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39
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把脉高考 演练提升
考向 中国人文地理
(2014·高考北京卷)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依次示意( )
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 B.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 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 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 2.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 ) A.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 B.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C.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 D.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
解析:第1题,餐馆是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在其源地一定会广泛分布,结合选项信息可知,川菜馆在四川、湘菜馆在湖南、粤菜馆在广东数量众多,故①②③分别为川菜馆、湘菜馆和粤菜馆。西餐是舶来品,在我国应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且开发较早的地区,故A正确。第2题,川菜馆、湘菜馆和粤菜馆除在发源地分布普遍且数量较多以外,在其他地区也有数量众多的分布,特别是人口密集且经济发达、人口流动量大的京津唐及长三角地区,这体现了地域文化由其源地向其他地域的扩散。餐馆的如此分布不仅不会降低原料的运输成本,相反还会增加其运输成本;单纯的餐馆的扩散分布,并不会加速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也不会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故A、B、C错误。
答案:1.A 2.D 3.(2014·高考广东卷)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
1
的地区是( )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解析:选B。读图可知,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是由西南移向东北,这就说明,在选项所列四个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的条件下,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是东北地区。故选B,不选A、C、D。
(2014·高考山东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读图,完成4~5题。
4.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5.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解析:图中通过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比较来说明人口的迁入与迁出情况。第4题,我们虽然不能清楚记忆不同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数,但是我们可以大致根据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较,使用排除法解题。①的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且常住人口大于1亿,说明是人口迁入区,豫为迁出区,所以可以排除B、D;②的户籍人口超过1亿,且大于常住人口,说明是人口迁出区;③的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也是人口迁出区;④的人口大于京、津,且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是人口迁入区,黔是迁出区,可以排除C。故选A。第5题,可用直选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由山区到平原、由欠
2
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河北主要流向京津,安徽主要流向长三角,湖南、广西主要流向珠三角,主要以就近迁移为主。故选D。
答案:4.A 5.D
6.(2012·高考上海卷)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
(1)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
(2)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3)简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 (4)研究发现,2005年至2007年经济重心总体向西移动,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在其后2007年至2009年总体也呈现出向西移动;2006年至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经济重心在其后的2007年至2009年也出现先向北后向南移动。根据这两个事实分别说明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牵引关系。
(5)近十年来,经济重心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空间移动特点与我国推出的重大区域开发战略相关。列举一项我国重大区域开发战略。
解析:(1)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2)由图1可知,从1995年到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的移动经度不超过1度,故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3)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区位条件,从经济条件、劳动力、交通、环境等方面回答。注意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较高。(4)材料中第一句话说明经济重心的移动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的移动,第二句话说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的移动带动经济重心的移动,围绕这两个方面回答问题即可。(5)解答此题需要了解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决策。
3
答案:(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由西向东移动,由北向南移动。 (2)基本特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
判断依据:总体而言,自1995年至2009年重心虽有移动,但移动的经度不到1度,重心偏于我国的东部。
(3)我国东部经济基础雄厚;人才众多;交通便捷;环境较好。
(4)经济重心以西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其后一、两年可以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西移;同理,高新技术产业重心以南或以北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其后一、两年可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经济重心向南或向北移动。
(5)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
(2015·北京东城一模)2014年11月25日上午11时左右,随着湖南娄底吉星220千伏变电站带电成功,沪昆高铁湖南段电源全线投产送电,为沪昆高铁湖南段12月底正式开通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图为“沪昆高铁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铁路干线,纵向与沪昆高铁干线交会的是( ) A.陇海线 B.湘黔线 C.京九线 D.浙赣线 2.沪昆高铁干线( )
A.途经昆明、武汉等省级行政中心 B.横跨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C.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沿线地区多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解析:第1题,读图,沪昆高铁是东西向铁路,纵向与之相交的干线是南北走向铁路。陇海线、湘黔线、浙赣线都是东西向的干线,A、B、D错。京九线是南北向的铁路线,且与沪昆线相交,C对。第2题,读图,根据省区轮廓可以判断,沪昆高铁干线位于长江以南,不经过武汉,A错。没有到达青藏高原,只是跨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没有第一级阶梯,B错。没有跨热带地区,C错。所经地区降水多,山地丘陵地形分布广,多泥石流、洪涝灾害,D对。
答案:1.C 2.D
(2015·湖北武汉调考)读我国甲、乙两省农业种植结构图,回答3~4题。
4
3.甲省可能为( )
A.黑龙江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浙江省
4.造成甲、乙两省农业种植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气候 B.经济 C.地形 D.技术
解析:第3题,从甲图中可知,该省蔬菜、瓜果所占比重较大,应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故D选项正确。第4题,乙省以种粮为主,甲省蔬菜瓜果比重较大,造成两省种植结构差异主要的区位因素是经济因素。
答案:3.D 4.B
5.(2015·安徽六校联考一模)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图。
材料二 苹果是一种温带水果,春华秋实,开花期和生长期受气温影响比较大。开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高产和糖分积累。图示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区。
(1)简述图中东部半岛地区苹果质量和单产较优的气候原因。 (2)评价图中河流中游地区发展工业的资源条件。 (3)列举图示地区有哪些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地区的农业、工业生产及自然灾害、空间定位能力、调动知识阐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1)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来看,该半岛为山东半岛,是我国优质、高产苹果产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且受海洋影响大,有利于避开灾害性天气,秋季初霜晚,生长期长,有利于苹果高产,糖分积累。(2)该河流为黄河,黄河中游地
5
区发展工业的资源条件,有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结合当地实际及工业发展的一般性条件作出评价。(3)图示地区为我国华北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一一列举即可。
答案:(1)东部半岛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且地处沿海,气候的海洋性明显;春季升温较慢,苹果开花较晚,有利于避开寒潮等气象灾害;秋季降温较慢,初霜期较晚,苹果发育成熟期长,有利于高产和糖分积累。
(2)优势:(煤炭、铁矿、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地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丰富的水能资源;粮、棉、苹果等农产品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
劣势:水资源短缺。
(3)春旱、夏涝、寒潮、沙尘暴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