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社会工作小组工作介入的初探
——以L市Y县某中学为例
第一阶段:选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常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亡则国亡”。青少年在这一时期是接受教育和逐步社会化的过程。所属于青少年群体的中学生面临着心理、学习压力、情绪情感、人际等方面的压力和问题。这一时期正确的、积极的引导对中学生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在青少年、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领域一直有着为案主服务的理念和挖掘案主潜能的目的。社会工作当前在我国的发展较缓慢,社会工作可以在中学生中充当引导者、教育者、中介者的角色,从而积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
青少年就其自身来说有内隐性的特点,就像戴着一面面具不能轻易的看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可是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阻碍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长。这几年对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已有各个方面的研究,例如青少年法 道德方面的教育、对青少年课外活动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学校心理咨询的建设等等。
学校社会工作是把社会工作的原则、方法与技术运用到学校环境中,促成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协调合作,协助学校形成“教”与“学”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寻求个别化和生活化的教育,建立社会化人格,习得适应现在与未来生活的能力。从这一方面来看,社会工作在介入学校有着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的作用,关注青少年长远发展,关注青少年健康全面的成长。所以社会工作在介入学校方面有着现实的可行性,具体有: (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这几年学校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可是中国应试教育现状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需要学校、社会和专业教师的不断努力。中国要成为文明的国家,应该从青少年抓起,一开始就多关注青少年在成长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使青少年问题出现在萌芽状态的时候就及时的解决,尤其是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青少年社会工作治疗、预防、发展的作用。将青少年、社会工作和学校结合起来是社会工作发挥积极作用的一个平台,也是针对近几年中学生面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解决的途径之一,最终的目的都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二)创新性
第一、对心理问题的介入常常是以个案和心理辅导的方式,针对青少年心理内隐性的
第 1 页 (共 9 页)
特点在初期多以小组团队的培训方式,在团队的分享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小组的过程中逐步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再酌情加以单独的个案辅导。 第二、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急需改革,在甘肃中学中很少有学校有心理老师,学生的心
理问题的干预几乎是空白,可以将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和有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团体培训结合起来。
第三、传统的心理老师多是等待问题学生的上门,结合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特点,社会
工作者应该带着“走出去”的心态多去观察、多去发现。
第四、结合甘肃省中学的实际问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思考中学生社会工作介入的方
式和途径,努力做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三)可行性
第一、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处于萌芽状态,社会工作通过团体培训、集体活动等
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
第二、学校社会工作者介于授课教师和家长之间,也可以和老师、家长相配合,学校
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得到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各方面的支持。
第三、在不耽误学生学习的情况下,每年针对中学生的需求适时的开展活动,每次活
动后评估活动带来的作用,分析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 第四、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口号是大的背景和前提,从中学生
抓起有利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远发展。
以上是社会工作介入学校的一些优势,自己本身对这一领域也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学习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课程,对青少年社会工作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科做过对青少年农民工的调查,对青少年群体的相关知识有过一定方面的查阅。去年在家乡榆中县应朋友的要求结合自己的专业在高一的学生中开展过一次学校社会工作团体培训的活动,活动后自己有很多的感想,想对中学社会工作有一个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青少年正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之一,社会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结合起来也是社会工作充分发挥实践作用的平台。四川地震过后,青少年基金会在震后地区的中学开始了学校社会工作的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对学校社会工作在大陆的建设是一个极大地鼓舞。
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当然需要理论的支持在针对中学生心理问题小组工作介入的问题上涉及到的理论如下: 1、生长顺序和时间理论
第 2 页 (共 9 页)
(1)代表人物:丹纳
(2)基本观点:该理论认为,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是有顺序和时间规律的,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青少年的生物性发展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特别是在性征的发展上,有的早熟,有的晚熟,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他们的发展并不平衡,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发展轨迹。
(3)对青少年的意义:青少年生理发展的差异性可能导致发展障碍,现代教育的误区:强调一般规律性,忽视个体差异性;让青少年了解一般规律与个体差异至关重要,事实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完全的符合一般规律的生长过程,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明确青少年生长的顺序性和时间的规律性,有助于帮助青少年认识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既明确规律性,又了解差异性,学会面对现实,悦纳自己。 2、行为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是19世纪初由霍布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翰·B.华生创立的。他力图尽量客观、科学地研究人。“行为主义”这个词现在通常指关于心理学、社会学和各门行为科学的一系列相关的理论,它不仅包括华生的研究,还包括斯金纳等人的工作。
(1)基本观点:
①人是文化的产物,环境决定他们的行为。 ②行为模式:刺激――反应。
③行为和人格基本上是由外在环境塑造的。 (2)对青少年的意义
在青少年发展的问题上,行为主义的观点:
①青少年的发展是由他们所生活的具体的外部环境决定的。 ②不同层次的环境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不同的。
③不同层次的环境影响并决定青少年未来在社会中的行为模式。 ④注重外在环境对个人人格的重要影响作用。
⑤通过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来改变自己。(人之为人就有自己的独特性,人能够超越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变环境达到改变自己的目的)。 ⑥不能忽视青少年内在心理结构对外在环境的独特作用。 3、社会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班杜拉
(2)基本观点:个人既不是由内力驱动的,也不是完全受环境的支配,人由自己
第 3 页 (共 9 页)
独特的认知过程――观察学习;特定的刺激可以决定某些特定的行为在特定的时间出现;相信自己能在特定环境中恰当而有效地做出行为表现―――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重要的人格组织因素。
(3)意义:他的理论对青少年榜样教育以及行为偏差的矫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青少年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一切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通过观察和外界环境对行为的不断强化,就形成了自己的行为模式;模仿是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楷模要发挥心理影响力需要楷模与观察者特质等配合条件;出现问题的青少年,只要分析他们问题行为的形成过程和强化形式,就可以找到问题之所在,通过纠正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就可以重新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4、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代表人物: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各个部分是分别在人生发展的一定时期形成的,个体通过各阶段的发展以形成完整的整体。
(2)基本观点: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需要完成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任务。这一任务中包含有一对矛盾,人在向积极或向消极发展的矛盾中实现平衡。有以下八个阶段:
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②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自主感对羞耻感 ③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幼儿期):主动性对内疚感 ④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⑤建立个人同一感的阶段(12—18岁):个人同一感对同一性混乱 ⑥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18—25):亲密感对孤独感
⑦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 ⑧达到完善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完美感对绝望感
(3)意义:运用该理论明确中学时期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明确自己的角色,从而通过建立自我认同来解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混乱所引起的问题。 5、青少年团体工作的主要模式 (1)互动模式
互动模式的基础是系统论和场论,这种理论所研究和阐明的是团体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团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团体成员与团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不仅仅关注个体。在青少年团体中,就是要通过建立团体目标,营造团体氛围,建设团体的正确舆论,辅导团体运动核心等多种手段,形成青少年的成长互动。
第 4 页 (共 9 页)
(2)治疗模式
它是以社会化理论(再社会化)和行为修正理论为基础,将团体作为一种矫正个人有问题的行为和态度,进而使之适应社会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把团体作为载体,为有这样或那样行为或情绪问题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团体的治疗环境,通过团体内部的建设和专业的辅导,推动青少年在团体与他人沟通,促进青少年间的互动,是青少年社会工作最常用的专业方法。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心理、情感、人际、学习等。各种问题的产生又是由生理、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引起。面临这些问题,本研究主要从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入手,现行的中国教育扔未逃出应试教育的魔掌,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处于一种压力的状态之下,压力是动力,可是也不乏带来一些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从现在的学校问题出发,从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出发,本调查主要是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通过调查明白青少年最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有哪些从而进一步明确青少年的需求和意愿。
很多时候在社会工作介入时并不明确案主的需要,做为充分发挥案主潜能和全力协助案主解决其问题的专业来说,社会工作在明确青少年面临哪些心理问题是必要的!心理问题从它本身的特点上讲具有内隐性和未意识性,很多时候青少年或许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亚健康状态,所以心理问题不解决会一直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在解决青少年所面临的问题时,解决心理问题是基础。从而本研究也是从诸多的问题中选择心理问题作为切入点。
社会工作有三大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在这三大方法中小组工作是为一般儿童、青少年、成人所组成的团体提供教育与娱乐服务,为有社会和心理问题或生活不利的人们所组成的团体提供预防、治疗、康复等服务,从而预防与解决社会问题。小组工作的特点是借助团体特有的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来实现个人发展与矫治的目标;或通过团体的协同工作达成社会行动。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同时对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也是一个预防,让面临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和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也在小组中互动、沟通和分享,充分发挥青少年自身的作用。这样小组工作在学校可以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相比较个案、社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鉴于小组工作自身的特点,在学校我们主要选取小组工作的模式,充分发挥小组工作预防、治疗和发炸的作用,例如开展成长小组,讲述一般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小组的氛围中通过成员的互动、分享和沟通一起来解决,这是针对广大群体较普遍的小组,在学校也可针对一些特殊群体,例如与心理问题有关
第 5 页 (共 9 页)