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含15组练习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

(一)常见文言文考点: 考点一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考点二 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考点三 划分句子朗读节奏 考点四 翻译、理解文言句子

考点五 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考点六 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七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考点八 对比分析,拓展迁移 (二)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1.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说的“根据上下文”。理解实词含义的方法: (1)迁移法。

①课文迁移法。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意义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

②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可以通过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2)推断法。

①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字词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

第 1 页 共 41 页

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② 对句判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句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此来判断。

2.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虚词意义和用法五推断法:

①语境推断法。文言虚词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要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可结合文意进行。

②代入检验法。文言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将其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③句位分析法。即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来判断。如“其”字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在句中的动词后一般作代词。

④语法切入法。如果某个虚词在两个语法结构一致的句子中所处位置相同,其用法一般也相同。

⑤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迅速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划分句子朗读节奏方法。 (一)五借助:

(1)借助“曰”“云”“谓”断句,这些表示“说”的词语后往往要断开。 (2)借助名词断句。名词作主语要在其前断开,作宾语要在其后断开。 (3)借助虚词断句。一些虚词往往用于句首(如“夫”“至若”“盖”“若夫”等)或句尾(如“也”“乎”“耳”“焉”等)。 (4)借助句式断句。如对偶句、排比句等。

第 2 页 共 41 页

(5)按文言句式特点断句。如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断句时要注意古代语言的特点和意义的完整。 (二)要注意以下规律: ①主谓之间要停顿; 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

③句首发语词之后或关联词之前要停顿,如句首有“夫、盖、且、维”等词,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

④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如“其一∕犬坐∕于前”; ⑤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 ⑥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⑦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⑧“也”“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⑨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现在是一个双音节词,要分开读,如“可∕以一战”。

上述只是朗读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生搬硬套,要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5.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

文言语句翻译的基本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拿到题目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抠。

第二步,踩点得分,洞悉关键。要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要翻译准确;二是特殊句要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第三步,翻译时要注意增、删、调、留、换,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

第 3 页 共 41 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含15组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一)常见文言文考点:考点一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点二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考点三划分句子朗读节奏考点四翻译、理解文言句子考点五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考点六分析人物形象考点七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考点八对比分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74k20yg6a7wp9920czo7b3ef97x1a0100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