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
一、积累(36分) 1.补全诗句。(1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4)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 《过零丁洋》 (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 《陋室铭》
(7)_____________________,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李白的《行路难》中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又烘托诗人暗淡愁苦的心境。
(1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岳阳楼记》中记叙了滕子京治理巴陵郡取得的政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不能写错别字,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阙,眦。 答案:(1)关关雎鸠 (2)城阙辅三秦 (3)决眦入归鸟 (4)沉舟侧畔千帆过
(5)身世浮沉雨打萍 (6)无案牍之劳形 (7)中军置酒饮归客 (8)马作的卢飞快 (9)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0)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11)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12)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2.依据所给信息填空。(2分)
《__________》一书的作者被称为“亚圣”,书中记录了他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____________,对后世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文章气势磅礴,说理严谨,议论尖锐。
解析:本题考查孟子作品的识记和理解。回忆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答案:孟子 散文
3.给下列每个成语填入一个正确的字。(4分)
郑重其(________) (_______)海桑田 锋芒(_____)露 迫不(_____)待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识记书写能力。正确理解成语意思。注意容易出现书写错误的成语是:锋芒毕露。
答案:事 沧 毕 及
4.将备选的三个句子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空缺处,使表达准确连贯。(填写序号)。(3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一个好的家风比什么都强。家风,____;家风,____;家风,____。 ①是现代家庭教育的渊源与根基 ②是家族绵延不断的教育形成的风气 ③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和文明的延续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注意上下的过渡和衔接,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注意语段中的表示时间的词语,补写的句子要与上文内容按顺序逐一对应。 答案:②③①
5.仿句(2分)
点、横、竖、撇、捺,一笔一画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方块字。一个“山”字横竖之间,耸立着山的巍峨和险峻;一个“火”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注意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本题要求结合字的笔画来展开合理的想象。 答案:撇捺之间 点燃了火的热烈与激越。
6.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按下指纹,就能把门打开;一进入房间,窗帘就缓缓拉开,空调、热水器、音响、空气净化器瞬间全部智能开启,扫地机器人早已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如今,这些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已不再“科幻”,智能家居已经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中。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家居已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门禁、马桶、油烟机、燃气灶、洗衣机、电视机、净水器、冰箱等等,这些设备共同的特性,就是可以远距离操控,同时还和网上购物结合在了一起。“人工智能”从一个陌生的词汇到一个“司空见惯”的“技能助手”走入寻常百姓家。医疗、教育、交通、旅游、养老、物流、城市管理等逐渐变得便捷轻松。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阅读材料上,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 答案:人工智能走进生活,使生活便捷/人工智能走进百姓家,生活更便捷/家居智能化,生活更轻松
7.漫画(4分)
(1)为漫画拟一个标题。(1分)
解析:认真看图,审读寓意,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标题。
答案:爱的回报、请允许我回报你的爱、爱的成长、爱的责任、母慈子孝等符合画面主题即可。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3分)
解析:认真观察漫画,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信息,再用生动连贯的语言描述出来。 答案:略(提示:画面内容完整,有情景描写,语言生动连贯。)
8.根据以下信息,请你代表初三(1)班同学写一份请柬。(3分) (1)活动主题:分享好书,交流读书感悟的“读书沙龙”活动 (2)邀请嘉宾:张老师
(3)活动地点:初三(1)班教室 (4)活动时间:6月1日下午15:00
解析:请柬一般有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构成。标题一般印在封面上。称呼要顶格写出被邀请者(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名称。称呼后加上冒号。正文要写清活动内容,如开座谈会、联欢晚会、生日派对、国庆宴会、婚礼、寿诞等。写明时间、地点、方式。结尾要写上礼节性问候语或恭候语。落款署上邀请者(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和发请柬的日期。 答案:略(注意格式)
二、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9.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4分) ①彼竭我盈 ___________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___________ ③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__
解析: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答案:①充满,这里指旺盛. ②痛心遗憾. ③草木茂盛. ④同“向”,原先,从前。
10.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6分)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析:翻译句子时,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本题重点词语:谤讥:这里指“指责,议论”。尝:曾经。一般来说,断句时,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
答案:①(群臣吏民/众位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在公共场所讨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
②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1.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常用的手法就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请结合范仲淹的《渔家傲》谈谈景物与情感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2分)
解析:本题考查借景抒情写作手法的赏析能力,一定要结合范仲淹的《渔家傲》的内容来赏析。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