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目的
规范路基施工作业程序,加强技术标准的控制。使路基填筑施工工艺符合
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实现路基施工的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范围
新建濮阳至临汾铁路平安屯至临汾段濮襄右改线路基填筑工程。
3.引用标准及文件
3.1《新建濮阳至临汾铁路平安屯至临汾段HJZQ-8标段站前工程施 工总价承包合同》、设计图纸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2《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
3.3《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32-2003) 4.职责
工程部负责本指导书的编制、修改、监督检查和指导实施,是本指导书的主管部门,并负责本指导书的条文解释、归档管理,确保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按本指导书要求进行现场控制。
5.实施要求
路基施工队应认真学习,严格按指导书制定的操作程序及标准要求进行作业,如对指导书标准及指定的操作程序如有异议,应与工程部协商,必要时上报工程技术总负责人(总工程师)解决,并认真做好记录不得擅自更改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标准要求及操作步骤。
6.作业准备
6.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6.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7.技术要求
7.1填料原材料必须合格,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方可运送至作业现场; 7.2施工前确定好配料比例;
7.3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拌和出的填料及摊铺、碾压机械,选取
不小于100m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形成试验段总结报告,报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大面积开展施工。
8.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8.1施工程序
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具体填筑工艺流程详见图一般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顺序:下层面处理→卸填料土→推土机摊铺整平→压路机初压→压路机复压→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终压。
8.2 工艺流程
9.施工要求
9.1施工准备
9.1.1制定实施方案。路基试验段施工之前,项目部组织相关技术、试验人员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人员、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的需求计划、试验步骤、检测方法、相关数据整理分析方法。
9.1.2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和检测设备。为满足路基试验段施工需要,选配性能状况好、满足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的成套施工机械设备。为满足客运专线检测要求,工地中心试验室除配备各种计量设备、力学试验设备、核子密度仪等常规检测设备外,还配置K30、Evd、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检测设备。
9.1.3确定料源。路基施工,填料是关键。按照客运专线对路基填料的特殊要求,对沿线路基填料进行调查,进行试验比对分析。从填料的质量、运输道路以及经济性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符合要求的取土场。经对选定的取土场土源进行土质取样、筛分检测,确定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需要改良。
9.1.4测定基底土样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压实度。试验人员分别对试验段的基底土现场取样,进行室内标准击实试验,以确定该土的最佳含水量及对应的最大压实度,以便下一步对清表后的原地面进行翻挖、晾晒、回填、碾压、检测。
9.1.5确定路基填筑检测方法。试验段路基基床以下部分采用K30和孔隙率双控检测。为取得足够的试验数据,基床以下部分每层检测孔隙率和K30,检测点数满足验标要求。
9.1.6组织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举办“客运专线新验标培训班”,使全体施工人员能适应客运专线的施工要求,及时掌握客运专线路基施工相关标准,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允许上岗。同时,为使全体管理、技术人员准确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施工现场组织“路基试验段施工技术交底会”,使其掌握试验工作程序和控制标准,并将各阶段质量责任分解到具体人员。
9.2施工工艺
9.2.1测量放样。由精测队对现场进行测量放样,放出路基两侧坡脚线、排水边沟线,并测出原地面高程。
9.2.2基底处理。人工配合挖掘机将原地面杂草、树根及表层软土等清理干净,并将弃土用自卸车运至弃土场;根据设计要求对基床进行换填,换填深度根据杂填土深度确定,换填因分层回填碾压。
9.2.3路基填筑。填料合格、原地面处理满足要求后,进行分层填筑。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10m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填筑中,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为便于比较,路基试验段先后以35cm、45cm、55cm三种松铺厚度进行试验。填土厚度控制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量出每车土的方量,根据摊铺厚度,计算每车土所能摊铺的面积,并按此面积在填筑面上用灰线划上格,在每格内卸入一车料;二是在路基坡脚附近每隔10m立上竹杆,在竹杆上用红布条标记好试验摊铺厚度的位置线,用以控制推土机作业厚度。
9.2.4路基平整。首先采用推土机将填料按竹杆标示线初步推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细整平,并将路基顶面做成两侧2%~4%的横向排水坡。
9.2.5路基初压。当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时开始碾压。碾压采用激振力35t振动压路机。根据“先稳后振、先快后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轮迹重叠”的原则,从两侧向中心纵向进退式碾压:先静压一遍,再弱振碾压二遍,再强振碾压一遍,完成初压。碾压时,行与行轮迹重叠0.4~0.5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0.4~0.5m,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9.2.6压实检测。初压结束后,进行压实指标检测。检测采用K30和孔隙率双控指标。即用K30平板载荷仪测试地基系数K30、灌砂法检测孔隙率n。
9.2.7续压检测。对试验段路基进行续压续检,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检测方法同前。并认真记录松铺厚度、碾压次数、K30和孔隙率检测值等相关数据。沉降观测点周围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应采用打夯机夯实。直到压实指标稳定后停止碾压。
9.2.8沉降观测。软基处理地段设计有沉降、位移控制要求时,首层填料摊平后,在路基中心埋设沉降观测板、设置沉降观测桩。碾压结束后,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标准。路基面形成后在路基面中心和两侧路肩设置路基面观测桩,纵向间距不宜大于l00m,每段路堤至少保证1个观测断面,
路堤较高(大于8m)地段进行加密,并且保证至少有6个月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测量频度:前15天内每3天监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监测一次,第30~180天每15天监测一次。
10.劳动组织
10.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10.2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等进行合理配置。
主要人员配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工 序 现场负责人 现场技术负责人 路基技术人员 测量工程师 测量员 试验工程师 试验员 机械司机 汽车司机 机械维修人员 普工 调度员 安全员 人数 1 1 3 1 3 1 4 14 16 3 12 1 1 备 注 现场组织、指挥 负责技术指导、交底 质量控制、检查 测量控制、检查 现场测量 试验检验、质量控制 现场试验 机械操作 填料运输 械维修保养 现场辅助 现场调度 现场安全 其中现场负责人、技术人员、安全员、调度员,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根据工程量大小设置运输工班和作业工班,工长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
根据工程情况配备若干劳务工人,配备比例不大于1(正式职工):15(劳务工)。
11.材料要求
11.1路基填料应为A、B组填料中的块石、碎石、砾石类等填料,必须符合验标有关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