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第一部分
1、需求的构成要素: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
2、影响需求的因素:消费者偏好和个人收入;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预期 3、供给的构成要素:生产者愿意并能提供;
4、影响供给的因素: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 5、需求规律成反向,供给规律成正向;
6、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
7、最高限价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低于均衡价格,刺激消费,导致需求增加供给短缺;
8、保护价格是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发展,高于均衡价,刺激生产,导致供给过剩。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9、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多长高大)
10、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涨价好;>1价格升收入少,薄利多销 11、需求交叉弹性(两种商品)>0相互替代;<0互补;=无关; 12、需求收入弹性>1高档品;<1必须品;<0低档品; 13、供给价格弹性>1富有弹性;
14、供给价格弹性影响因素:时间(首要因素);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投入替代品的大小和相似程度。 15、经济人假设: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
16、基数效用论:可用绝对值来衡量,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消费量越大,总效用就越大。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的斜率。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总效用是增加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当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为0;
17、序数效益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的偏好)的基本假定: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把偏好准确的表达出来);可传递性(保证消费者的偏好一致性);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18、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19、商量边际替代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20、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20、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是以三个条件为前提的: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 21、商品的价格变化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22、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变动是反向的,低档品是同方向的;替代效益与价格变动是反方向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使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23、企业经营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4、企业形成理论(科斯):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费用的不同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25、生产函数:技术不变时,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 26、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27、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28、正常利润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隐成本);
29、短期成本分固定成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可变成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长期成本都是可变成本;
30、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率提高成本下降; 31、市场结构就是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况和竞争程度; 32、市场类型划分的标准是市场的竞争程度或者垄断程度;
word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33、划分市场结构的依据:数目、产品差别、障碍; 34、市场分: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35、完成竞争市场特征:很多、同质、了解、自由;是价格的接受者;边际收益、平均收益和需求曲线三线重合为水平线;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是最优的产量、利润最大化、亏损最小。
36、垄断竞争市场特征:很多、产品有差别、进退市场较容易;生产者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
37、寡头垄断市场特征:很少、有一定差别或无差别、进入困难;对价格较大程度控制。第一模型是协议价格制(卡特尔),第二模型是价格领袖制。
38、完全垄断市场特征:一个、没有替代品、进入非常困难;是价格的决定者。 39、完全垄断条件:政府垄断、对原材料单独控制(钻石)、专利、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密切,比如自来水)。边际收益<平均收益=价格。定价公式:P=MC/{1+(1/需求价格弹性)} 40、一级价格歧视(愿意支付);二级价格歧视(批量作价);三级价格歧视(两组或更多组) 41、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前提是卖方具有垄断地位):划分两组以上,隔离,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42、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43、生产者生产要素需求是:引致需求、派生需求、联合需求、复合需求;使用生产要素的目的是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以获得做大利润。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要素成本=边际收益产品 44、边际物质产品(MPP);边际收益产品=MPP*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格=MPP*价格;边际要素成本=MPP*边际成本。
45、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平均要素成本曲线、要素供给曲线重合为水平线。要素需求曲 线、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边际收益产品曲线重合为斜线。
46、劳动供给原则为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曲线为一条后弯曲线;用替代效应(工资上升、收入增加、劳动供给增加)和收入效应(收入增加,追求闲暇、劳动供给减少)解释。
47、如果居民的效用最大化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存在过剩和短缺,所有商品供求都相等就处于一般(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就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
48、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条件是: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49、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50、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出水平低,造成供给减少。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边际私人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倾向于扩大生产。 51、公共物品的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2、公共物品的分类:纯公共物品(国防、治安)和准公共物品(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 53、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线是横向数量求和;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纵向价格求和。 54、信息不对称表现形式:逆向选择(旧车市场)和道德风险(保险市场) 55、消除垄断,政府可通过立法限制,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
56、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使用税收和补贴,内部化。现代方法为明晰产权。
57、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帕累托最优。
58、消除信息不对称,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做出法律规定。会产生逆向选择(差的挤好的)和道德风险(改变自己损害别人)。
59、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有三种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60、GDP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余额=所有常驻单位增加值之和)、支出法(=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消费支出+政府购买+固定资产支持+净出口);
word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61、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可分:居民消费支出C,固定投资支出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GDP=C+I+G+(X-M); 62、两部门经济(消费者居民和企业)C+I=C+S;三部门经济(+政府部门)C+I+G=C+S+T;四部门经济(+国外部门)C+I+G+(X-M)= C+S+T。
63、凯恩斯消费理论:边际消费(0<MPC<1)递减规律;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收入是决定消费最重要的因素。MPC<APC
64莫迪利案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65、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收入,APS和APC之和等于1。 66、投资乘数k=1/(1-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 67、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利率、税收、价格总水平(反向),货币供给量、政府购买、预期(同向)。 68、总需求曲线具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消费的财富效应;投资的利率效应;出口的出口效应)。 69、影响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价格和成本,长期决定总供给的因素是劳动、资本和技术。总供给变动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短期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长期的是垂直线。
70、用现行价格计算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71、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有:劳动的投入数量;资本的投入数量;劳动生存率;资本的效率。 72经济增长两因素分解法(劳动和劳动生存率);三因素分解法(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X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X资本增长率)。 73、全要素生存率(索罗余值)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2公式中扣除后两项)。
74、长周期(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50~60年;中周期(大循环或朱格拉周期)8年;短周期(小循环或基钦周期)3~5年。
74、按照经济总量绝对或者相对下降分为:古典型周期(低谷时负增长GDP绝对减少)和增长性周期(低谷时正增长GDP相对减少)。
75、经济周期的划分:两阶段:扩张阶段(复苏和繁荣)和收缩或衰退阶段(萧条、谷底)。
76、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一致(同步)指标:描述(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先行(领先)指标:预测(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和广义货币)。滞后指标:确认(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77、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78、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1)货币供给量M、货币流通速度V和总产出;T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P=MV/T。2)总需求(反向)和总供给(短期同向,长期无关)。
79、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在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 80、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X100% 81、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X100%
82、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换工作)和结构性失业(产业结构升级)。 83、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或周期性失业),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是宏观调控的重点。 84、二元结构,分为两个部门,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 85、奥肯定律: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的负相关性。
86、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其变化决定于产业结构等因素。
87、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换取低失业率。短期适用反比例。长期是一条垂直线(佛理德曼曲线)。
88、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出口绝对优势产品,进口无优势的。 89、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相对生产成本。 90、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生产要素禀赋,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 91、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克鲁格曼,降低生产成本,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word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92、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汇率水平的高低;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变动等。
93、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一国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汇率水平;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高低。
94、政府对国际贸易干预的目的: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干预包括:对进口贸易的干预(关税限制和非关税限制(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和对出口贸易的干预(出口补贴:直接补贴(现金)和间接补贴(出口退税、出口信贷))
95、WTO确定产品正常价值的标准:1)原产国标准;2)第三国标准;3)按照同类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销售费、管理费、一般费用和利润确定。 96、掠夺性倾斜(短期);持续性倾销(长期);隐蔽性倾销(进口商抛售);偶然性倾销(大量剩余产品处理)。
97、倾销对进口国的影响:阻碍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传递错误的价格信号;抑制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的建立和发展。
98、WTO规定,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该产品存在着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事实;倾销对某一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损害与低价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二部分
1、公共物品:保罗萨缪尔提出,有非竞争性(主要)和非排他性特征(派生)。生产有政府生产和合同外包两种。供给制度结构:决策(核心)、融资、生产、受益分配制度。目标是建立多元的、竞争性的、有效率的、均衡发展的制度结构。
2、决策机制: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决策规则(相对多数、二轮决策制、逆向排除法、博尔达计分法、孔多塞规则、赞同投票)
3、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矫正外部性、维持有效竞争、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 4、财政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和发展职能;
5、资源配置范围:满足政府执行职能需要(国家安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又需要(公共卫生、科技、公共工程);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矫正外部性、维护市场竞争)。机制和手段:确定总量、优化支出结构、为公共工程提供资金保障、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提高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6、收入分配机制和手段:明确范围和界限、加强税收调节、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发挥公共支出作用。 7、稳定经济和发展职能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重点是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稳定利用。机制和手段:协调配合、推动平衡;保持增长、调节供给;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实现协调健康发展。
8、公共选择理论基石: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9、政府失灵的表现:选民理性的无知(没有动力花费)和理性的非理性(及时有不愿意投入);政治家选票极大化;投票循环(孔多塞);官僚体系无效率(尼斯坎男);利益集团与寻租。
10、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11、财政支出数据:看规模(财政支出总额/GDP);看结构(各类支出/财政支出总额);看经济性质(每一笔钱怎么花的,履行何职能)。
12、财政支出分类发法:统计分类(功能分类:做了什么事;经济分类:怎么花的); 13、交易的经济性质: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财务重新分配)
14、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理论:1)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工业化进程、社会发展)2)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逐级上升趋势)3)马斯葛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初级中级)4)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进步部门—技术;非—劳动)5)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财政幻觉、公众拥护和赢得选票、官僚机构、互投赞同票)
word版本整理分享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15、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问题:1)购买性支出占比偏大,转移性支出较低;2)相对消费型支出,投资性支持占比略有下降,仍较高;3)社会性支出有待进一步增加。
16、优化财政支持结构:1)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2)优化转移支付结构3)教育事业发展4)医疗卫生事业发展5)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6)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17、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政府及财政部门;对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内容是公共委托—代理事项。
18、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1)比较法2)因素分析法3)公众评价法4)成本效益分析法。 19、IMF的政府收入:税收、社会缴款、赠予收入和其他收入。
20、我国政府收入:税收、社会保险基金、非税收、贷款转贷回收本金、债务、转移性收入;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专项、彩票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国有资本经营、国有资本有偿使用、其他收入。
21、衡量财政的口径:1)最小口径(税收)2)小口径(税收+纳入财政预算即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不包 括债务收入和专款专用收入)统计年鉴用此)3)中口径(在财政预算即一般预算收入+社会保障缴费收入)4)最大口径(全部的政府收入)
22、征税的主体是国家,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职能的需要,依据是法律和政治力量,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结果是取得财政收入。
22、拉佛曲线的含义: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23、税负转嫁:1)前转(顺转,给消费者,典型)2)后转(逆转、给供货商)3)混转(常用)4)消转(自己消化)5)旁转6)税收资本化(资本还原,是特殊的后转,土地交易的课税)
24、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1)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税负他人承担)2)课税商品的性质(必需品,需求弹性小易转嫁)3)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4)课税范围的大小。 25、国债的政策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副作用小);2)筹集建设基金;3)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4)调控宏观经济。国债市场的功能:1)实现发行和偿还;2)调节社会经济运行。
25、衡量国债的相对指标:1)国债负担率=国债累计余额/国内生产总值(发达60%,发展中45%)2)债务依存度=当年的债务收入/财政支出(15~20%) 26、李嘉图等价定理:国债是有害的,反对发行。 27、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
28、国债发行方式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随买”方式
29、我国国债的偿还方式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环球网校提供|法等方式
30、根据国债交易的层次,国债市场分为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两大部分
31、在证券交易所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可分为现货交易方式(最古老、最常用)、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期权交易方式 32、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深度)。税率有比例、定额、累进(超额和全额)税率。 33、税收收入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所得税、财产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资源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和行为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税收按计量标准划分:从价税和从量税;按税负能否转嫁:直接税和间接税;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34、流转税(商品税)的特点:1)课征普遍;2)以商品和劳动的流转额或交易额为计税依据;3)普遍用比例税率,计算简单,便于管理。
35、增值税的特点:1)不重复征收,中性;2)逐环节征税和扣税,最终消费者承担税款;3)税基广阔,有普遍性和连续性。优点:1)能够平衡税负,促进公平交易;2)既便于对出口商品退税,和避免进口征税不足;3)有稳定性和及时性;4)交叉审计;
word版本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