就会失败。很多家长,教师,年轻人之所以不敢去试错,就是怕失败。
现在,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但是却没有“失败学”。社会、老师,家长不停地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但其实,成功有实力、运气、关系、出身、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
最近,大连理工男自杀的事震惊全国,大家觉得匪夷所思。临死前他写了一封遗书,因为做实验失败,他觉得自己是个废物,然后就自杀了。这个当然非常让人痛心,人们想不通:为什么他宁愿自杀,也不选择退学休学?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社会有太多错误的失败观。
这种失败观首先就体现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失败其实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兴趣的限度。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提醒我们该拐弯的时候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但是我们的教育鄙视放弃、鄙视失败,还发明了很多褒义词鼓励这种极其痛苦的坚持:坚韧不拔、坚定不移、决不放弃、战胜自我……你说你方向都错了,为什么一定要坚定不移?都走到死胡同了,为什么要决不放弃?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止损机制。
李雪琴,目前中国最好的脱口秀演员之一。她去纽约留学之前都是一个标准的北大人,但是因为抑郁或者个人原因,没拿到学位就回老家了,开始网络卖货。用世俗的标准来看,她失败了。但是,这种失败对她来说,恰恰是一个转机,她转型为网红、成为脱口秀演员。在我看来,中国损失一个这么优秀的脱口秀女演员,比纽约某投行里损失一个女白领,前者损失要大多了。所以,认识自我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惊喜。
那么,如果转机迟迟不来怎么办?冒险当然就有可能失败,而且可能是从一个失败到另一个失败。但是,再失败也比自杀或者慢性自杀要好吧?而且,作为一个勇敢的失败者,总比作为一个懦弱的失败者要好。最后哪怕你一事无成,你也成了一个勇敢诚实的人。
03 何谓成功?
另一个可怕的“失败观”就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出人头地,挣更多的钱,当更大的官,有更多的粉丝……总之,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那你就失败了。
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那么多马云、那么多朗朗、那么多姚明?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我一个朋友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她说: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这句话就是我作为一个母亲的座右铭,所以我一开始就把自己从虎妈的战车上解绑了,获得了做母亲的自由。
可能有人会说,刘老师您别假谦虚了,你们全家都是清华北大的,你也上过藤校,你家孩子肯定很优秀啊。我告诉你们,我孩子在清华附小上学,孩子家长都是学霸,清华满大街藤校毕业的老师,那又怎么样呢?一个班里还是只有一个第一啊。整个北京,清华北大的录取率是千分之五左右,能上美国藤校的更是凤毛麟角,你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抓到彩票的那一个?这不科学。所以,这不是谦虚,这是一个理性人对概率学的尊重。当
没有失败的勇气,就没有发现的
然了,万一我女儿是个旷世奇才,我肯定也会偷着乐,但是到目前为止,我那个朋友是对的,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一点之后,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苍天大树,而是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大部分人可能天赋都很普通,但是她/他的兴趣爱好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作为一个家长的使命就是:沿着孩子的这种独特性,帮他找到他所欢喜的事。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们家孩子没有任何比较优势,怎么办?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所谓的比较优势,不是说你一件事情干得比所有人都好,而是在你自己能干的所有事情中,哪件事情能够干得最好。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比如做饭、化妆,你把它做到极致,也可以成为你的亮点。日本有个工作叫做“收纳咨询师”,你看,收纳都可以成为一个工作,甚至事业。你家孩子可能不是天才,但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过上怡然自得的生活,这就够了,这就是成功。
还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非常懒,我怎么去改造他?一个办法是帮他找到自己的亮点,让他形成成长的内在驱动力。但是,确实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有些人天性懒散,“干什么都不努力”。即使是这种孩子,我觉得也不能去“失败羞辱”,最多是帮助他理解,性格即命运,他将来要为现在的一切人生态度承担后果。
可能因为我从小是个很“要强”的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假定别人也应该如此。虽然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盖茨、马云,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都应该追求卓越。但是,随着成长,我的这个想法也开始动摇了。为什么?因为我慢慢意识到,所谓成功,往往和巨大的责任和压力相对应。每个人的价值排序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用舒适、用从容、用轻松去交换成功,而追求舒适、从容、轻松也未必是什么罪过。如果一个人选择“自在”放弃“成功”,这也未必是坏事。
我最近还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以前说起吃福利的人,我们都觉得是社会的负担,尤其是其中的懒汉,多多少少有点瞧不起。但其实,懒汉对社会也有很大贡献,福利实际上是对这份贡献的嘉奖。懒汉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呢?一句话,他们大大降低了社会竞争的烈度。大家想想,我们现在已经活得气喘吁吁了,如果每个人都是拼命三郎,我们得累成什么样?所以,在一个高度竞争性时代,社会需要懒汉、社会感谢懒汉。他们牺牲了自己,把无数人从崩溃的边缘挽救了回来。
所以,我的教育观是什么?说起来就是两句话: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轻松,我相信这种因势利导的教育,对教育本身的产出,对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及千家万户的和平稳定来说,都利大于弊。只有每个人都各美其美,一个社会才会生机勃勃。
【争鸣】
【澎湃新闻】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真的那么可怕吗?
最近,一篇清华教授刘瑜的演讲《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刷屏了。在她看来,摆脱迷茫和焦虑,不妨先从“坚定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开始。在引发共鸣的同时,也收到了一些诸如“精英们劝你看开,不是真的让你看开,是让你认命”的批评。
无论是刘瑜的演讲,还是花式批评,坦白说各有各的道理,孩子教育本来就很难说是一门科学,每个人基于自己的教育背景、经济基础、所在城市、孩子天资、个性偏好,以及更玄乎的价值观,得出不同的看法都是极其正常的事情,而且注定互相难以说服,但却会相互提升焦虑。
然而,为什么我们如此反感或者恐惧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呢?对于这个可能大而无当的问题,我只有把自己和亲友作为方法,来尝试讨论一下。
第一,几乎每个家长都有高估自己孩子天资和潜能的倾向。在我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不知道听到多少次“这个孩子很聪明,我们(你们)要好好培养”之类的自负评
判,当然这也包括我。在这种将自家孩子当作天才的集体气氛下,你压根就不愿意接受“普通人”这个人设。
当然,会有人说,西方的教育理论不是说“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有潜能的”,然后更加拒绝“普通人”这个思维方向,认为这是一种对孩子的低估和矮化。请注意,西方教育理论可没强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它的立足点就是普通孩子导向的,是说我们可以在普通孩子身上发现各自的闪光点。并且,中国家长可能不会接受孩子只有一个或两个“潜能”,在日常行为是总是将孩子作为“全能天才”来开发的。
第二,教育竞争参与者往往倾向于不顾自己家庭的经济实力和时间成本,几乎无节制地提高教育费用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一些经济条件普通,却将大部分收入投入到教育竞争中的家长或许还很有些“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崇高感,为了孩子接受双语教育甚至不惜卖房。同样让参赛者自我感动的是,一些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甚至对标的是比自己条件更好的家庭,人家投入3成拼教育,我们家大不了就5成7成等等。如果你学过世界现代史的话,应该会知道军备竞赛会拖垮一个国家的,何况一个家呢?
在这种白热化的竞争氛围下,许多家庭都被迫加大教育投入,结果是家庭生活质量肉眼可见的下降。这么多家庭都付出了这么大的成本,然后你告诉他们“孩子做个普通人也很好”,这怎么可以接受呢?
最荒诞的是,在你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在升级军备竞赛时,恐怕“普通孩子”的概念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嗯,别人家孩子一周六个培训班,太鸡血了,我们家的“普娃”一周只有五个班。
第三,社交媒体成为了教育竞争的放大器。我们男同胞之间常开玩笑:自己的老婆最近认识了一帮鸡血妈妈,在微信群里每天互相加压,然后就被无可挽救地迅速带坏了,然后就开始反过来指责老公昧于时势,空谈误娃,做了个甩手掌柜。
但很多爸爸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己之所以可以摆出一副“超然”的样子,归根结底未必只是妈妈天然更鸡血,而是妈妈们通过社交媒体无远弗届的密切交流掌握了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基本都是导向“全力鸡血”的大方向。如果有一个普通家庭的父母做出鄙夷鸡血的姿态,而不是装出来的话,多半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睁眼看世界”,
或者说,他们还没有进入这样的社交圈子。一旦认真研究消化这些触及灵魂的鸡血文,相信我,没有一种“高冷”能真正经得起考验的。
也就是说,即使你一开始怀着放养孩子,将孩子视作“普通孩子”的田园牧歌幻梦,一旦你进入由无数鸡血父母和教育机构构成的社交媒体包围圈,你就逃无可逃。他们会告诉你,“普通孩子论”就是不负责任,就是“精英们劝你看开,不是真的让你看开,是让你认命”。
教育竞争的气氛越凝重,让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心理压力就越沉重,转向是大概率的事。
第四,我们惧怕孩子成为普通人,除了以上更偏向主观的因素之外,也因为现实情况就是鼓励“鸡血”和竞争的。要知道,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里,不要说中小学,就连看个幼儿园简介都足以让你鸡血上身,力争上游,完全不留给你岁月静好、自我催眠的空间。如果不同学校之间确实存在差距,你不可能像鸵鸟一样无视这种差距,想要做到心如止水,这简直是拿米其林餐厅诱惑减肥者。
很多人接受的一个潜在预设是,如果在教育竞争中被甩下,变成了“普通人”,那么一个人的人生似乎从此就丧失了开放性和更多可能性,应该无奈地接受困窘和匮乏。在这种集体意识下,“普通人”的意义和价值很可能是被相对忽视的,于是乎,成为普通人的种种不快也就被自我证实了。
必须说,能否理直气壮地喊出“我希望让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的确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工人日报e网评】绝大多数孩子最终会成为普通人,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真相
网友对演讲内容热烈讨论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教育焦虑表象下的内心困惑,在经历被鸡娃大军裹挟、被“资源比拼论洗脑”过后,多数家长还是或多或少心有不甘——“别人报的班我也要报,别人学了我也得学”真就是百分百正确的路径?一边是不忍看孩子小小年纪就被各种打鸡血而睡不够、玩不好,一边却又缺乏拒绝流水线式教育的勇气和定力。当教育的“剧场效应”越来越明显,当越来越多前排观
众站起来观影,后排观众只能也全程站着才能获得基本的观影体验,对此,很多家长心知肚明,却无能为力。
欣慰的是,时不时能有人站出来为大家讲道理,厘清理想的教育该有的模样,抑或帮家长们找到心理慰藉,在鸡娃大战间隙做些情绪疏导。但回到现实,家长们在网上握爪点赞、抱团取暖之后,转身又在给孩子报班抢位中开始了新一轮的激战厮杀。
教育理念和环境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当下所谓的“教育军备竞赛”,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培机构、学校和家长多方共筑的一座围城,学校教育的放手为教培机构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拳脚的空间,而家长的焦虑、攀比心理则充当了这场竞赛的催化剂。
关于家长的攀比心理,网友这样一段描述很是贴切——比谁更早翻身,比谁更早出牙,比谁高一点重一点,比谁先学会踩单车,比谁画的圆最圆。等孩子长大点儿就比幼儿园、比小学、比中学、比大学,比完学历就比工作、比对象、比收入,临终了还要在养老院里比孩子一个月来看自己几次。
此番描述或许有些夸张,但如龚先生一样的家长们都能或多或少从中窥见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路上,龚先生也时常摇摆不定,却在某次教培机构“超越同龄人”的话术中如梦初醒——有朝一日孩子真的强大到“甩同龄人几条街”,他(她)会真心快乐吗?比起为父母争取满满的成就感,孩子内心的丰盈富足才更重要,不是吗?
这样的道理,有些人压根没想过,有些人心里明白却难以做到。一句“势不可挡成为一个普通人”的走红,能否撬动时下教育焦虑这块巨石,或许还得打个问号。毕竟,教育观念的升级换代,需要更多人日拱一卒的不懈努力,需要为人父母者自我观念和心态的不断修行,需要全社会对普通人的尊重与认可,对个人的成长成才抱持一颗平常心。
在说出“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之前,刘教授在女儿满百天时曾写下一段话,龚先生摘录在此作结,与诸位共勉——
“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