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市场需求,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当前我们国家 建设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现状以及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研分析, 同时结合建筑企业及毕业生反馈的意见,拟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重新修订。现将 调研结果作如下报告:
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急需大批建筑技术人才 一. 建筑业的大发展,迅速扩大了对建筑技术人才的总量需求
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长,2003 年已达 55131 亿元,较之 2002 年又增长了 12.6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60%以上要出建筑业及其 相关产业完成,近五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11.64%,增加值年均增长 7.29%,都高于 同期国内生产总值 6.98%的增长速度。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近五年来建筑业从业人员以 年均 4.25%的速度不断加,行业队伍的迅速扩大,使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总量需求逐年大 幅度地增长。
二. 我国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建筑技术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1990 年到 2002 年,我国城市化率由 18.9%迅速 提高到 39.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相当低。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加快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 2025 年城市化率要达到 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 8.2-8.7 亿。 这一宏大的战略目标,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急迫的、大量 的需求。
三. 建设事业中新兴行业的出现,拓展了急需人才的技术领域
伴随着建设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市场化进程,近年来出现了从业人员数量增长很快的 新兴行业,比较突出的有建筑装饰业、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业,2002 年这三业中从业人员 数量分别已达 850 余万、118 万和 233 万。这些新兴行业的出现,明显加剧了人才市场中 建筑技术人才短缺的局面。
四. 建筑领域的科学进步,对建筑智能化技术人才提出了大量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建筑工程已成为建 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建筑工程先进技术水平的试题和工程投资取向正在发挥重要 影响,目前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方面的投资已占建筑工程总投资的 5%-10%,大量现有建筑进 行建筑智能化的改造,建设行业的设计施工和牧业管理单位,已经对建筑智能化技术人才, 尤其是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的一线人才,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
我国建筑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当前,在建筑业 3893 万从业人员中,生产一线的员技能低,绝大多数未经任何培训直 接上岗,高级工不足 2.4%,技师不足 1%,高级技师不足 0.3%.专业技术人员 154.6 万,经
营管理人员 194.6 万,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 4%和 5%,两类人员合起来仅 9%,这个比例数 远远低于全国各行业 18%的平均水平,也低于采掘业。建筑技术人才数量上严重短缺,是 目前建筑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建筑技术人才短缺突出表现在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建筑设备这三 个专业领域。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
建筑业从业人员中约 78%分布在建筑施工企业和市政工程施工企业,总数为 3036 万上 以人。目前,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为 310.58 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 10,23%。专业 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 10.19%,专科学历占 30.40%
今后 10 年,建筑与施工队伍从业人员按 3000 万考虑,技术与管理人员要达到 30%,即 900 万人左右,未来 10 年需要补充技术与管理人员 600 万人,年均 60 万人,若由高、中等职 业教育培养其中的 60%,每年要培养 36 万人。 建筑装饰专业领域
目前,我国建筑装饰业的从业人员已达 850 万,其中一线操作人员 80%以上是家民工, 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均不足 1%,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 51 万左右,约占从业人员总 数的 65.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之建筑工技术领域低,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约占 33.3%.在 生产操作人员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或建设职业技能岗位证书高级工为 4.04%、技师和高 级技师为 0.09%.
今后 10 年建筑装饰业从业人员要达到 1100 万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比例约 20%,即 220 万 人左右,需净增约 150 万人,年均增加约 15 万人.若由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中的 50%,每 年需培养 7.5 万人。 建筑设备专业领域
2002 年,建筑设备安装领域从业人员 443.07 万,在建筑业中所占比例为 11.1%根据对 部分建筑设备安装企业的调查统计,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农村劳务企业的从业人员分别 占设备安装领域从业人员总数的 10%、10%和 80%,这三类企业中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数量约 55.38 万左右,占该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 12.5%,生产操作人员的数量约 387.69 万,占该 待业从业人员总数的 87.5%
今后 10 年,建筑设备安装业的从业人员要达到 500 万,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比例需 要 30%,10 年内需补充约 100 万专门人才。若由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其中的 60%,即 60 万人,每年还需培养 6 万人左右。
建筑技术专业教育现状 建筑技术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国设有建设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有 290 余所。2003 年建设类高职专毕业生 66742 人,招生 142683 人,在校生 324144 人。
建筑技术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培训规模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建筑业专业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与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按全国各行业平均水平 18%计 算,目前需要 700.74 万人,现在仅有 349.20 万人,总量缺口为 351.54 万人。2004 年, 建设类大中专毕业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本科以上教育的 毕业生分别为 9213 人、77564 人和 69714 人。粗略按当年毕业生全部进入建设行业,且不 考虑自然减员等因素,以这样的培养速度满足目前行业的需求需要 18.85 年。可见,建设 教育在总规模上与行业需求之间相距甚远。
(2)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以能力为本位还有很大差距
近年来,建设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成绩显著,对“能力本位”的认识逐步深刻,在课 程内容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也取得了成效。但全面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全面 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精神还有很大差距。课程内容体系,尤其是理论教学内容 体系,还远远没有摆脱“学科型”体系的束缚;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还没有成型, 尤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还在初步探索之中;“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 建设刚刚起步,还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远不能满足使学生毕 业即能顶岗工作的需要;企业全面介入职业教育全过程的能动机制尚未形成,校企合作培 养人才的途径尚不畅通。
对我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综上所述,我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应该从建设行业生产一线对技能型人 才的急需出发,在建筑与市政施工、建筑装饰、建筑设备等三个专业领域实施技能型紧缺 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优化教学和实训过程, 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坚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的办 学指导思想;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提高职 业教育对社会的反应能力,缓解建设行业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促进建设职业教育的改 革与发展。
根据当前我系建筑工程专业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坚持制度创新,全面推行建设职业资格制度
根据国家的“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原则,全面推行关键岗位准入制度”, 我系应尽快完善“双证制”,在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中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 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加强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沟通。 2.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体系
理论教学内容体系,要尽快摆脱“学科型”体系的束缚,加林课程整合的力度,使之 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搞好事例后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
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以能力为模块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要投入力量编
写实践教学的教材,完善职业能力的考核体系,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将理论教 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新体系。 3.建立校正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订单”式教育新模式
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在企业进行的现场实践又是其中的关键。对 于建筑技术类专业而言,由于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可重复性,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在真实 的工程项目中的现场实践,毕业即能顶岗工作是不可能的。必须建立学院与企业双赢互动 的新机制,使企业全面介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并依照“订单”方式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 毕业生。充分利用企业的工程项目和工程技术人员等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建立校合作的人 才培养能动机制,实行“订单”式培养和培训的新模式,树立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责 任,对学生实施学校、企业双主体教育的新理念。 4.切实有效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双师”素质的师资队全是搞好职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支持教师参 与企业实践,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同进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与经营管理人员到学校 任教,或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尽快形成“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
实验实训是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途径,加强实验实训是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目前,我系的实训基地及实验设备数量严重不足,这样就 会制约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才能 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五、对修改教学计划的建议
(一).重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质量标准要明确具体,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三).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建立起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 和素质形成体系;
(四).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起开放式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体系; (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意识,建立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 (六).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1.专业知识结构:
(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力学、信息技术、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知识; (2)掌握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3)掌握建筑材料与检验、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管理、质量检验、施工 安全等专业技术知识;
(4)具有建筑水电设备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
(5)了解建筑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相关信息。
2.职业能力结构:
(1)具有正确识读土建专业施工图的基本能力; (2)具有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 (3)具有一般建构构件计算、设计和验算的能力;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处理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7)具有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工作的能力; (8)具有一、二个主要工种操作的初步技能; (9)具有工程项目招投标和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10)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
(11)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3.综合素质结构 (1)政治思想素质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事业心强, 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谦虚、 谨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2)文化素质
具有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 用得体的语言、文字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 作作风。
(3)身体和心理素质
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 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问题。 (4)业务素质
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 的意识,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六、对修改课程体系的建议
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要求构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理论课 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
由必修公共课和专业课、专业选择模块、选修课组成。根据目前建筑市场需求情况,专业 选择模块设置了建筑施工管理和工程预算两个专业方向,并以建筑施工管理为主设置课程, 工程预算方向课程设在选修课中,有利于学生多方选择。选修课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设。
2.实践课程体系
增加理论课程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加大实践课的教学力度。除以往的毕业实习外, 增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岗位实习,完善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