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淡水鱼类养殖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泥和食盐各10公斤混匀)、黄泥加尿黄泥10公斤和人尿10公斤、黄泥浆5~7.5公斤、石灰水7-15公斤化水均可缓解

鱼浮头。

常备鱼药的用法与用量

一、清池消毒药物 生石灰:干水清塘,塘里留水6~9厘米,每亩用生石灰50~60千克,溶化不待冷却全池泼洒,也可直接将灰粉撒入。在排水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可带水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7~10天即可放鱼。漂白粉:干水清塘消毒,塘水6~9厘米,每亩用漂白粉 5~7.5千克。带水清塘,每亩用漂白粉13.5千克,3天后即可放鱼。氨水:池水深6~9厘米,泼洒氨水50~75千克,1~2天后放水进池,放水2天后即可放鱼。 二、杀灭体外寄生虫药物 硝酸亚汞溶液:病鱼用每立方米水含2克的硝酸亚汞溶液浸洗2~3小时,全池泼洒时每立方米水用药0.1克。鲜辣椒粉:水深1米,每亩用鲜辣椒粉250克、干生姜片适量加水煮沸后全池泼洒。敌百虫: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药1~2克。可杀灭鱼体外寄生的鞭毛虫、纤毛虫及吸管虫等。在鱼病流行季节之前,病原体开始繁殖生长时使用,防病效果最好。 三、防治肠道病药物 大蒜:每亩鱼塘用1.25千克,兑食盐0.2千克,拌和后放进鱼饲料中连喂3~6天。洋葱叶:每5千克鱼饲料拌和捣碎

的洋葱叶或洋葱头2~2.5千克,连喂3~5天。磺胺噻唑:病鱼第一天用量每50千克鱼用5克,第2~6天用2.5克。方法是把磺胺噻唑拌在面粉内,然后和草饲料拌和,稍干后投喂草鱼;拌在米糠或豆饼中饲喂青鱼。对引起鱼类肠道感染的病菌有抑制作用,内服可治疗危害青、草鱼的细菌性肠炎,外用可防治鱼赤皮病、烂鳃病等。 四、鱼种浸洗药物 漂白粉:每立方米10克,浸洗鱼体半小时;硫酸铜:每立方米8克,浸洗鱼体15~20分钟;硝酸亚汞:每立方米20克,浸洗鱼体半小时。多在鱼种转塘分养时对鱼体进行消毒,防止鱼种把病原体带入鱼池。 五、抗菌药物 红霉素:在草鱼患烂鳃病后,需用红霉素全池遍洒,使池水成0.3ppm的浓度。次日再用此药粉拌饲料内服,第一天按每10千克鱼用0.4克,第2~6 天用量减半拌饵投喂,连续6天为一疗程。金霉素:在鱼种放养前可用1.25ppm的金霉素浸洗半小时进行杀菌。对一些病菌引起的

鱼病如白皮病、疖疮等病治疗效果较好。

鱼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常规诊断方法:

1、调查访问:①调查日常饲养管理情况,包括清塘方法,养殖的种类、来源、密度,苗种入池前是否经过消毒及用什么药物消毒,投饲、施肥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等。②调

查有关的环境因子,包括了解水源中有无污染源,水质情况,水温的变化情况,养殖水域周围的农田施药情况,养殖水域的大小、深浅、底质情况、有无敌害生物及有无水产动物某种寄生虫的中间寄主,周围有无水产动物某种寄生虫的终末寄主等。③调查发病情况和曾经采用过的防治措施。 2、对患病机体进行解剖检查:一般是先检查外部,再检查内部;同时每一部位的检查,都是先用肉眼检查,然后再用显微镜检查。肉眼检查是用眼睛仔细观察各部位有无充血、发炎、溃烂、变色、粘液增多、粗糙、肿胀、小点、畸形及肉眼可见的大型病虫害等。显微镜检查是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检查体表时,淡水种类用自来水,海水种类用清洁的海水;检查内部组织器官时均用生理盐水),然后将要检查的粘液、组织或病虫害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先

用低倍镜观察,然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3、通过免疫学诊断、病理学诊断,或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等方法,对细菌病及病毒病进行确诊。 4、对食物、水质、机体进行分析测定,诊断中毒及营

养不良病。 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

采用显微镜检查患病机体,即可对鱼类寄生虫病作出诊断。但要鉴定寄生虫的种类时,还需要进行寄生虫的染色、

解剖、切片、培养及查明其生活史。

真菌病、细菌病和病毒病的诊断方法

真菌病一般采用显微镜检查患病机体,即可作出诊断。但要鉴定真菌的种类时,还需进行分离培养,查明其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的情况。根据不同疾病采取免疫学诊断、病理学诊断、人工感染试验或对病原体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等工作,来诊断细菌病和病毒病。以前,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的种类不多,根据调查访问及对患病机体的解剖检查就可以诊断为患哪一种病。但随着疾病的种类不断增加,有些疾病的症状相似或基本相同,仅仅根据调查访问和患病机体的解剖检查就不能作出正确诊断,尤其是对治疗方法不同而症状

又相似的疾病就特别要注意。

因环境不良、中毒和营养不良而引起的疾病的诊断方法 根据调查访问和对患病机体的解剖检查,初步怀疑是由环境不良或中毒引起的疾病,那就需要及时对水质、底泥、饲料和患病机体进行分析测定;由某种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中毒,则需对该浮游生物进行鉴定。当然有些疾病在没有进一步进行水质等分析测定时就可以作出正确诊断,如由

于缺氧引起的浮头和泛池。 鱼病诊断应注意事项:

1、调查访问和病体的解剖检查必须交替进行。 2、供检查用的病体应选择症状明显,尚未死亡。

3、要尽量多检查几条病体。

4、解剖检查时,由表及里,对病变及易感组织先进行镜检,

再对其余组织进行镜检。

5、解剖病体时,注意不能将内脏剪破。

6、解剖工具必须洗干净。

7、检查体表及鳃用自来水或海水;检查内脏及眼睛、肌肉

用生理盐。

8、压片检查时,取的组织块不能太多。

9、根据各种病的轻重及危害性,找出主要矛盾先解决。

10、每次进行诊断都必须做好详细记录。

几种绿色鱼药的简易配制方法

在鱼病的防治中,如能利用当地绿色植物或中药材配制鱼药,不但可以防治赤皮病、肠炎、烂鳃病等常见病,还能节省费用。

下面将几种绿色鱼药的简易配制方法介绍如下:

1、三黄粉:大黄、黄柏、黄芩按5:3:2的比例配成。使用时,每10公斤鱼饲料中添加“三黄粉”1公斤,食盐0.4公斤,加适量水,制成颗粒状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在发病初期治疗效果显著。鱼病进入晚期后,可将三黄粉配成浓度为 1-1.5毫克/l升药液全池泼洒,若配合泼洒浓度为0.5毫克/l升

的硫酸铜,效果更佳,每天1次,连续3-6天。

淡水鱼类养殖

泥和食盐各10公斤混匀)、黄泥加尿黄泥10公斤和人尿10公斤、黄泥浆5~7.5公斤、石灰水7-15公斤化水均可缓解鱼浮头。常备鱼药的用法与用量一、清池消毒药物生石灰:干水清塘,塘里留水6~9厘米,每亩用生石灰50~60千克,溶化不待冷却全池泼洒,也可直接将灰粉撒入。在排水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可带水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6k2p8dnt30c4dk2wbm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