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
一、溶液 (一)溶解
1、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 后形成的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悬浊液静置后易沉淀,乳浊液静置后易分层。 3、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稳定性:若外界条件不变,溶液可以永久存在。
透明: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以 溶液透明。 注:①溶液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溶液中有
Fe 2+呈浅绿色,有 Cu2+呈蓝色,有 Fe3+呈黄
色,有 MnO4 -呈紫红色。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4、物质在形成溶液过程中常伴有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升高,如 氢氧化钠
( NaOH )等,有些物质溶于水导致温度降低。如:硝酸铵(
NH4NO3)等。
5、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有:⑴加热(或升温);⑵搅拌(或振荡);⑶将固体研成 粉末。
(二)溶液的组成
1、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溶剂: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溶剂通常为液体,常见的有水、酒精、汽油等。 ⑴ 气体、固体溶
于液体时,气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⑵ 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认为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但当液体和水互溶时,一般 把水作为溶剂,另一种液体作为溶质。
⑶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液中,有时做溶质,有时做溶剂。如碘酒中,酒精是溶剂,而在酒 精的水溶液中,酒精又作溶质了。
⑷ 若没有指明溶剂,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3、 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名称 溶质 溶剂 石灰水 氢氧化钙 Ca(OH) 2 水 H2O 盐酸 氯化氢 HCl 水 H2O 碘酒 碘 I2
酒精 C2H5OH
4、 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5、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2)数学表达式 溶质质量分数( ω)
(3)理解: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 计算在内。 ⑤当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不止一种时,其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应是这种溶质质量占全部 溶液质量的百分比。
(4)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具体情况 ①若溶质全部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直接利用上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②若溶质虽不与水反应,但没有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未溶解部分不能 参与计算。
③若溶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就为反应后的生成物了。 ④若溶质为结晶水合物,
溶于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就不包括结晶水的质量。因为结晶水合 物溶于水时,结晶水就转化为溶液中的溶剂了。
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计算、称量 (对固体溶质 )或量取 (对液体物质 )、溶解、装瓶,贴签。 以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 的蔗糖溶液为例说明。
(1)计算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 的蔗糖溶液所需要的:①蔗 糖质量: 50g×5% = 2.5g ,②水的质量: 50g - 2.5g = 47.5g 。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 2.5g 蔗糖倒入烧杯中,近似认为水的密度为 1g/cm3 ,用量筒量取 47.5mL 水。 (3)溶解 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蔗糖的溶解。
(4)装瓶,贴签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溶质的质 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7、分离可溶物与不溶物时,可用过滤的方法。步骤:
⑴ 溶解: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 ⑵ 不溶物残留于过滤器中,可溶物存在于滤液中。
⑶ 蒸发: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至有较多量固体析出,停止加热。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 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溶质的不饱和溶
液。
3、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4、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溶液 中,饱和溶液最
浓。
5、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⑴、定义: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 100 克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 ⑵、意义:例:在 20℃时氢氧化钙 Ca(OH) 2 的溶解度为 0.165 克,表示的意义为: 20℃ 时氢氧化钙
Ca(OH) 2 在 100 克水中溶解 0.165 克后,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⑶、有关计算:
例 1:20℃时 NaCl 的溶解度是 36g 。该温度下,将 15gNaCl 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 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若将 20gNaCl 放入水中,充分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形成的 溶液是 (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
6 溶解度曲线:
①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是温度,将溶解度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表现在直角坐标系 中,则得到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②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如图有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Ⅰ.A、C 物质溶解度曲线坡度大,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
Ⅱ. A 、B 两物质溶解度曲线往右上升,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线往右下降,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Ⅲ. t1时,A、B、C 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C>B>A t3时,A、B、C 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A>B>C P点意义: t2时,A、C 物质溶解度相等。
B物质溶解度曲线坡度小,
4、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
小;
CO 2气体从水中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气压减少而减
人喝了啤酒(或饮料)后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5、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固体物质结晶通常有两种方式。
①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物质 —— 蒸发的方法(如上图中 B 物质)
②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物质 —— 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如上图 A 物质)。
6、结晶法分离混合物
⑴、适用范围:结晶法适用于两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其中一种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 影响较大,另一种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比较小(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 ⑵、操作步骤:①配制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物质(硝酸钾)的热的饱和溶液。 ②冷却结晶。③过滤。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铜、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 鉴定它们做如下实
验: ①
将该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于水中,得到无色溶液 a。
② 取少量 a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③ 另取少量 a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据此推断:
(1) 该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 )___;可能含有 ___。 (2) 请写出实验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③ 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__。
【答案】 NaOH、Na2SO4 KCl Fe2(SO4)3+6NaOH= 3Na2SO4+2Fe(OH)3↓ 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氢氧化钠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硫酸根离子和 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
①将该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于水中,得到无色溶液
a,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铜;
②取少量 a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硫酸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所以样品中一 定含有氢氧化钠,一定不含硝酸镁;
③ 另取少量 a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所以样品中一 定含有硫酸钠 【详解】 由分析可得, (1) (2)
该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NaOH、 Na2SO4,可能含有 KCl;
实验②发生的反应是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化学方程式为: Fe2(SO4)3+6NaOH=
3Na2SO4+2Fe(OH)3↓; 反应③是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所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为复分 解反应。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 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 物质 A﹣G 分别代表氧气、碳酸钠、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一氧化碳、氧化铁、水七种 物质中的一种,
把它们排列成如图所示的 “大雁阵 ”。图中连线表示两种相邻物质之间能相 互转化或相互反应。已知 D 是一种盐, A、 E、 F常温下呈气态, A、B是人的生命活动中两 种最重要的物质。请回答相关问题:
1)D 的化学式是 _______
(2)写出一个 D 转化成 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____ 反 应。
(3)写出 E转化成 F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4)“大雁阵 ”中的 G是一只漂亮的 ______ 色“大雁 ”。
高温
【答案】 Na2CO3 Ca(OH)2+Na2CO3=CaCO3↓ +2NaOH 复分解 CO2+C 【解析】 【分析】
2CO 赤红
根据 “物质 A﹣G 分别代表氧气、碳酸钠、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一氧化碳、氧化铁、水七 种物质中的一种,把它们排列成如图所示的 “大雁阵 ”。图中连线表示两种相邻物质之间能 相互转化或相互反应。已知
D 是一种盐, A、 E、 F常温下呈气态, A、B是人的生命活动中 两种最重要的物质 ”,则推测: A 为
氧气, B 为水, C 为氢氧化钠, D 为碳酸钠, E 为二氧化 碳, F为一氧化碳, G 为氧化铁,代入检验。 【详解】
(1)根据分析, D 的化学式是 Na2CO3。
(2)写一个 D 转化成 C的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OH)2+Na2CO3= CaCO3↓ +2NaOH;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Ca
高温
(3)E 转化成 F,即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 2CO。
(4) “大雁阵 ”中的 G为氧化铁,是一只漂亮的赤色 “大雁 ”。 故答案为: (1)Na2CO3;( 2)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 3)
高温
CO2+C
2CO。( 4)赤红
【点睛】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 了正确的实验结论。
4.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常温下 A、B是黑色固体, B 中两种
元素的质量比是 4:1;C 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 G俗称纯碱;反应②和③各能生成一种 沉淀,且沉淀颜色不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 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写出反应②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Na2CO3 2CuO + C 高温 2Cu+CO2↑ CuSO4+2NaOH=Cu(OH)2↓+Na2 SO4 生成白色沉 淀 【解析】 A、 B是黑色固体, 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4:1, B可能是氧化铜, A 可能是 碳, C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故 C 可能是稀硫酸, G俗称纯碱,故 G是碳酸钠,硫酸和氧化 铜都能生成 E,故 E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