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动物的繁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7课。承接前6课知识,在蚕的繁殖方式的基础上,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本课通过调查鸡、鱼、猫、狗等身边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其他动物的繁殖,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方式和过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动物总能够选择适合的方式孕育新的生命,繁殖后代,不断地将生命延续下去。
本课的主要教学活动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回忆蚕及其他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第二部分:探索,通过调查鸡、鱼、猫、狗等身边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认识到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基本繁殖方式有卵生、胎生,特殊繁殖方式有出芽繁殖、分裂繁殖。第三部分:研讨,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方式,以及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第四部分:拓展,尊重生命,爱护动物的“家”。 【学生分析】
喜爱动物是孩子的天性,而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学生既感兴趣又有些陌生的知识。学生能够知道有些动物的繁殖方式和蚕一样,有些动物的繁殖方式和蚕不同,并且能够简单举例。但学生对胎生和卵生概念的建构不够系统完善,对这两种繁殖方式的区别认识不全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
2. 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一般都是卵生动物。
3. 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4. 动物生存依赖于植物。有些动物以植物为食,有些动物依赖植物筑巢,作为庇护后代的场所。
科学探究目标
1
1. 能运用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方法收集信息,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 2. 能基于动物的繁殖方式,将动物分成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两类。 科学态度目标
1. 对动物的繁殖方式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2. 能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动物繁殖后代的案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验近亲自然、珍爱生命是建立和谐家园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运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知道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
难点:收集、分析、整理动物繁殖后代的信息。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动物繁殖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动物繁殖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 提问:(出示图片)蚕是怎样出生的?
2. 谈话:(出示动物资料)地球上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他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与蚕相似吗?
3.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与蚕相似?哪些与蚕不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动物的繁殖。(板书课题:动物的繁殖)
设计意图:既能衔接前面的养蚕活动,又能把动物分成与蚕相似、与蚕不同两种类型,由此引入后续探究活动。
二、探索
(一)认识卵生和胎生
1. 学生汇报并且交流自己课前调查了解的和蚕繁殖方式一样的动物。(课前布置学生实地调查常见动物的繁殖过程,此处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报)。
2. 谈话:(出示鸡、鳄鱼、天鹅等动物繁殖后代的图片)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动物繁殖后代的资料,谁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么繁殖后代的?
2
活动一
(1)小组将自己组调查收集的卵生动物资料和老师出示的卵生动物资料,进行交流分类。
(2)小组汇报分类结果。
3. 小结:昆虫类、鱼类、鸟类等动物繁殖方式一般都是卵生。像蚕一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4. 谈话:卵生动物怎么孵化后代的?我们一起来观察鸡蛋孵化的过程。(出示鸡蛋孵化的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观察不同动物出生的瞬间的图片,提供丰富的事实,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建立“卵生”的科学概念。通过分类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昆虫类、鸟类、鱼类等动物一般为卵生动物。
活动二
1. 提问:猫、狗繁殖后代的方式和蚕一样吗?谁能和大家分享自己课前收集到的猫、狗繁殖后代的资料?有些动物和猫、狗繁殖后代的方式一样,你还收集到哪些动物的资料?
2. 学生汇报。
3. 小结: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4. 提问:(出示图片)狗、猫是怎么喂养它们的后代的? 5. 小结: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式喂养它们的后代。 6. 谈话:(出示图片)除了猫和狗,你还知道哪些哺乳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学生逐步建立“胎生”的科学概念。教师用大量的哺乳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经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使他们体验科学思维的方法过程,并最终能够认识哺乳动物。
(二)知道繁殖方式多种多样
谈话:通过我们的学习,谁能说说动物的繁殖方式都有哪些?除了胎生和卵生,你还知道其他的繁殖方式吗?(出示相关动物的图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各类动物中的特殊例子,如水螅、变形虫等,使学生完善自己的发现: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有胎生、卵生、特殊繁殖方式。通常同一类动物的繁殖方式是一样的,但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繁殖特点。学生通过比较各类动物繁殖方式的不同与相同,进一步深化理解卵生和胎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