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和试题分析》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解读课标,了解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目标;
2.了解史料概念,判断史料类型、分析史料价值、辨析史料真伪; 3.学习史料实证的具体方法,学会根据可靠史料提出历史认识。 【课前预习任务】 完成两道试题: 练习1“玄武门之变”
五代时期官修的《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历来是研究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史料。其中记载:“太宗命(尉迟)敬德侍卫高祖(李渊)。敬德擐( huàn,穿 )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曰:‘秦王(李世民)以太子(兄李建成)、齐王(弟李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 1908 年发现的敦煌文书中,有一件武则天时期的俗讲话本《唐太宗入冥记》。其中描述了阎罗王手下判官崔子玉在冥间审问唐太宗的故事,“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闷闷不已,如杵中心……争答不得。
(1)辨析上文所引史料,据此能够确认的玄武门之变的史实有哪些?
(2)指出上文所引两则文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练习2 孔子“镜像”
材料一 《史记》成书于公元前91年,其中的“孔子世家”有这样一段内容:太史公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材料二 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武帝之孙)墓出土的陪葬品中有一面青铜衣镜,镜框木质背板绘有孔子图像,并配有题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殁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至于今不绝,学者宗之。自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胃(谓)至圣矣! (1)分别指出《史记》与“孔子衣镜”的史料类型。
(2)对比分析《史记》与衣镜题记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并加以说明。
【课上学习任务】
练习3 公车上书了没?
材料一 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 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 材料二 当代学者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茅海建认为:“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点所依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
练习4 文物有助于我们去接近真实的历史。 材料一 下图所示文物是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秦“阳陵虎符”。虎颈至胯间左右各有错金篆书铭文两行十二字:“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
结合所学,说明文物“阳陵虎符”所体现出的历史价值。
练习5 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西高穴曹操(155~220年)墓 只符合部分文献记载(注:文献中关于曹操墓位置有多种记载) 与当时王侯级墓类似 海昏候刘贺(前92~前59年)墓 与文献记载一致 符合汉代列侯墓的规制 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 墓葬位置 墓葬形制和结构 出土器物 具有汉代特征 出土器物“魏武王”(注:包括曹操在内,这一历史“刘贺”“海昏候臣贺” 上的文字 时期曾有三位“魏武王”) 目前学术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海昏候墓的墓主就是刘贺,但在西高穴墓的墓主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